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旅游景区人物传说文化内涵刍论.docx
11页徐州旅游景区人物传说文化内涵刍论 石晓媛+薛以伟摘 要: 徐州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挖掘、保护和利用这些旅游景区民间传说的文化价值,提升徐州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为景区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生机和活力,对推动徐州旅游业个性化发展、提高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景区民间传说的保护和传承,为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益Key: 徐州 旅游景區 人物传说 文化内涵徐州古称彭城,不仅是一个山水相宜的自然圣地,而且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诸如云龙山、九里山、子房山、户部山、云龙湖、彭祖井、拔剑泉、刘备泉、戏马台、歌风台、泗水亭、彭祖楼、燕子楼、黄楼、亚父冢、王陵母墓、狮子山楚王陵等旅游景区和景点时任徐州太守的苏轼在《太虚以<黄楼赋>见寄作诗为谢》中云:“佳处未易识,当有来者知①每处景点都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徐州人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同时多维度反映徐州人的民俗文化心理在徐州旅游景区的民间传说中,流传最多的是与这些景区相关的人物传说,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帝王将相传说、文人名士传说、英雄领袖传说、神佛传说等。
在帝王将相传说中,最早的是彭祖传说尧帝时彭祖建大彭氏国,彭城因而得名相传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800岁,是中国烹饪创始人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饮食养生之道,对以后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中华饮食文化及养生文化的鼻祖栖息地,徐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关于彭祖饮食、养生、长寿等方面的传说,主要有《彭祖养生传说》、《长寿传说》、《彭祖为何享寿八百岁》、《彭祖醉酒》、《彭祖献羹》、《彭祖井的传说》、《彭祖之死》等又如刘邦与汉王镇、张良与子房山、项羽与戏马台等两汉时期的人物传说,以及《回龙集与乾隆》、《乾隆与烙馍》、《刘备遇虎失白马》、《皇姑窝》、《金山的传说》、《狮子山的传说》、《骆驼山的传说》等文人名士传说主要有关于孔子、白居易、关盼盼、苏轼、阎尔梅、张竹坡等历史名人的传说如《燕子楼的传说》、《云龙山酒醉了苏东坡》、《神画》、《张竹坡为何葬在紫金山》等徐州自古就流传着许多英雄人物传说,如刘邦、项羽、张良、王陵、刘备等英雄人物的传说神佛传说简单地说就是关于神、佛的一些传奇故事徐州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原因和社会现实,产生很多神佛传说,如《眼头活的土地爷》、《天王殿里没天王》、《普度众生卢菩萨》、《拉犁山》等。
一、徐州旅游景区的人物传说蕴涵着丰厚的地方文化徐州旅游景区的人物传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这些传说均与旅游景区某些历史遗存有关,但其流传却不限于这些景区,而是随着人们的参观游览和登临凭吊,得以广泛传播,影响广泛而深远;这些传说不仅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且体现了徐州独特的地方文化一方水土,一方传说,一方文化民间传说本身内在的文化精神及其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任何作家文学不能替代的一)徐州人物传说中蕴涵的两汉文化徐州是公认的两汉文化的发祥地,所谓“秦唐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明清看北京”徐州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其辉煌的两汉文化遗存,如狮子山楚王陵、龟山汉墓、戏马台、泗水亭、子房祠、王陵母墓、汉兵马俑等在我们搜集整理的85篇徐州旅游景区人物传说中,有27篇是关于两汉时期的这些人物传说主要是西汉时期的,东汉的人物传说只有关于刘秀和王莽的《皇姑窝》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也是他发迹的地方,所以徐州流传着许多关于刘邦的传说,如《刘邦与马歇蹄的传说》、《拔剑泉和马扒泉》等,仅《拔剑泉和马扒泉》的传说就收录了七种不同版本,主要讲述的是:楚汉相争的时候,徐州当时叫彭城,是西楚的国都,但刘邦趁项羽举兵攻打齐国之机,一举攻下了彭城。
