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27160406
  • 上传时间:2018-0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北虫草,是子囊菌亚门,麦角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的模式种,与冬虫夏草是同属不同种,也是一种久负盛名的药用真菌可全草入药,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和滋补功效含有虫草酸、虫草素、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微量元素硒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古人就有宁要虫草一把,不要黄金满车之说蛹虫草生理独特,生态复杂,自然界是鳞翅目昆虫的蛹体感染虫草菌后形成的虫与真菌两部分组成复合体,主要生长在针、阔叶林或混交林地表土层中在冬季幼虫蛰居土里,菌类寄生其中,吸取营养,幼虫体内充满菌丝而死到了夏季,从幼虫尸体上面生出幼苗,形似草,夏至前后采集而得到蛹虫草自然分布资源数量很少,价格昂贵采用传统人工栽培,是把虫草菌注入到活的蚕蛹身上,模拟自然条件得到蛹虫草但采用这种方法培育,注射技术难以控制,容易污染,产量低,一般农户难以操作近年来,也有不少人参照常规药用真菌的生产方法,出现培养基营养配比不合理,菌种退化、污染严重等多种现象,导致产量下降、效益较低为此,杭州市农科院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高产栽培研究和不同菌株比较试验,采用大米代替蛹体作为培养基,培育蛹虫草,获得了成功。

      经检测,人工培养虫草的主要营养与药用成分与野生虫草的含量相当而且采用人工代料培育蛹虫草具有成功率高,生长周期短等优点,一般从接种到子座成熟只要 40—45 天蛹虫草人工培育过程与天然冬虫夏草不同,只是生产虫草上部子座,没有下部虫子现将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人工培育蛹虫草的操作流程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菌种准备 → 培养基的准备 → 接种→ 菌丝培养 → 出草管理→ 采收菌种准备:蛹虫草的菌种不能长期保存,也不要多次转管扩繁,否则菌种容易退化、变异,使子实体生长不良,而且产量和质量都会有明显下降因此采用人工栽培,需要经常留种,更新原来保存的菌种为了保证菌种的种性、纯度和活力,对没有条件进行组织分离留种的农户,应尽量到有关单位购买优质菌种,以便达到生产优质高产蛹虫草的目的优质菌种是栽培成功和高效的关键选用适应性强、见光后转色出草快、性状较稳定的速生高产的菌种,初次栽培应选购菌种量多的固体菌种,有栽培经验和规模栽培者可直接购买斜面试管种和液体菌种目前接种方法主要有固体菌种和液体菌种进行接种为了节约接种时间,操作方便,缩短蛹虫草的栽培周期,一般建议采用液体菌种来接种首先要进行液体培养基的配制:挑选优质、无病菌的马铃薯,用水清洗表面的泥土,削好皮,称好重量,将马铃薯切成厚度为 3-4mm 的片状,放到锅中,按 500 克马铃薯加入清水 5 升,煮沸到酥而不烂的程度,用纱布过滤残渣,取出过滤液,倒入容器中,等冷却后待用。

      液体菌种培养液的配方为:磷酸二氢钾 2g;硫酸镁 1g;柠檬酸铵 1g;葡萄糖 30g;蛋白胨 3g;维生素 B1 50mg;分别用天平称量好,按以上配比分别装入容器中,再加入 200g 马铃薯的煮出液,搅拌均匀,最后在玻璃容器中稀释至 1000mL 容量分装到500ml 的三角瓶里,每瓶 300ml 培养液,用塑料薄膜封口后,整齐摆放到高压灭菌锅里,关紧盖子,打开电源加热至 121℃,高压灭菌 30 分钟,冷却后取出备用用试管母种转扩栽培,用酒精消毒双手,在酒精灯上消毒器具,将发满试管的蛹虫草母种切成大约 0.5cm×0.5cm 大小的菌种块,从试管里取出,接种到盛有上述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里,每瓶接种母种 10 块左右,封好瓶口,然后放在 120 转/分钟,21℃条件下的摇床上进行震荡培养 8 天左右,待液体培养基内形成均匀小球后,就可作为蛹虫草栽培用的菌种培养基的准备采用大米代料栽培,这种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而且培育蛹虫草的成功率较高,生长周期短,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栽培方法选用 350ml 的玻璃广口瓶作为培养瓶,按培养基配方比例先称量大米,要求大米新鲜无霉变、无有害物质污染,最好是杂交米。

