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论文:数学教学“读”占鳌头.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45206507
  • 上传时间:2018-06-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数学教学 “读”占鳌头摘要:摘要: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学生诸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数学阅读方式和策略,试图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开发数学阅读的阅读材料;②开发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③开发数学阅读的教学评价使学生学会读生活中的数学,真正走进数学、理解数学关键词关键词::数学阅读 阅读材料 策略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甚至有时常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要注重阅读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对所学内容的体验理解过程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小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好象阅读教材都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能听懂就行了另外,老师布置了关于阅读方面的数学作业,学生也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草草而过,读不出知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那就更谈不上如何解决问题了。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阅读,那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寻找数学阅读的指导策略,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一、开发数学阅读的阅读材料一、开发数学阅读的阅读材料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过程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阅读教学材料中所描述的情景,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所呈现的数学问题,都会对学生的人本对话产生刺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哪些材料可以被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开发为学生的数学阅读材料呢?(一)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一)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数学课本是教育专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以及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提高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意识那么我们应该明确,数学课本中哪些内容需要阅读呢?1、课本中有关概念、公式要多读数学中的许多定义、公式是一种规定的解释,它的语言相当精练,一般只让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其含义就可以了。

      例如: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每小学数学论文2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多读,从记熟概念、公式去判断概念外的知识2、课本中有关式子与新课程中有些单元安排的“你知道吗?”要多读有关式子的阅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其识字面还很窄,但式子中的数字却易读,读式子可以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读中观察式子的特点,从而达到解题目的和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有些单元安排的“你知道吗”、 “数学游戏”等阅读材料的阅读,主要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都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组织学生阅读时可从欣赏的角度去读,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的角度去读,这样可以增加学生数学文化的内涵3、课本中文字题及解决问题更要多读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掌握知识而让学生读题本身就是一种参与过程,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其实新课程小学数学的文字题和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多数是读出来的,并且文字题和解决问题中的每句话都是简短的文字,而意思却明了只有仔细地、认真地读题,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含义。

      所以平时在教学时或者是做练习时,读题、审题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从低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更重要的是为分析、综合、辨别等思维方式奠定了基础,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方法二)注重课外材料的阅读(二)注重课外材料的阅读学生学习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后,尤其是中高年级,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就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丰富的数学课外材料——学习书、数学科普书籍、数学童话与故事、数学笑话、数学格言、数学名题、数学史话、数学题巧解以及网页上趣味盎然的 FLASH 智力游戏等等比如“学乐中国”网站,里面有很多与数学课本配套的智力游戏,学生既玩得开心,又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另外还有一些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小学生数学智力开发报》等,学生经常读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只有这样,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才能捕捉到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了解到数学信息的动态 二、开发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二、开发数学阅读的教学策略(一)激发欲望,培养兴趣(一)激发欲望,培养兴趣1、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欲望。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小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卡通、漫画、童话都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对孩子们来说动画的《西游记》比有名演员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更有吸引力由此可见,创设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提高阅读效果我们要将有关数学知识回归自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吸引学生;也可以特意收集学生因阅读问题造成的错误答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根本没把题读完,或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或关键词没有注意到而造成的错误,这时,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3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 让学生意识到,只要仔细读,读对了,题目就能答对,分数就能上去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趣的数学材料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罗马数字中为什么没有‘0’ ” 、 “人体功能中有趣的数字” 、 “回文数” (例 13731 就是一个回文数)等有趣的知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2、营造氛围,增强阅读信心可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营造“我能行”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我能自己看懂教材,我能自己发现问题,我能用教材上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加强指导,掌握方法(二)加强指导,掌握方法小学生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仅如此,到了中、高年级,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一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1、掌握阅读步骤首先要粗读:从整体上对某节内容或某道题目有个初步了解,心里形成相应的疑惑或问题其次要精读:带着粗读时形成的问题,一字一句地去阅读和理解,有目的地去思考和寻找相应的答案,从而掌握教材的内容,获得解题思路2、培养阅读技巧在精读中,为了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我们需要掌握阅读技巧1)以“疑”导读老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先让学生明白什么原因读,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只有明白了读的原因后,才会带着问题去读,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盲目地莫名其妙地读书只有老师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才能慢慢地形成“在阅读中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致于常常机械地朗读2)以“动”带读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重在理解领会,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数学的语言往往非常简洁,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

      老师可以边读边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同时带动学生也跟着边读边画图,在操作的过程中,语言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示意图,这样边读边动手,学生学得轻松,方法记得牢固3)以“思”促读学生在读教材或读题目的过程中,不可像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要边读边思考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同一问题,转换已知条件,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某班级 45 名学生中,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其中,关键句“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4∶5”可以换成“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4/5” , “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125%” ,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0.8 倍” , “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1/4” ,等等这样让学生学会把一种数量关系“换句话讲” ,能使题目的条件变得更加直接,使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使概念的本质特征更为突出,更为清晰经常做这种“换句话讲”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4(4)以“辨”明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推敲教材或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让孩子学会咬文嚼字,斟酌语言文字的含义,关键字词的讲解必须准确、透彻,要注重对“各” 、 “分别” 、 “占” 、 “相当于”等词义的处理。

      在低年级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咬文嚼字,像“一共” 、 “剩下” 、 “飞走了” 、 “又来了”等词,让孩子们圈起来,并让他们想象题中相应的情景,描述情景后,再列式计算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初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以形成一个全面的完整印象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画出或圈出关键词:“同时” 、 “相同” 、 “0 除外” ,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再如:“小红家一个人每月大约产生 35 千克垃圾,三口人每月大约产生多少千克垃圾?一个人每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三个人每年大约产生多少垃圾?”题中的“每月” 、 “每天” 、 “每年”要让学生认真分析、比较,要求学生嚼透关键词后去找对应量,进行合理地解答三)拓展内容,培养习惯(三)拓展内容,培养习惯教材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无疑是数学阅读的主要内容此外,课外数学科普读物(包括数学史、数学学习方法、趣味数学及数学专题讲座)等数学学习指导书,以及以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期刊等,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叶圣陶老人讲得好:“教是为了不教” 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要让阅读数学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学生认真阅读数学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学生终生受益三、开发数学阅读的教学评价三、开发数学阅读的教学评价良好的评价机制必定能促进学生在数学阅读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利用晨读时间开展“我的数学日记”交流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自己在数学上的发现和优秀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朗读自己编写的数学童话故事,介绍自己收集的数学阅读材料,谈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的小事例等等,然后评出优秀的数学材料,将它刊登在手抄报上或黑板报上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总之,阅读是学习小学数学的好办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这样长期的坚持阅读教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 参考文献:[1] 盖野、刘相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内蒙古教育 2005[2]《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