项羽得知后,又举兵夺彭城,刘邦大败,率残兵向彭城西南逃窜项羽率兵紧追不舍当刘邦逃到塘山下时,已经是兵困马乏,又饥又渴,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刘邦就从腰间拔出宝剑,向地上一搠,长叹曰“天亡我也”可就在他拔出剑时,一股清泉竟随剑喷涌而出同时他的战马急躁地在地上乱扒,恰巧扒出了泉水于是,刘邦的兵马饮水解渴,消除了疲惫,一鼓作气,将项羽打败,刘邦最终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从此,刘邦拔剑出水的地方被叫做“拔剑泉”,马蹄扒出泉水的地方被叫做“马扒泉”关于拔剑泉、马扒泉的这段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拔剑泉、马扒泉已经作为两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被开发利用徐州还有许多关于项羽的传说,如《戏马台和马市街》、《霸王别姬的传说》、《霸王追韩信》、《白云洞的传说》等从项羽和刘邦的传说中,我们既可以重温两汉时期的精彩战事,又可以体会丰厚的两汉文化徐州子房山景区中广泛流传着许多关于张良的传说,如《子房山》、《八里屯和子房山》等《子房山》主要讲述的是张良使用攻心计“吹箫退楚军”的故事:张良一边教士兵们吹楚地的小曲儿,一边命令工匠用牛皮扎了一百零一个大风筝,在每个风筝下边吊上一个大箩筐,就这么紧张地准备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夜里,正好刮起东南风,张良便跟一百个吹箫的士兵,分别坐在箩筐里,然后命令士兵们在山上把风筝放起来。
等风筝顺着东南风飞到项羽的子弟兵大营上空时,张良就带着士兵们一起吹起楚地的小曲来当时夜深人静,箫声哀怨凄凉,项羽的八千子弟兵听后,顿起思念家乡之情,谁也无心打仗了,便三个一帮,五个一伙,纷纷开了小差只一夜工夫,八千人马跑个精光就这样,张良没动一刀一枪,就摧垮了楚军的主力,逼得项羽万般无奈,只好弃城而逃②这段简短生动的传说充分体现了张良作为谋士的聪明、机智从这些两汉时期的人物传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两汉文化的沉雄饱满、气势磅礴,以及蕴涵的开拓奋争的汉代精神汉代精神“是我们民族初步形成时期特有的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一种崇尚阳刚之美的、大气磅礴的英雄主义精神”③在这些流传广泛的人物传说中,“古老的汉代人的侠肝义胆、大气豪放、聪颖灵慧的传统美德”④一直影响着徐州人,所以在徐州人身上总能体现出一股豪放与侠气 (二)徐州人物传说中蕴涵的战争文化徐州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和“五省通衢”的交通优势,自古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徐州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共一千多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事就有400余起春秋战国时期,徐州一带就是你争我夺、刀光剑影到了秦汉时期,刘邦、项羽在这里一较高下,留下了许多精彩的民间传说,如《拔剑泉和马扒泉》、《戏马台和马市街》、《霸王追韩信》、《子房山的来历》等。
隋唐时期更是战火连连,起义不断,震撼了整个朝廷甚至到了近代,徐州也是一个主要的会战之地,在这里举行过著名的徐州会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震惊中外,成为推翻国民党政权的重要战争之一这些战争给徐州带来了许多宝贵的“遗产”,如戏马台、九里山古战场、凤凰山等,这些都成了徐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中较突出的是九里山古战场,这里两千多年前就有刘邦、韩信设下的“十面埋伏”与项羽展开的一场生死厮杀,并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九里山风景区还流传着《白云洞的传说》、《霸王山上旗杆窝的传说》、《马场湖的传说》等如今九里山作为一个古战场,已成为融名胜古迹、民间传说与自然风光于一体,具有鲜明楚汉文化内涵及千年历史底蕴的旅游景区这些不同时期的战争人物传说,可以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到徐州浓厚又独特的戰争文化,同时可以体现出徐州人“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及对英雄人物的尊敬与崇拜之情三)徐州人物传说中蕴涵的饮食文化如《彭祖献雉羹》、《羊方藏鱼》、《传道伊尹》、《彭祖养生传说》、《彭祖长寿传说》等传说尧帝在位的时候,彭祖由于非常擅长烹饪野鸡汤,即雉羹,治好了尧的病,被尧封赏到今天的徐州一带,彭祖在这里建立了大彭氏国。
