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室内空间公共艺术研究.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32892569
  • 上传时间:2023-07-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8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筑室内空间公共艺术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第2个10年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体工程学认识的不断加深,大型建筑室内空间的公共艺术在形式、主题和功能上都体现出一些鲜明的趋势:作品与建筑主体结构越发紧密化,建筑使用者群体的身心健康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品的设计越来越多地依赖于“Rhi⁃no”等数字化设计手段,同时更多借助其他学科的材料与工艺,由此造就了奇伟壮观的视觉效果,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关键词:建筑;室内空间;公共艺术;趋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当代艺术观念、艺术语言、材料工艺上的一系列创新,公共艺术与建筑的关系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艺术家不再寻求传统的依托建筑方式,成为建筑的陪衬,而往往是独辟蹊径他们不再拘泥于悬吊于建筑物顶棚这样的设置方式,而是越来越多地与建筑主体结合在一起,具有别样的新鲜感与视觉冲击力本文重点分析了近年落成于法国、英国的3件作品,并总结出大型建筑室内空间公共艺术值得重点关注的4点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公共艺术建设提供宝贵启迪 一、近20年大型建筑室内空间公共艺术的主要案例 1、《聚合》(Convergence)GlobalSwitch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交换机数据中心,主要为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企业全球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客户,提供数据存储、管理业务。

      2010—2011年间,该公司位于巴黎的世界级数据交换中心大楼启用,澳大利亚艺术家克里斯·福克斯接受委托,为贯通所有楼层的中庭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福克斯在以往的设计中以思维活跃,善于运用新材料、新技术著称此次他根据数据中心的主题与中庭独特的空间形态,结合业主提出的功能需求,以交换机数据线为基本元素,确定以鲜艳、醒目的红色为主色调以活跃环境气氛,大跨度的钢结构缆线公共艺术横贯中庭,与建筑主体连接在一起《聚合》落成后,成功营造出壮观的视觉效果,成为这家高科技企业重要的文化名片,同时成功缓解工作人员紧张心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产生实际效益2、《强者从甜出》(OutofStrongCameForthSweetness)位于伦敦的天使大厦以服务高科技创新企业著称,其设计中有一个用于休息讨论区的巨大中庭但因过于空旷,员工们不愿在此休息、交流,造成了资源浪费,甚至降低工作效率英国艺术家伊恩·麦克切斯尼授命以艺术创作改变这一状况伊恩从高差很大的空间形态中寻得灵感,通过滴落一滴黏度很大的蜜糖来产生基本造型即一个底部为椭圆形,逐渐向上拉长的倒纺锤形,全高22m,与中庭的尺度契合为了实现作品22m长度的同时保持高强度和表面加工的高精度,设计团队采用了自重轻、强度高,传统上用于一级方程式赛车主体结构的碳纤维。

      在社会价值与形式创新之外,作品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这从“强者从甜出”这一视觉效果奇幻壮观加之可坐、可卧的设计,使原本冷冰毫无生气的中庭,成为人们愿意聚集交谈的场所,减轻了工作压力,体现出作品的社会价值3、《滑流》(Slipstream)2014年6月,《滑流》在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二号航站楼亮相,作者是英国艺术家理查德·威尔逊作品以软件技术“固化”了特技飞行的轨迹,形成流畅且富于动感的三维形态作品全长超过70m,气势恢宏、形式新颖,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作品落成后每年有两千万人经过该雕塑,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引起全世界建筑与艺术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趋势之一——公共艺术与建筑结构日趋紧密综合 近20年以来的几个大型建筑室内空间公共艺术案例可见,公共艺术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呈现越发紧密的趋势这又与建筑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有直接关系,建筑的结构、工艺与半个世纪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区别与建筑一体化能够带来许多直接的优势与《动态》同时或稍后的室内公共艺术,大多采用与建筑主体框架发生关系程度最低的安装方式——悬吊由于此类作品自重轻,尺度小,因此与建筑设计的紧密程度比较有限相比之下,2010年后的建筑室内公共艺术与建筑结合更加紧密。

