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危机方面博士参考论文]金融危机方面的论文.docx
10页[公共危机方面博士参考论文]金融危机方面的论文随着公共危机事件的发生日趋频繁,公共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公共危机管理日益重要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公共危机方面博士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浅析媒体在公共危机中应具备的功能摘要:在社会发展的常态下,媒体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舆论监督等而在发生公共危机中,媒体的功能则细化为预警、沟通、参与等等,并承载着重要责任和使命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危机事件的涵义和特征,针对媒体在公共危机中应具备的功能及责任进行探讨关键词:公共危机;新闻媒体;社会责任;功能一、公共危机事件的涵义和特征“危机”从字面上理解即危险和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和恶化的分水岭危机通常指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需要做出决策的事件在我国,公共危机事件一般指突然发生并且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危机事件具有四大特征:第一,突发性和紧急性即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测,常常超出人们的惯性思维和社会正常的运行秩序。
第二,后果难以预料性由于信息时代事物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且呈多元化趋势,易引起事物间的连锁反应而把危机的影响逐渐扩大第三,广泛的社会性危机事件所涉及的主体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对广大民众有着越来越多的互动影响第四,具有可控制性危机是可以控制的,无论是事前还是事后,甚至在危机爆发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与人员都可采取有效的方式控制危机的发生、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信息的传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活动2001年的9?l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和媒体团结一致,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在积极引导公众的同时也塑造了政府形象而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之初,我国有些地方政府没有对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隐瞒事实真相,媒体也未能及时、准确的报道,最终在社会上造成恐慌,以致出现了抢购抗非物品的狂潮信息传播与政府和民众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以,面对公共危机事件,只有政府、媒体和民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有利于及时消除危机,维护社会稳定二、公共危机中媒体应具有的功能危机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因其迅速、准确地报道而在业内和公众中确立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也在为社会有效地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而赢得公众的认同和赞誉。
新闻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和控制中具有如下重要功能:(一)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实现群众知情权的功能人民群众既是灾害的受体,也是抗御灾害的主体灾害发生后,要及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让群众了解灾害发生的实情,让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这是新闻媒体积极参与抗灾救灾的重要前提二)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输导群众情绪的功能危机事件发生后,媒体可以充分发挥独特的舆论功能,正面引导危机事件所影响的区域之内的广大群众的情绪,使之趋利避害并朝着有利于抗灾救灾的方向发展,为政府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控制中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政府、传媒和公众是大众传播系统的三个角色,传媒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信息畅通的桥梁政府是社会公民权利的代表,代表人民管理社会公共事物,代表人民利益对发生的灾害进行应急处置新闻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良好形象,并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过程中保持社会正常运转任何突发事件发生时,总会形成一定的舆论焦点,影响人们的观念新闻媒体在不知不觉中传达政府的声誉,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政府的形象,在正确引导中实现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三、公共危机中媒体应承担的责任(一)媒体要做“安全阀”不做“助燃剂”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受众最关心的是有关危机信息的内容、发布者和传递的方式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大众媒体在信息传递、知识介绍、信心鼓励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大众传媒的危机信息传播需要注意下面四个方面问题:信息失真、报道失衡,重复传播、急功近利,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和受众趋向不稳定的局面同时,也需注意受众面对危机信息传播的媒介素养水平不高,缺乏理性判断各种传播渠道的客观性和可信性的能力,不知道如何接触公共信息源,如何判断大众传媒报道的真伪,对得到的危机信息缺乏科学判断和理性分析,导致轻信来自人际传播渠道的流言由此可见,在传播危机事件时,新闻是柄“双刃剑”,媒体既可能是“安全阀”也可能是“助燃剂”媒体作为舆论的工具,具有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功能,及时、真实、准确地传播危机事件信息,让公众尽快了解事实真相,大众传播就是“安全阀”如果瞒报谎报危机事件信息,大众传播就可能是“助燃剂”因此,对公共危机,媒体首先要做好全面报道,尽可能及时地将真相告知公众,廓清谣言,稳定人心其次做好舆论引导当危机来临时,由于社会有较大变动和震荡,导致刺激意见的出现并汇集为舆论,而舆论又反过来影响着公众的意见和情绪。
此时,如果进行正确引导.舆论就有助于危机的解决,而如果引导不善,舆论就有可能形成阻力二)媒体要树立大局意识,善于信息的取舍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媒体就要积极面对,把社会公众对危机的舆论引导到有利于危机解决的正确方向上来如何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正确引导舆论,需要媒体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全面配合危机处理者,二者达到完美的结合,共同促进危机的解决公共危机是对媒体的一场大考验,既是新闻敏感性的考验,也是政治敏感性的考验,更是综合业务能力的考验2008地震灾害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始终有一个聚焦点——抗震救灾,包括受灾状况、救人和重建工作紧盯聚焦点是媒体的本能但怎么盯、盯什么,却反映了媒体自身的素质每一场公共危机,对媒体来说,都是一场战斗这场战斗不仅仅说要“在场”,在场只是起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打好责任牌,是最大程度地为化解危机出力在报道中不渲染灾情,以稳定人心,维护稳定,减少些对民众产生恐慌心理的信息传播这是责任媒体在报道中大局意识的体现危机传播,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传播,它是在极大时间压力下对不确定状态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媒体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树立大局意识,努力提高危机传播的引导水平公务员之家:在此次地震灾害面前,各媒体积极介入,纷纷派出记者奔赴抗灾第一线,为读者带来了各地第一手材料,但这其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复杂因素,只要稍一处置不当,就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危机。
