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延伸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观察.docx
6页网络延伸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观察 摘要:目的探究网络延伸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方法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共72例,3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36例实施网络延伸护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护理后疼痛评分、晨僵时长,研究组更优(P<0.05)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者实施网络延伸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关键词:网络延伸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质量;前言类风湿关节炎为慢性系统性疾病,主要为炎性滑膜炎,极易引起呼吸系统、心脏、多关节受累,继而诱发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骼疼痛,严重者出现骨折[1]类风湿关节炎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痛苦,需重视延续护理本文将以72例患者为对象,探究网络延伸护理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共72例,研究时间是2018年7月-2020年7月,分为参照组(36例)与研究组(36例)参照组,1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是32-73岁(48.96±4.51)。
研究组,1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是34-72岁(48.17±5.8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1.2 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的饮食、日常运动,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开展,并叮嘱患者按时用药给予研究组网络延伸护理: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由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资料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式延续护理内容,添加患者,成立群,分享疾病知识,并建立公众号,定期更新疾病知识有关文章,实施护理管理,内容如下:(1)健康教育,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讲述疾病知识,如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治疗方案、护理方案、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2)心理指导,与患者交流与沟通,了解其内心苦恼;积极干预患者不良情绪,通过播放音乐,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要求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支持3)指导患者饮食,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确保营养充足且均衡,禁食油腻、辛辣食物,戒烟戒酒4)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实施康复训练,以循序渐进作为原则1.3 观察指标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使用VAS量表评估;详细统计晨僵时间随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估,评估量表是SF-36量表。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对比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对于关节压痛、关节肿胀,研究组更优(P<0.05)详情如表1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X±S)组别n疼痛程度晨僵时间(min)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63.12±0.561.16±0.2512.36±3.1219.39±3.84参照组363.23±0.492.27±0.4612.52±3.4514.38±3.79T值/0.45835.37730.45325.4783P值/0.67120.00000.56730.0000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详情如表2表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X±S)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3670.53±4.2692.68±4.38参照组3670.28±4.3781.18±4.67T值/0.58336.1283P值/0.64840.00003 讨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关节结缔组织侵袭,累及各大器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患者在归家治疗中,因缺乏疾病知识,极易出现不积极参与治疗、自我管理情况差的现象,对预后效果十分不利。
网络延伸护理表示患者从医院转移至家庭时,护理与治疗也应当投放至家庭,采用方式追踪患者的治疗情况,监督与指导患者用药,进而改善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方案,即常规护理、网络延伸护理,结果显示,对于护理后疼痛评分、晨僵时长,研究组更优(P<0.05)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网络延伸护理,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睡眠等,促进恢复;科学用药,避免出现漏服、错服现象;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3]综上,类风湿性关节炎者实施网络延伸护理,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钟晓娜,李丹,秦沐婷. 网络延伸护理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0,49(8):760-762. [2]胡秋侠,李博,胡建云,等. 基于网络平台的延伸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3):58-60. [3]齐鸿飞. 网络互动平台的延伸护理服务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20,27(5):662-66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