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上暑假调研报告.doc
7页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Chongqing Zhengda Software Technical College 暑假“三进三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姓名:石勤勤 系别:艺术设计系 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 关于孤寡老人社会生活调查报告 活动时间:暑假期间 活动地点: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复元村 活动目的:通过调查孤寡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社会更多的人来帮助身边的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守望者>涂四爷是我们附近村子的村民,今年大概60好几了吧外读书的这些年里,其实我已经差不多快忘记他了,直至暑假的一天他出现在我一个亲戚的餐馆里时,我才惊讶的想起他时隔多年,这位我曾经熟知的老乡竟也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岁月的痕迹爬上了脸颊,他的身体已经很消瘦了,这从他的穿着上可以看的出来几经岁月的摧残,他已经成了以为老爷爷,而在这炎热的天气里他竟然还穿了一条黑色的长裤以及意见长袖的衬衣这让我当时愣了一下,这个曾经得老乡如果不是因为已经年迈和身体状况很差,又怎么会在这样炎热的夏季还包裹得这般严实呢?他出现在我亲戚的餐馆的那天上午,我除了对他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还穿的这般“厚实”感到惊讶之外,还有的是对他的那份因岁月而变得沧桑的脸感到难过。
干啃着馒头,还有他的这身打扮,这其中有一份沧桑令我我感到难受从长辈与他的谈话当中我了解到因为已经年老的原因,他的哥哥已经在不久前去村里的福利院了了,并且待遇福利很好,尽管去之前只给了他一点钱,但是这对于都没有儿女的他们来说无疑这是最好的选择,更何况生病了福利院还自掏腰包给医但是他的哥哥却只去了不多时日就回来了而他也并没有按照国家的政策那样进去福利院去安享自己的晚年,尽管大家都觉得那样很傻,但是他们却坚持不去,特别是他的哥哥,到了那儿没多久就硬是“吵”着“闹”着要回到自己的家中听大人说,根据国家政策,凡农村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可享受福利院免费照顾的待遇,并且每一位去那儿的老人每个月都有50元的生活津贴,这样算下来每年就可以享受600块的补助,并且生活上有人照顾,生病了也有保障相反,如果老人执意不去的话,每年的补助就只能是每两人500元,相比起在福利院的待遇,似乎进了福利院才能更好的保障以后的光阴然而,却有许多的老人不愿去福利院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好的政策却不受有些老人的青睐呢?我想,可能存在以下几点因素:(1) 对于新环境的适应存在问题老人不同与年轻人,他们适应周边环境变换的能力随着他们年纪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由于一时间难以习惯这种转变,心里难免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使老人在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能够尽快适应,还需要靠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同老人的经常沟通和关心2) “死亡威胁”由于进入福利院的都是年纪60周岁的老人,每个老人体质好坏不同,病虽也大同小异,但是一旦有传染性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等就会对老人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由于福利院老人居多,他们的抵抗力不如年轻人,因此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护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为老人们创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才能真正起到福利院接纳老人,帮助老人的宗旨另一个原因,每当福利院有老人去世,这就在无形中给其他的老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他们的心理随着福利院老人去世从而形成这样的一种迷信的说法:死后的鬼魂由于孤寂所以有可能自己就是下一个抬进火葬场的人于是老人们的脑中自动的形成了这样的意识,并且这样的意识极具传染性,一旦一个或少数的老人有这样的意识,那么全院绝大多数的老人也会“感染”这样的思想,这也跟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以及现在所处的环境有关自古都有人迷信,当然农村信这个的占的比重要多一些,他们的潜意识里有这样的迷信因子存在,一旦有足以刺激这些因子的外因出现的时候,他们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所以,及时的发现这样的问题,及时的改变老人们的那种恐惧心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也要求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具有高的职业各方面的需求以及来自社会的帮助3) 对家的怀恋人都有恋旧的情怀,老年人就是比较怀旧的一个群体他们由于无法像年轻人那样极快的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带有自卑等情绪所以他们在移居新的住所时往往会比较喜爱之前自己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而恋旧之情也就随之而来我想我的那位老乡涂大爷(涂三爷)或许在有以上的因素之外还有着一种对家的不舍,毕竟那里的乡亲和自己生活了大半辈子了,那种浓浓的乡情是难以割舍的而自己那住了大半辈子的屋子在他的眼中也无疑是最好的归宿所以,工作人员们尽量给老人营造一种家的氛围,感受来自子女的情和那种邻里情谊,尽享天伦之类4) 生活缺乏趣味性,比较枯燥无味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一辈子在田里土地里辛苦惯了,突然一下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的生活,显然他们还是难以适应而且自己种点庄稼、菜,养养鸡鸭,逗逗小猫小狗,自给自足,俨然有居于桃花源的感觉虽然生活是清贫点,自己辛苦点,但是看到这些属于自己的成果,心中会有一种满足感,似乎自己还没有到毫无作用的地步,更何况这也是一种健身方式因为平时在家忙活惯了,突然一下子不做任何事就这样天天以“无所事事打发时间”不就像坐着等后面的时光么?所以,福利院的相关负责人应该多注意老人们的兴趣爱好,并鼓励老人多参与一些锻炼身体的活动,比如说晨跑,打羽毛球、门球,下下旗等等。
毕竟闲着也是会闲出病的,适当的锻炼身体以代替他们以往的劳作方式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在我调查的老人当中,他们大多是没有妻儿的老人其中有的老人因为种种原因也只能依托到福利院近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有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骨科疾病(一般以风湿为主要)等尽管每位老人都有农村医疗保险,但是也只有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才可以报销(乡镇医院报销医药费的70%,县医院报销80%),并且再加之有的老人所居住的地方比较偏远,这对本身没有多少生活来源且年老多病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大难题所以,政府关于年满60岁的老人可以进福利院安享晚年的政策是值得推行的在此,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一) 加大对尊老爱老典型的宣传领导要起带头作用,树立好的尊老爱老的榜样村里的干部要通过生动鲜活的形式来进行尊老爱老的宣传,各院系(福利院,医院等)多给老人一些优惠政策,帮助老人,多关爱老人的健康有老人的家庭要有感恩的意识,做到爱老敬老,多多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有耐心的与老人愉快相处二) 加大资金的投入 ,丰富老人们的生活政府要加强对于关爱老年人这一块的资金、技术投入,可以建立老年人活动室,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三) 健全养老、医疗保障体制一是尽快建立惠普型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基本保障问题;二是低保政策应向农村老人倾斜,尽可能讲生活无着落或子女无力赡养的贫困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范围;三是完善医疗保障办法,对老年人再医保医药费报销上给予更多照顾,适当提高门诊医药费报销比例,减轻药费负担;四是适当提高高龄贫困老人的生活补贴标准体会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我深刻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情况,认识到我们应多多关注孤寡老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每一位老人是我们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