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对信息的取舍上面对这么多信息,公开什么不公开什么,就对媒体造成了考验如果不加判断,有什么就披露什么,哪怕信息是真实的,也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样的公共危机面前,传媒责任不仅是派记者奔赴抗灾第一线,更关键的是需要有大局意识和高度的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帮忙而不添乱结束语新闻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要充分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制定有效的媒体政策,及时向公众公开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引导公众共同克服危机参考文献赵路平.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研究[DB/OL].张任明.迅速开放传播渠道——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政府传播对策[j/OL].公关世界,2003(10)孙璐.论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介入[j/OL].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6)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共危机教育摘要:公共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代写论文,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出现,造成的危害不可轻视,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在和平安定的生活环境中,危机和灾难在所难免,并与每一个生命息息相关,加强公众的危机教育刻不容缓关键词:公共危机;公众;危机教育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公众的危机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教育,能够提高社会成熟度,有利于获得政府的危机管理的良好效果。
所以,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使公众增强危机意识,使大众了解各种危机发生的过程,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危机管理技能对一个国家而言,社会成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战胜危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社会成熟度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在危机面前,社会成熟度表现为:不害怕危机,努力寻找有效办法应对危机,团结一致克服危机日本政府在对公众进行危机教育方面,做得很到位政府组织编写有关教材,一些政府官员还亲自写书,传播自己的危机管理经验日本政府还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国民“防灾日”,在每年的这一天,全国都要举行有首相和有关大臣参加的防灾演习,通过全民的防灾训练,提高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培养公众良好的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危机的各种能力,是进行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战胜危机的必要条件,进行危机意识的教育,是一项长期、全面、系统的工程一、公共危机教育的重要性1.公共危机教育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作用危机事件往往是在突然间发生的,不仅来势凶猛,而且其危害后果会在很短时间内在空间上迅速、连续地扩散,危机时刻都有被扩大的危险危机的这种破坏性极大、时间性极强的特点决定了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非常规的应急措施,常规方法是不适用的,危机意识的教育在与危机作斗争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而社会总动员是应急决策得到全面落实的强大后盾政府和国家高度重视是最大的社会动员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政府要迅速作出反应,立即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统一部署工作,组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所有这些是成功处理危机事件的根本保证动员社会力量应对突发事件的必要前提是舆论公开从心理学角度上讲,信息公开有助于使公众建立起理性的心理防线,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判别能力及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如果公众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准确地判断;如果整个社会信息处在极不对称的状态下,任何一个细小的事件都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时代的特征注定了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被封锁,当危机来临时,如果公众得不到政府公开、及时、权威的解释,谣言就会被迅速传播,人们心态的失衡会很容易造成集体的恐慌,从而使危机加剧所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无数经验证明,政府通过媒体向公众披露危险信息,不仅不会造成社会性大恐慌,反而会有助于动员所有的社会力量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与政府立场一致的全民参与行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英国的疯牛病、欧洲大陆的二恶英以及美国发生的“9•11”事件,都是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下,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并促发了事件的尽快解决。
2.公共危机教育为处于突发事件中的人们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对危机事件的处理一般来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技术处理,主要是事务性的善后工作,如勘探现场、收集证据、科学鉴定、伤亡者的安排处理、追究责任、汲取教训等二是公共关系的处理,主要是与传播媒体的协调、与当事人及其相关人群的沟通、向主管部门汇报等这两方面都同等重要,偏颇于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不良后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第二方面发挥其渗透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等作用其一,要切实做好公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其二,要充分发挥同舟共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其三,要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培养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随着经济和社会不断的发展,长期的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对于突发事件往往缺乏心理准备,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广大公众普遍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充分显露了民众的觉醒程度、反应速度、处理力度方面的能力还不足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要培养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如果具备了应对突发的灾情、疫情、敌情、战情的各种心理准备,无疑会提高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公共危机教育能唤起普通民众积极参与危机处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