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试卷含答案.pdf
7页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总复习(二)课内文言文专题测试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论语十二章(一)论语十二章(12 分)子曰:子曰: “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 分)(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不逾矩()(4)人不堪其忧()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 _ _3.下列对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现了一种与人交往的良好态度B曾子说他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C选文第三章告诉我们: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D选文第四章赞扬了颜回不惧困难,乐于学习的高尚品质二)(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12 分)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过中不至,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尊君在不(没有)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下车引之(拉)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尊君”和“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文章主要对元方进行语言描写,突出了元方聪敏、明礼、善辩、狡黠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人无信不立,我们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兑现诺言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 _(三)咏咏 雪雪(12 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解释下列划线词(4 分)(1)内集() (2)俄而()(3)欣然() (4)差可拟()8.翻译下列句子(4 分)(1)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 _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D、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但感情倾向明显,耐人寻味四)虽有嘉肴虽有嘉肴(16 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兌命兌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0、解释下列划线词:(4 分)(1)虽有嘉嘉肴 ()(2)虽有至至道()(3)然后能自强自强也()(4)教学相长相长也()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_ _(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兌命曰: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_ _ _12、下列对文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A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类推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C、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学学半”D、本文较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五)(五) 河中石兽河中石兽(21 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理臆断欤?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9 分)(1)二石兽并沉焉()(2)阅十余岁()(3)曳铁耙()(4)啮沙为坎穴()(5 5)棹)棹数小舟( ) (6)山门圮圮于河()(7)如是再啮啮( )(8)尔辈不能究究物理()()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 _(3)众服为确论4)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_ _15.讲学家和老河兵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何不同?(4 分)_(六)塞翁失马(六)塞翁失马(15 分)近塞上之人,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人皆吊之,其父曰: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16.解释下列划线词语(3 分)(1)人皆吊吊之( ) (2)居居数月( ) (3)其马将将胡骏马而归(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此何遽不为福乎? (2)马无故亡而入胡 _ _(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4)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_ _18.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 本文选自淮南子人间训,由东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B、 “近塞上之人”遭遇了两件祸事:马无故亡而入胡、堕而折其髀C、成语的来源之一是古人的著作,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这则寓言启示我们,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能只看事物好的一面,也不能只看事物坏的一面,要全面分析七)智子疑邻(七)智子疑邻(12 分)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9.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 分)(1) 天雨墙坏 ()(2) 不筑 () (3) 墙坏 ()(4) 其邻人之父亦云(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暮而果大亡其财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_ _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A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凡事须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应看意见本身是否正确,而不是看由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有偏见”B开篇八个字点明背景宋”,指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富”是被盗的原因,“天雨”指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墙坏”点明了盗窃者得以自由进出的条件C邻人之父劝告富人是出于善意,为他人着想,以免富人丢失财物D 富人一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是因为他们对待有相同看法的人,依据和自己亲疏关系的不同而区别对待文言文复习检测答案文言文复习检测答案(一)论语十二章:(一)论语十二章:1. 1.(1 1)生气,发怒)生气,发怒(2 2)替)替(3 3)越过,超过)越过,超过(4 4)忍受)忍受2. 2.(1 1)学习了之后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学习了之后又按时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 2 2)吃粗粮,喝冷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弯着胳膊当枕头3.B3.B(二)陈太丘与友期(二)陈太丘与友期4.B4.B5.B5.B6. 6.(1 1)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先离开了)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自己先离开了 (2 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家大门不回头看一眼。
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家大门不回头看一眼三)咏雪(三)咏雪7. 7.(1 1)家庭聚会)家庭聚会 (2 2)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3 3)的样子()的样子(4 4)相比)相比8. 8.(1 1)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2 2)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漫天飞舞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漫天飞舞9.B9.B( (四四)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10.10.(1 1)好、美()好、美(2 2)达到极点()达到极点(3 3)自我勉励()自我勉励(4 4)互相促进)互相促进11.11.(1 1)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2 2)所以学习了之)所以学习了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3 3)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4 4)兌命篇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兌命篇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