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语文教学中“比喻”产生的模糊性.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4023139
  • 上传时间:2022-0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议语文教学中“比喻”产生的模糊性威信二中李红艳摘要:比喻即打比方,能晓之以理,动之以形,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费解的事物明了化比喻有“情”与“景”之间、“隐”与“现”之间、“可 解”与“不可解”之间的模糊性下面,我根据自身教学体会,浅议语文 教学中“比喻”产生的模糊性关键词:语文教学比喻模糊性比喻就是打比方,是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 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它是修辞方法中运用最 广的,也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一种语言手段不论是口常生活还是 书面写作,都往往离不开比喻的使用比喻能晓之以理,明之以 形,还能在模糊性方面给人们以超常的情感力量西方对比喻的最早论述,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比喻时说:“我们在使用隐喻取代不明说的事 物时,一定不要用疏远的事物,而要用相近的事物做隐/“肤浅 的修辞式推论,以及已经说岀来还听不懂的修辞式推论就不受欢 迎,只有那些一说出來就被领悟的修辞式推论,或是那些先前还 不明白的修辞式推论才能受欢迎,因为后两种能使我们有所领悟,前两种却不能,不论是在当时述是过一会儿这种过“一 会儿”是要在模糊感受的前提下,在心里去弥补契合这种经验。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比喻的术语也同样体现了比喻具有模糊 性的特点:“辟、比、方、喻、倪、依”中,划见”从《说文》可 知其本义,“倪”,谕也,一曰“闻见”《尔雅•释言》)注:“间,a也”闻”、“训”、“隙”,引申为“隙中所见”是为“闻 见”倪”字,闻见视业狭窄所见不多,所以段玉裁说:“若 言不可多见而间见之”间”有隐义,因此,“间见”可理解为 明见,显见反义的“隐见”的意思从小隙中看东西总是有些隐 约模糊的,而先秦古人之所以把比喻叫做“俛”,正是在认识了 比喻的另一种功能——使语言表达模糊含蓄,在“隐曲”的基础 上作出命名的传统的修辞学论著往往强调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费 解的事物明了化而忽视了比喻能造成事物“隐曲模糊”的特 性首先,从语言角度来看,语句不可能明朗和浅显,我们从这 种语言修辞模糊性产生的语言结构来看,语段的表达,我们可以 把它看作一个语系轴,比喻句是一个语段,但它不能用常式语言 的数值和精确度去衡量它,不能纯粹的在+1与-1语轴之间给比 喻(本体、喻体、相似点、比喻词)以准确的区间定位在模糊 性语言类中,比喻可分为自然性模糊语言(产生歧义)、实用性 模糊语言(含混笼统、含蓄委曲)、艺术性模糊语言。

      在本文中, 我主耍强调的是艺术性语言运用比喻的艺术就在于作者耍根据 表达的需要,善于在风马牛不相关的两类事物中,找到别人未曾 发现或难以发现的相似点,用新鲜贴切的喻体,去描绘表现本体 在模糊语言中,这种喻体和相似点是不可能用语义去准确表达 的,而正因为这种相似的模糊性,才能在语义断层上提供给读者 以陈述的补充,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联想,以艺术审美的心理来 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其次,比喻是以模糊心理为内在机制的,现代心理学的发现 告诉我们,人类在寻求相似性的过程中,会本能地用旧的经历去 与新的经历进行比较,然而这种比较是建立在情感表达的需要之 上的,比喻在人的心理经验中,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不可能是以 数码的精确表达出现,他们往往是以模糊的团块模式,在感情需 要下给心理感知以强烈的激发,象流泪一样,比喻与之不同的地 方是,比喻扩大了语言表达感情的作用人流泪有多种原因,因 此需要借助语言來表达某一吋刻流泪的原因,也正是为了恰当地 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感情,才使用比喻的方式扩大了语言在人心理 的影响范围在艺术语言的创造过程中,感知往往是起点,联 想和想象是主导,情感是动力,思维是生层制约感知的全过程 其实就是诸多元素综合运动的过程。

      由于模糊思维的渗透,感知 既成为情感的诱因,本身又包含着情感,情感一旦被诱发起来并 形成独特的心理定势,就会反过来选择感知的角度和范围联想 和想象以感知为支点,并在情感倾向的控制中活动,但又能进化 知觉,激荡情感,使艺术感知获得充分的内在自由所以比喻 还体现出一种模糊的感受,但正是这种非精确性的感受才使我们 形成了对常式语言的超越和违背,拉大了辞表和辞里的距离,它 表面上是悖离,但传递的却不是表层的信息,而是一种生存的美 学信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讨论了诗句的“隔”与“不隔”, 他说,“问'隔'与'不隔'之别,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 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然而是不是言语的表达 一定须'不隔'呢?我看不一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在不同的 情感需要下,修辞在“隔”与“不隔”、“准确”与“模糊”的选 择是不同的,特别是比喻中以虚喻实,以抽象喻具体的手法虽然 模糊,但却体现了虚实相生,有无互立,追求似与不似,味外之 味,象外之象的艺术法则,较之具像比喻更具内涵更富魅力从 接受美学的观点看艺术欣赏与欣赏主体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有 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了充实的生活基础,在欣赏过程中,在通 过思维的活动,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唤起形象的记忆和情感的记 忆,从而能满足情感的愿望,获得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许多以 生活经验为喻的成功例子,都是注意和调动了读者生活积累的结 果,营造了模糊的印象、神秘的空间和思维台阶跨度的距离。

