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训练C卷.doc
13页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同步训练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八上·宁县期末) 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对动物的主要意义是( ) A . 有利于找到食物 B . 有利于逃避敌害 C . 有利于繁衍后代 D . 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 【考点】 2. (2分) (2020八上·大丰月考) 随着旱季的来临,草原上的动物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其意义是( ) A . 获得充足的食物 B . 获得适宜的生活环境 C . 有利于进行生殖 D . 以上三项都正确 【考点】 3. (2分) (2018八上·海沧开学考) 在静谧的红树林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如白鹭在空中盘旋,鱼儿在水中穿梭,螃蟹在泥滩上“横行”上面所描述的几种动物,它们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A . 飞行、游泳、爬行 B . 飞行、跳跃、游泳 C . 奔跑、游泳、爬行 D . 飞行、游泳、行走 【考点】 4. (2分) 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本能行为的是A . 大山雀偷饮牛奶 B . 蚯蚓走迷宫 C . 猕猴做花样表演 D . 母鸡“哺育”小鸡 【考点】 5. (2分) (2016八上·泉州期中) 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
张良用糖汁使蚂蚁排成“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项羽气得拔剑自刎张良运用了动物的( ) A . 学习行为 B . 节律行为 C . 取食行为 D . 防御行为 【考点】 6. (2分) (2017·永春模拟) 下列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 . 老马识途、蜜蜂采蜜 B . 美国红雀喂鱼、孔雀开屏 C . 蚯蚓走迷宫、公鸡报晓 D . 大山雀偷喝牛奶、鹦鹉学舌 【考点】 7. (2分) (2017八上·彭水月考) 下列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小猫生下来会吃奶 B . 大山雀偷饮牛奶 C . 小狗做算术表演 D . 蚯蚓走“T”型迷宫 【考点】 8. (2分) (2017八上·涪陵月考) 下列各种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 蜘蛛结网 B . 飞蛾扑火 C . 老马识途 D . 美国红雀喂鱼 【考点】 9. (2分) (2018八下·中山期中) 大猩猩具有很多“学习能力”,这使它更有利于 ( ) A . 获得食物 B . 逃避敌害 C . 寻找配偶 D . 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考点】 10. (2分) 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①蜘蛛结网 ②大山雀喝牛奶 ③黑猩猩调取白蚁 ④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考点】 11. (2分) (2020八上·淮安期末) 马蜂遭受到袭击时,群蜂共同向侵犯者发起攻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分别属于( ) A . 攻击行为和社群行为 B . 防御行为和社群行为 C . 防御行为和争斗行为 【考点】 12. (2分) (2018七上·大庆期末) 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 )A .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B .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C . 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 D . 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 【考点】 13. (2分) (2020八上·霍林郭勒期末) 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中,分别描述了两类昆虫的( ) A . 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B . 觅食行为、繁殖行为 C . 觅食行为、攻击行为 D . 繁殖行为、觅食行为 【考点】 14. (2分) (2019八上·安陆期中) 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B . 大雁南飞是迁徙行为 C . 人的肱二头肌都附着在肩胛骨上 D . 亲鸟育雏是先天性行为 【考点】 15. (2分) (2015八上·大同期末) 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 . 小狗算算术 B . 刚出生的小猪吃奶 C . 大山雀喝牛奶 D . 海豚表演顶球、跳跃 【考点】 二、 综合题 (共3题;共20分)16. (9分) 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据观测,至2012年11月底,已有2万多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飞抵昆明.随着滇池水体质量改善,市民爱鸥护鸥意识增强,“人鸥和谐”已成昆明一道亮丽景观.材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掉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喝到了牛奶.从此,它学会了偷喝门前奶瓶中的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请回答:(1) 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看,材料一中红嘴鸥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_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 决定的.(2) 当大山雀第一次偶然打开了奶瓶喝到牛奶,这属于________ 行为.大山雀第二次根据第一次经验,又去打开瓶盖偷饮牛奶的行为属于________ 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 .【考点】 17. (6分) (2015八上·瑶海期末) 实践探究: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雄三刺鱼在繁殖季节腹部会变成红色,同时雄三刺鱼会对周围红色的物体发生攻击行为.由此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实验验证雄三刺鱼是否是根据红颜色来辨别对手的.请完善设计并回答问题:提出问题: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根据是红颜色?作出假设:实验过程:a.在饲养雄三刺鱼的水缸中放入有腹部不涂红色、形似雄三刺鱼模型Ab.在饲养雄三刺鱼的水缸中放入有腹部涂红色、形似雄三刺鱼模型Bc.在饲养雄三刺鱼的水缸中放入有腹部涂红色、形状不象雄三刺鱼的模型C(1) 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2) 雄三刺鱼的这种攻击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填“先天性”或“学习”)(3) 若得出的结论是雄三刺鱼是依据红颜色来辨别对手的,则雄三刺鱼攻击________、________模型;若得出的结论是雄三刺鱼是依据红颜色和形状来辨别对手的,则雄三刺鱼攻击________模型.【考点】 18. (5分) (2019八上·全州期中) 学习了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后,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每次都保证小白鼠处于饥饿状态迷宫示意图和实验数据如表(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1) 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吗?”,他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他们所做的假设 (2) 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填“先天性”或“学习”),这种行为是建立在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基础上 (3) 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能力是建立在________(填“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的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________” 【考点】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二、 综合题 (共3题;共20分)答案:16-1、答案:16-2、考点:解析: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解析: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考点: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