彭祖的“天下第一羹”后来演变成徐州传统名吃——“饣它汤”彭祖因为非常注重饮食和养生,所以发明了很多有名的菜肴羊方藏鱼就是彭祖很拿手的一道菜,这道菜正好体现了彭祖的饮食观念——“鲜”为主味,彭祖的主要饮食观念还有“羹、汤不可缺”、“药食同举”直到现在,徐州人在饮食方面还是深受彭祖饮食观念和长寿传说的影响,注重“药食同举”和养生在徐州,过生日吃“长寿面”的习俗和彭祖有关徐州人的饮食文化除了受彭祖的影响之外,受苏轼的影响比较大东坡肉”闻名全国,他的“回赠肉”、“五关鸡”、“醉青虾”、“金蟾戏珠”四道菜,合称“东坡四珍”,这些菜都深受徐州人的喜爱徐州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从彭祖时期的“天下第一羹”,到项羽时的“霸王别姬”,再到苏东坡所创的“东坡四珍”,这些都体现了徐州独特的饮食文化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徐州菜系受南北地区不同省份、不同风味的影响比较深在历史上,徐州菜属于鲁菜风味,但后来随着南北菜系的不断融合,徐州菜逐渐介于南北风味之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徐州的菜以鲜味为主,鲜咸醇厚,味道适中,清而不淡,浓而不腻,五味俱全,且擅长炸、烹、爆、烧、蒸等,取材广泛,注重食疗,具有浓郁的徐州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徐州饮食文化传说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体现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这些饮食传说展现出的生活场景与劳动人民的看法、思想、道德、风俗等息息相关几千年来,民间传说在徐州广袤的田野乡村流传不衰,其情节内容、思想倾向及审美趣味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深深打上了徐州地方文化的烙印二、徐州人物传说体现了徐州人丰富的思想感情人物传说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历史人物形象、叙述人物生平事迹,虽然不是真实历史的再现,却鲜明地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意识、历史观念和思想情感一)徐州人物传说体现了徐州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珍爱生命、注重保健是徐州人的普遍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彭祖的传说中,诸如《彭祖养生传说》、《长寿传说》、《彭祖醉酒》、《彭祖》、《彭祖之死的传说》等,彭祖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大寿星,借自己的烹饪术、导引术、房中术开启了朴素的中国生命科学之门在《列仙传》中,彭祖仿佛一副神仙形象,“彭祖者,殷大夫也……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后升仙而去”⑤彭祖长寿的传说在徐州世代流传,并不断演变,但无论怎样演变,人们对彭祖长寿的事情始终坚信不已,这些反映了徐州人强烈的求生、益寿的生命诉求彭祖长寿的系列传说中鲜明地传达出徐州地域的先民对生命永恒存在的美好希望,“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生存愿望持续地在徐州民间故事中得到回响”⑥。
人们对长寿的强烈诉求是他们内心最真实、最朴素的想法,同时体现了人们对生命主体的重视与珍惜二)徐州人物传说体现了徐州人惩恶扬善的思想惩恶扬善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徐州的人物传说中也有很多反映了这种思想如《狮子山的传说》、《金山的传说》、《骆驼山的传说》等,传说中的财主因为恃强凌弱、欺压百姓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狮子山的传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山脚下的种瓜老头,他善良、勤劳,种的瓜又香又甜,常常把卖瓜省下来的钱送给穷苦的乡亲们最后他在长寿星眉老头的指引下用小甜瓜引出了一对金狮子相反,另一位大财主刘黑心则因为贪婪、残暴最终在引金狮子的时候被闷死在山里还有在《天王殿里没天王》的传说中,四大天王因为生了邪念而下毒毒害老百姓,最终自食其果,丢了性命在《云龙山的传说》中,东海龙王太子因为犯错,祸害百姓,受到玉帝的惩罚暴晒在徐州的一处山丘上,后来这座曾经落龙的山就被徐州百姓称为云龙山而相反的,《普度众生卢菩萨》中的卢菩萨因为一生乐善好施,救济百姓,从而得到了徐州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她死后,徐州百姓纷纷前来吊唁,并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卢菩萨庙安葬她《显红岛》的传说讲述的是苏小妹为了帮助抗洪,毅然跳入滔滔洪水,随之水落城保的故事。
后来徐州人民为了纪念苏小妹,就在黄河的中心建了一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