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球资料.ppt

11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44672610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94.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球资料年龄:46亿岁公转周期:365.25天公转轨道:呈椭圆形7月初为远日点,1月初为近日点自转周期:恒星日:约23.小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自转方向:自西向东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 23°26‘极半径:是从地心到北极或南极的距离,大约3950英里(6356.9 公里)(两极的差极小,可以忽略)赤道半径:是从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大约3963英里(6378.5 公里) 平均半径:大约3959英里(6371.3 公里) 这个数字是地心到地球表面所有各点距离的平均值体积:10832亿 立方千米质量:约600000亿亿吨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大气:主要成份:氮(78.5%)和氧(21.5%)地壳:主要成份:氧(47%)、硅(28%)和铝(8%)卫星(天然):1颗(月球) 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106m,极半径rb=6356752m≈6.357×106m,扁率e=1/298.257, 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106m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 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2,地球 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如果把地球看成质量均匀,并且忽略其它天体的影响,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计算地球的质量 方法一、在赤道上,地球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之和,则为 5.984*10^24 kg 方法二、在北极,不考虑地球自转,则计算为5.954*10^24kg 方法三、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忽略自转影响,半径取平均值,重力加速度取标准值则为 5.965*10^24kg 月地距离r月地=3.884×108m,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恒星日),即T月≈2.361×106s ,月球和地球都看做质点,设月球质量为m月 命名o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或罗马神话中得 到的名字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 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在 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 地(希腊语:Gaia, 大地母亲)地球成分• 直到十六世纪时,人类才了解到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而已• 地球不需太空探测船才可认识,但是直到二十世纪我们才真正勾勒出整个地球的全貌 当然能自太空中取得它的影像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地球的太空影像对天气预测,尤其是台风 (飓风) 的预报来说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从太空看到的地球真是非常美丽、可爱。

      • 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 • 0- 40地壳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内地核 • 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 地函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 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 ,其上的地函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 ;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 这些不同的层圈都是以不连续面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壳与地函之间的莫氏不连续面 (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 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质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则只是整个地球极小的一部分而已 (质量,单位为10的24次方公斤: 大气层 = 0.0000051,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地幔 = 4.043,外地核= 1.835,内地核 = 0.09675,• 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 (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下部地函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 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 (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

      以上这些瞭解都是来自於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幔的物 质有时会因著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 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 (二氧 化硅) 及硅酸盐类如长石 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 铁34.6% ,氧29.5% ,矽15.2% ,镁12.7% ,镍2.4% ,硫1.9% ,0.05% 钛 • 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 • 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 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 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 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 •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 ,地球的最外层 (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 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 这 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

      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 • 地球的表面很年轻 ,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 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几乎完全消灭了地表早 期的地质记录,例如撞击坑 ,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 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而且老於30亿年 的岩石非常罕见 最老的生物化石不老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 • 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 ( 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於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 ,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 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於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 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 (也许火星早期也曾有过这些作用,但现在已无) • 地球大气组成中,77%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 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 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余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

      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表温度极重要的作用,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大约35℃,否则地表的平均温度将是酷寒的-21℃! 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 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 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学组成的一大特征,因为氧是活性很强的气体,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就和大气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气完全是由生物作用产生及维持,若没有生命就不会有自由氧 地球的运动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 周为24小时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 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 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 球。

      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 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7月初,地 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 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日1度,平均线速度每秒钟约为30千米在近日点时公转 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 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度34分, 也就是说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 地震波地震波——打开地心之门的钥匙,20世纪初,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 霍洛维奇忽然醒悟:原来地震波就是我们探察地球内部的“超声波探测器 ”!地震波就是地震时发出的震波,它有横波和纵波两种,横波只能穿过 固体物质,纵波却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任一种物资中自由通行通过的 物质密度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就快,物质密度小,传播速度就慢。

      莫 霍洛维奇发现,在地下33千米的地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猛然加快,这 表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很大,物质成分也与地球表面不同地球内部这个 深度,就被称为“莫霍面”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又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纵 波速度突然减慢,横波则消失了,这说明,这里的物质密度变小了,固 体物质也没有了,地球之心在这里,只剩下了液体和气体这个深度, 就被称为“古登堡面”地球之心之谜终于搞清楚了:地球从外到里,被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分成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主要是岩石,地幔主要是含 有镁、铁和硅的橄榄岩,地核,也就是真正的地球之心,主要是铁和镍 ,那里的温度超过2001摄氏度世界地球日n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n 1975年 人类居住n 1976年 水:生命的重要源泉n 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n 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n 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n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n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n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n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n 1984年 沙漠化n 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n 1986年 环境与和平n 1987年 环境与居住n 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n 1989年 警惕,全球变暖!n 1990年 儿童与环境n 1991年 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n 1992年 只有一个地球——一齐关心,共同分享n 1993年 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n 1994年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n 1995年 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n 1996年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n 1997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n 1998年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n 1999年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n 2000年 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吧!n 2001年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n 2002年 让地球充满生机n 2003年 善待地球,保护环境n 2004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n 2005年 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n 2006年 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n 2007年 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 n 2008年:“善待地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地球为什么会是圆的§ 地球等天体一般都自转,那就有个向心力 ,就会迫使它上面的物体压向中心,而在 太空中,是没有什么所谓的上下左右之分 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