      《聚合》的安装点位于中庭两侧的墙体,视觉效果壮观,如一股喷涌的数据洪流,引领着刚刚进入大门的人们,有效活化了大堂空间;《滑流》更是依托4根间隔18m的航站楼立柱悬挑布置于室内空间,设计师如果不是与建筑师同步合作紧密协调,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总体来看,与建筑的一体化使公共艺术的安装更为牢固,能够摆脱悬吊对重量的制约特别是《滑流》重达83t,依靠传统的悬吊方式很难实现重量制约的解脱能够帮助作品在创作形式上更为自由,进而实现更为惊人的视觉效果 三、趋势之二——设计手段数字化 以Rhino等软件的大规模普及为代表,建筑室内环境公共艺术的设计及加工过程数字化程度日益提高这一趋势背后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空间想象力,就以《聚合》而言,其构想大胆简洁,却并不容易实现,因为在形状不规则的三维空间中,合理安排线捆的走向,还要保证其富有弹性和张力,根据空间形态和形式美法则疏密得当的变化,人力恐不能及设计师以全过程参数化设计模型解决空间走向问题这一模型完全依靠计算关系和参数,使形体和谐地“流动”,使所有数据线本身分开、合并,通过空间并最终在某些节点终止模型建立的关键是保证每根数据线优化自身曲率与弧度,相互之间还要避免冲突,以创建一个灵巧和有效的形式。

      这一形式的设计结果就是人们看到的这种视觉上强有力、物理上又很牢固的结果,也即作品名称的由来数字化设计的优越性在《滑流》的设计过程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威尔逊作为相对传统的艺术家,先后尝试和摸索多种非数字化的造型手段,都未能达到理想要求,最后还是依靠数字化技术完成造型实践证明,数字化设计辅助手段不能代替艺术家的创意思维与经验,但能使作品更好地处理与建筑内部空间的关系,避免形体与建筑冲突最后,数字化手段还便于采用绿色技术,并且直接转入更精确的加工过程,有效提升作品的生态属性 四、趋势之三——人文关怀日趋深刻 大型建筑室内空间是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居所,在内部工作的人群往往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质性,如机场航站楼内的旅客、高科技企业内部快节奏工作的工程师和程序员等,这为有针对性地设计室内空间公共艺术提供了依据在《聚合》的案例中,在这座设计前卫、现代的高科技大楼中,白色的墙壁、灰色的金属门窗桌椅充满中性色彩,对长时间工作的科技人员来说缺乏人性关怀和感情色彩,必然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甚至是身心健康因此,《聚合》采用了在空间中大开大合、色彩上鲜艳明快的设计方法,令人依稀回想起巴洛克艺术所追求的壮观的艺术效果。

      从《聚合》和《强者自甜出》可见,越是高科技企业大楼内部,公共艺术在缓解员工紧张心理、保护身心健康、提升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越显著再来看《滑流》的案例,作者威尔逊素以风格出奇著称,《滑流》虽然也十分震撼,但基本造型已经循规蹈矩威尔逊解释道:“我不想再扰乱乘客了,因为乘客在机场会紧张,所以雕塑不应该再带来不稳定的感觉这正是近年来大型建筑内部公共艺术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主要观赏者心理因素的典型例子 五、趋势之四——材料工艺渐趋多元 大型雕塑的设计与施工在规模上与建筑有相似性,但是又存在对具体形态的表现要求,因此必然需要通过创新来克服大量材料与工艺问题而创新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从其他学科借用现成的材料与工艺从《滑流》来看,作品为了在保证大尺度的同时控制自重,必须使用铝合金为基本材料由于铝合金焊接条件极为苛刻,一旦焊接方法及或焊接工艺参数选取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缺陷因此《滑流》使用了航空制造领域的传统铆接工艺这正是其表面密集铆钉的来源,铆接工艺也降低了铝合金薄板在焊接过程中受热变形的风险再看《强者自甜出》,作品为了实现22m的落差,既要保持极高的表面加工精度,又要具有高强度只能在材料与加工工艺上下功夫最后设计师采用的是传统上用于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主体结构的碳纤维。

      碳纤维是由碳元素构成的无机纤维,力学性质优异,密度低,耐疲劳性好,热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好不过碳纤维的优异性能与高昂造价联系在一起碳纤维材料的高强度对作品独特的造型有很重要意义 艺术的疆界在不断扩展近年来大型建筑中庭公共艺术中体现出的深刻形式创新精神,不仅成就了作品本身的知名度,也成功地探索了公共艺术与新时代现代风格建筑融合的新观念、新路径,符合时代发展的大潮流,为我们今后所要开展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参考文献 [1]H·H·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农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王鹤.当代英伦大型公共艺术巅峰之作——《Slipstream》深度解读[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02):23-27. [3]谭维健.雕塑在未来室内设计中的前景[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05):17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