      我国古代关于比喻的模糊性早有详细的论述,下面就结合实 例具体分析:1、表达“情”与“景”之间的模糊说情为主,景为客 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而句句是情,句句关情者清李渔《窥词管见》九则例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第四段,写月下荷塘美景,写 了荷叶、荷花、荷波等等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写出了荷叶的风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 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荷花饱满盛开、 含苞待放的情状;“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 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写出了微风吹过荷波传送之快等等 这里没有一个“月”字,却处处写月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 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微风带起 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类似的还有苏轼 的《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特交横,盖竹 柏影也”等等周德清《塞鸿秋•潯阳即景》也是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典型 例子:“长江万里口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儿片疾如箭, 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在这首散曲中,把氏江比作练,把苍翠的青山比作蓝靛,把江帆 比作疾箭,把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把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 一条线等等,具体形象,鲜明生动,从形、色、声、光、态等角 度生动传神地勾勒了一幅壮丽雄奇的洵阳江景图还有秦观的《浣溪沙》,“自在落花轻似梦,无边细雨细如愁” 它别开生面的以虚喻实,把确定貝体的落花,丝雨比作无从捉摸, 不可名状的梦和愁,落花轻盈翻飞,飘忽不定,梦境虚幻飘缈, 来去无踪,两者巧妙结合,亦虚亦实,悄恍迷离,构成恬静美妙 的意境,十分迷人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 远还生”,以绵绵不尽的春草喻无处不在的离恨别愁;《相见欢》, “剪不乱,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用丝喻相 思,以千丝万缕的乱麻来喻芜杂纷繁的离愁,形容愁思之纷繁和 难解,无法剪断,也无法理出头绪冯延巳《鹊踏枝》,“缭乱春 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以漫天飞舞的柳絮喻无边无际的 年华暗逝之愁细雨、春草、愁思和柳絮都是细细的,淡淡的若 有若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有着朦胧之美惆怅之情,手法十 分高妙2、表达“隐”与“现”的模糊说作词之法,首贵沉郁”, 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于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之 孤臣之感。

      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 而发之乂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清•陈延焯《口 雨斋词话》)例如耶酥说,你们不要诋毁人,免得口己被人论断,你们如 用一种量器把东西量给别人,他们也必用一种量器把东西量给你 们,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到口己眼中有梁木呢? 你们要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眼光清楚,有能力去掉 你弟兄眼中的刺《圣经》)耶酥以婉曲的方式含而不露的告诉 人们不要论断人还有刘鹑的《绝唱》,描写白妞的演唱,“唱了数十句之后, 渐渐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根钢丝抛入开际,不禁 暗暗叫绝”,以无形化为有形,充分展示出口妞演唱技艺的高超, 演唱技艺的美朱自清《荷塘月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写出了荷香的轻淡飘渺,似 有若无,沁人心脾的特点;“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写出了月光、树影明 暗糅合的特点在这几个比喻当中,两个喻体与本体是存在一定 距离的,这种距离要听话者紧紧抓住模糊的信息,去展开个人的 想象以获得教益3、表达“可解”与“不可解”的模糊说诗有可解,不可 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明•谢榛《四溟诗话》) 谢榛诗歌的评论用在比喻的另一类型上,则能形成一种强大的 势,我们可称为蓄势,这种势是不需要说话者一语道破的,它只 能使听说者两方心知肚明,让受话者努力在闪烁的言词中去超越 代码,从而获得再创造新奇与喜悦例:“诗歌是魔鬼的酒”;“幸福就是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 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 一个温馨的字条……冬“古老的神州是一只沉睡未醒的睡狮,… 旦觉醒,定会横空出世”;“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 的温暖;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这儿个句子,其 本体都是抽象的事物,而喻体都是具体可感的实物,但这种能幻 想的事物却被一个更模糊神秘的修饰语限定着,把本体与喻体的 相似点拉大模糊化,使读者产生类化的模糊心理,从而驱使人们 在自身所经历的生命中去解读它的本真,其解释就有着无限的丰 富性和多样性由上所述,比喻具有模糊性,它能体现特定的审美艺术价值, 与通俗易懂,明白浅显的比喻构成比喻的丰富内容但我们对于 比喻的模糊性的理解和研究,仍然需要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上 掌握一个度的标值,不能过于含混,等同晦涩,忽视本体与喻体 的相似性和可感知性,一味求新求异。

      否则,艰涩的比喻也只能 让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参考文献:1、 亚里士多徳的《修辞学》,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年版,书号: 0195305094□2、 钱钟书的《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3骆小所的《现代语言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4、郑奠谭的《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5张鹏的《试论比喻产生的模糊性及艺术价值》,《保山师专学报》, 2002年第21卷第6期6韦嘉的《比喻的模糊性》,《阅读与写作》,2000年03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