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2页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41.1项目提要 41.2项目建设目标 41.3项目建设规模与地点 5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5投资效益及评价 51.6编制依据 61.7研究结论 7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92.1项目背景 92.2建设的必要性 11第三章 市场分析 143.1无公害蔬菜定义 143.2产品市场预测及前景分析 153.3$$蔬菜市场需求分析 16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 174.1项目区概况 174.2项目区蔬菜产业现状 174.3建设条件 18第五章 园址选择与建设方案 245.1园址选择 245.2主导产业及产品 245.3建设方案 245.4生产技术方案 265.5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 39第六章 环境保护 456.1项目区环境状况 456.2设计依据 456.3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456.4环境保护措施 456.5卫生防疫 46第七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477.1组织管理 477.2运行机制 51第八章 节能与节水 528.1设计依据 528.2节能措施 528.3节水措施 52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质量保证体系 549.1项目实施计划 549.2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54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510.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5510.2投资估算 5510.3流动资金估算 5710.4总投资估算 5710.5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57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 5911.1评价的依据 5911.2评价基础数据和参数的选取 5911.3销售收入估算 5911.4成本费用估算 6011.5财务评价指标计算 6011.6效益评价 60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6312.1结论 6312.2建议 63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无公害设施蔬菜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农业局3、法人代表: 4、建设地点:$$$$乡与$$镇黄河沿岸地区的村庄。
5、建设性质:新建6、建设规模:无公害蔬菜产业化核心区面积1200亩、示范区面积7300亩7、估算总投资:12726.25万元8、技术依托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市园艺站、$$园艺站1.2项目建设目标项目通过建设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引进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国内外名特优稀蔬菜新品种以及无公害生产高新技术和标准,应用现代农业新设施和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优质化,同时建立与完善府谷蔬菜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通过3年(2010-2012年)的建设,把项目区建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拥有完备的科技、质量标准和市场三大支撑,拥有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带动$$乃$$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现代生态农业特征的蔬菜产业基地1.3项目建设规模与地点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由核心区、示范区两大次层构成核心区面积1200亩,其中日光温室200亩,建设地点在$$镇的川口村,塑料大棚1000亩,建设地点以$$乡的后会村为中心向东西两侧延伸;示范区面积7800亩(日光温室300亩),其中$$乡5500亩(日光温室200亩),$$镇2500亩(日光温室100亩),主要在$$乡和黄甫镇的黄河沿岸村庄。
1.4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726.25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426.25万元,流动资金300万元资金筹措方式为: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补助2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000万元,其余由企业或合作社、农民自筹解决1.5投资效益及评价项目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不仅致富当地农民、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将带动$$乃至全市蔬菜产业化开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提升府谷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建设和发展水平二是向社会提供安全食品、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并为示范区和辐射区生产无公害蔬菜提供产业化生产模式和成套的技术及工艺,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三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可直接提供3-5千人的就业岗位四是为蔬菜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场所,推进科技与生产的结合、加速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转化率预计建成后的项目正常年份销售入为11154.17万元,年利润3933.12万元,内部收益率为33.11%,财务净现值(I=12%)为9594.3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5.34年(含建设期),投资利润率为31.18%项目区科技进步增收超过55%,土地生产率由现在的6500元/亩提高的12000元/亩;劳动生产率由现在的1.8万元/人提高到3.6万元/人;资源有效利用率由目前的45%提高到85%。
1.6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农业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方案》;5)《$$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7)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8)《$$农业区划》;9)《中共$$委 $$人民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府发[2007]08号;10)《中共$$委 $$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07-2012的通知》府发(2008)05号;11)《$$四大特色农业园区发展规划》;12)《$$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实施方案》;13)《$$市2009年度设施蔬菜工程建设实施方案》14)《$$设施种植业专项补贴资金暂行管理办法》1.7研究结论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任务重大而意义深远,本项目的建设以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为手段,优化无公害蔬菜品种结构,发展优质品种,实现优质稳产、高产为目的,是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关于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工作总体部署的体现,对提高$$以及$$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能力和优质无公害蔬菜的供应能力作用巨大。
2、项目建设对$$以及$$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项目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所产无公害蔬菜市场竞争力强,效益好,对周边农民有示范带头作用同时随着现代产业关联度的提高,可带动蔬菜加工、现代物流业及相关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3、通过项目的技术引进、技术组装集成与示范推广,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普及,带动府谷乃至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财税增长,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建成后,通过无公害蔬菜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解决1-2万名农业劳动力就业,增加较稳定的收入来源4、未来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主导食品是绿色安全食品项目区引进现代生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进行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药,利用高新生态农业技术进行蔬菜加工,同时对项目内粪肥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对园区环境的水质、空气、土壤进行监测因此,项目区的建设不仅不会影响或破坏生态环境,而是更加有利于推进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项目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显示,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看好,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前景良好,项目建设各项条件具备,应尽快落实建设资金,早日立项兴建。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2.1项目背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不断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内涵挖潜,使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与第三产业的渗透融合,向农业的外延扩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农业标准化、农业生产监测、农产品卫生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蔬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小康化,人们的安全、营养、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安全卫生质量成为人们选择消费的第一要素,绿色消费正在成为时尚,无公害蔬菜是今后世界蔬菜的发展方向多年来,$$政府始终把设施农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截止2008年末,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00亩,日供应蔬菜2万斤,年产值可达700万元,年纯利润达460万元但随着我县煤电及载能工业基地的建设,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我县,对新鲜蔬菜的需求量急骤增加,冬、春两季需反季节蔬菜4500吨,而我县正常年景,大棚自产蔬菜仅有2000吨,仍有2500吨的缺口目前,$$设施蔬菜产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2009年全县工作把四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设施农业健康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条件具备的纯农业乡镇成立设施农业专项推进工作组,驻村蹲点,积极开展选址、调地、规划、建设等各项工作县政府对设施农业的投资力度在逐年增加,2009年九月份县政府研究出台了《$$设施种植业财政专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发展设施种植业给予明确的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属历年之最蔬菜价格持续走高,黄瓜、青椒等价格6-8元/公斤,每亩温室种植效益大多在2.0万元以上种植效益的增加,促使更多的群众和企业家参与到设施农业生产中来,将进一步拉动我县设施农业的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标准落后、蔬菜产业化发展滞后、蔬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面临如何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保证蔬菜产品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严重挑战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引导和示范,通过项目的示范作用、高新科技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动作用、生产要素市场的引导作用,将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辐射到农村,提升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是生态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的载体,项目的建设是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按照“高起点、上档次、创品牌、快辐射”的原则,项目区围绕打好“生态牌”,以无公害蔬菜产业化为重点,突出无公害蔬菜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技术辐射,以现有科技、土地、人力等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及合理配置,把$$建成为无公害蔬菜科研成果示范和推广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加工基地、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信息化基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基地2.2建设的必要性1、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地发展,一个重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产业结构合理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市场、技术、资源等条件不断变化,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显得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农产品加工程度低等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根据资源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推进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要在切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和质量结构,加快农作物更新换代,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因此,切实改变农业种植业中粮食独大的局面,建设$$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项目显得十分必要。
2、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更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府谷蔬菜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适应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