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docx
4页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摘要:我国传统英语教学重语法知识,轻文化教育,导致学生应试能力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却相当弱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化决定和制约着语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做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本文通过分析,强调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它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学习英语正确性的保障,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还指出中英文化差异从称呼语,感谢和答谢,隐私,词汇的内涵几方面体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本文探讨了几种文化教育方法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文化教育前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就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所以,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密不可分文化教育的内容涉及称呼语,感谢和答谢等生活用语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重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探索行之有效的文化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一)文化教育是学生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基本动力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英语水平文化教育可以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两个方面来讲授,教师讲授国外某些历史的,现代的,远古神秘的,当代新潮的事物来吸引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某些学生喜欢科幻的,考古的,天文的,教师在讲授国外这些事物的时候,可以介绍外国人对此的看法,尤其突出一些不同于中国人的看法在讲授外国的精神文化,比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时,教师要举例说明与中国的相关事物的差异,或者让学生来发现中外文化的差异,再或者故设悬念,然后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并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有兴趣的主动学习时外语学习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二)文化教育是学习英语正确性的保障文化教育可以保障学生正确理解英语词汇方面,当学生了解了英语国家的一些背景知识,就可以正确的理解某些词汇的拼写方式当学生理解了某些历史背景的时候,就可以理解某些词汇从一种拼写方式到另一种拼写方式的演义,正确的记忆某些英语词汇的拼写方式;习惯用语方面,当学生了解了一些习惯用语背后的故事,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习惯用语,也便于记忆,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语言库。
避免运用本族文化的言语交际标准来套用外语,避免了一些因为不理解词汇的内在含义而生搬硬套造成的笑话;习俗方面,当学生了解了某些英语国家的特殊习俗,尤其是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风俗习惯,或是与众不同的禁忌时,能够不放错误三)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当学生真正与外国人沟通时还是会出现很多现实问题在交际中会涉及到比如如何开始一个谈话,如何避免一些禁忌问题,以一种什么风格形式来谈话,如何形成一种融洽的谈话气氛和如何结束对话等多方面的问题中英文化有很大差别,我们要注意在教学中使学生理解外国人的禁忌和习惯用语等,这样能够使学生逐渐在与外国人的谈话中放松,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谈话,进而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的使用能力也就更叫提高了二、中英文化教育的差异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某些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称呼语比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在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吴老师”称为"TeacherWu"其实,英语中tc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又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误解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Tang","Nurse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Ms等二)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很怪,或感觉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可以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说声“Th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可以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中国人对这些赞美通常会说“哪里,哪里”而英语国家的人最普通的回答就是“Tiankyou"这就是中英文化的不同三)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宗教信仰等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在英语国家问女士年龄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人们都希望自己字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你去哪啊?”如果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认为你管得太多了四)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得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英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Festiva1,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1entine'sDay,Easter,AprilFool'sDay,Mother'sDay,Thanksgiving,ChristmasDay等。
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同,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方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地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五)词汇的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赢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再如,再英语中Politician一词往往含有贬义,它指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因而,它的意思不是汉语中所对应的“政治家”而,应是“政客”或是“政治贩子”此外,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语言块”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才固定下来,,传播开来,它们当中既凝聚了人类共同的生活感受,也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因此,教学英汉两种语言的习语,必须注意到其文化上的差异,不可想当然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文化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一)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去二)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交际和语言的应用能力目前我国各阶段教育中,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相对较少,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训练外,还要精讲多练,这就需要不断改革和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言环境,要充分借助网络,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英语教学手段,力图将这些手段有机地与课堂结合,恰当地选择与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背景文化知识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和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
四、结束语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得“入乡随俗”英语教学不能为教知识点而教,文化教育的渗透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融文化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多了解外国的民风民俗,才能今后更好的进行交流,不会出现常识性的问题,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英语教师不只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而其还肩负着文化交流的重担参考文献:[1]樊继英.论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J].合肥学院学报,2007(5).[2]花金侠.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J].枣庄学院报,2007(24).[3]贾梦霞.论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教学[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4]刘遂英.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5]王思^薇.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渗透教学探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