      在天平上称量出 30g 的大米,倒入培养瓶中,加入 35ml 左右的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配制同上,注意各种配比,如蛋白胨加过量了,会诱发产生大量的气生菌,影响蛹虫草的产量;辅料加少了,营养不足,出草就慢,也不均匀一批完成后,用聚丙烯塑料膜封口包扎好,摇动均匀,整齐摆放在架子上这些培养基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将摆放架子一起推入到高压蒸汽炉里,密闭加热蒸汽至 121℃,在 1.5 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 30 分钟左右冷却后,取出整个架子,待培养瓶冷却后就可以用于接种了接种为了避免在接种过程中菌种受到污染,整个接种过程需要在超净工作台等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先用 75%的酒精擦拭工作台面、接种工具、操作人员双手等易引起菌种和培养料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将一批装有大米代料的培养瓶放在工作台上,点燃酒精灯,在酒精灯旁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用移液器从广口瓶中吸取液体菌种,每次 5ml 左右,注入到培养瓶后,注好后立即盖好封口膜,接种时可两人一起操作,一人取出菌种,另一人拿培养瓶封口,默契配合,接种动作要快,以免菌种受到污染将接种好菌种的培养瓶,完成一批后,及时转移到培养室里进行菌丝培养注意两批之间要用紫外灯给超净工作台灭菌消毒。

      菌丝培养培养室是蛹虫草生产的重要场所,要求具有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条件目前大都采用智能人工气候室,方便调节,减较劳动强度,可一年四季栽培培养室里放有培养架,进行立体栽培可节省空间为了操作和管理方便,架高一般在 2 米左右,分成四层,每层上安装有日光灯,保证培养瓶都有光线照到蛹虫草属中低温菌类,菌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5—25℃,子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18—22℃,如果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范围,生长减慢,高于 30℃会很快死亡小心将培养瓶整齐摆放在培养架上初始阶段,是菌丝体生长阶段,既要控光又控温放在避光环境下进行培养,这时不要打开灯光,温度要低一点,室温控制在 15℃-18℃,较低的温度,想来捣乱的杂菌也就不来了保持空气湿度60%经过 5 天的培养,当培养瓶里的料面布满蛹虫草的菌丝后,将温度提高到 20℃-23℃,继续栽培 15 天左右,菌丝就可吃透整瓶培养料,完成营养生长菌丝体成熟后,进入了它的生殖生长的时期,需要进行光照刺激和温差刺激,促使它转色最好昼夜能差上10℃左右,每天在白天增加光照,打开灯光 14 小时,光照为 1000勒克斯,温度控制在 20℃左右,到了晚上关闭光源 10 小时,温度设定至 10℃左右,进行昼夜光照和温差刺激,促进菌丝快速生长,继续培养 7 天左右,菌丝体由白色逐渐转为桔黄色,如温度适宜、菌种优良,经过 7—10 天菌丝可转完色。

      这时应打开培养架上方的日光灯,全天增加光照,光照为 1000 勒克斯,促使菌丝体转色和刺激原基形成出草管理经过前期菌丝体生长阶段,等培养基料面有突起,并形成有小米粒状原基时,蛹虫草就出来了,这时就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打开换气扇,不断补充新鲜空气,并保持室温在 18℃-22℃,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至 80%-85%否则,二氧化碳积累过多,子座不能正常分化,影响生长发育 温度对子实体的生长十分重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太大的温差刺激,以免畸形草发生,平时要严格把好关子实体到了出草管理阶段,对湿度要求更加严格,认真做好湿度管理工作如湿度太大,容易诱发基内气生菌丝,对子实体生长不利湿度太小,容易使培养基提早失水而影响产量当培养室里的湿度较小时,要打开空气加湿器,增加室内的湿度当湿度太大时,培养瓶里会布满水珠,不利于子实体的生长要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有效降低空气的相对湿度同时可用铁丝或牙签在培养瓶的封口膜上戳 5-8 个孔,减少培养瓶内湿度,促使蛹虫草的子实体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会看着蛹虫草向一边倒了这是由于蛹虫草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像向日葵一样,光源在哪儿,子实体就容易朝哪儿长,朝光源方向弯曲,生长不良。

      因此在子实体形成后,为了不让他们都长成歪脑袋,根据生长情况,调整培养瓶与光源的相对方向经常转转瓶子,移动培养瓶的位置,将靠近架子边的培养瓶与中间的交换位置,以保证从各个方向的光照能照到子实体,受光均匀,使子实体正常生长形态,提高品质和产量 平时注意观察室内情况,认真做好记录,严格控制好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如发现个别瓶子污染应及时挑出,以免影响整个培养室的环境采收经过 40 天左右的精心栽培,子实体长至 7—8 厘米,一般不再生长,在顶端出现很多小刺时,呈桔红色或桔黄色棒状,表明子实体已经成熟,这时可以采收了采收时,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用无菌镊子从培养瓶中小心夹出子实体,注意不要碰伤表皮,也不要用力太大,以免拉断,影响商品价值取出成熟的子实体后,在培养瓶里再加少量的灭菌过的液体培养基,重新包扎好瓶口,继续培养,20 天左右,又可长出第二批子实体采用大米代料栽培,一般只能收两茬采收下的子实体放入洁净的器具内,低温烘干或晾干,不要在太阳光下晒以免退色干燥后的子实体,应存放在密闭的塑料袋内或直接作为商品出售暂不出售,应密封好放在低温干燥处贮存蛹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保健品生产替代品,广泛用于制药,深受消费者青睐。

      人工培育蛹虫草,不仅占地少,栽培周期短,而且经济效益好,是农村农民致富的好项目,为我国名贵药材产业化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