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外国文学史复习提纲.doc
20页外国文学I复习提纲 第一章 知识要点: 古希腊文学发展四个时期以及各时期的主要成就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开端它的发展与古希腊社会的进程同步,各时期有其独特的成就 (1)荷马时代,主要是人民群众口头集体创作,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这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2)奴隶制形成时期,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古希腊抒情诗源于民歌,用于歌唱,并附有乐器伴奏,有笛歌和琴歌两类,涌现一批著名的抒情诗人,如萨福 寓言是民间流传的散文体作品,伊索寓言至今享有世界声誉 (3)古典时期,主要是雅典文学,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是古希腊文学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散文当时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文学样式,指的是哲学、历史著作和演说辞 文艺理论最重要的代表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4)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在中心转移至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希腊文学已届尾声,成就不大,较有影响的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是相对于古典时期的喜剧而言,主要以家庭生活和爱情为内容,代表作家米南德 田园诗又称牧歌,是描写牧人或农村生活的抒情短诗,后来成为欧洲诗坛的一种重要形式 希腊文学的重点是神话、史诗和戏剧 希腊神话的组成特点,主要神名。
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组成 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诸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日常活动、万物的形成及人类的起源等这部分神话主要反映古希腊人对宇宙的理解 神的谱系十二主神 英雄传说与希腊人祖先崇拜相联系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 希腊神话的特点: 神人同形同性 想象力,故事性,哲理性极强 “普罗米修斯造人”的神话,“潘多拉的盒子”的神话 荷马的两部史诗 古希腊流传下来最早的完整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相传是由公元前九至八世纪之间一位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所作,故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一直被视为古希腊文学的典范 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参考课本第18页) 希腊戏剧的起源 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仪式 希腊的酒神叫狄俄尼索斯 悲剧的前身是酒神颂歌(悲剧 tragedy,原意“山羊之歌”) 喜剧的前身是狂欢中的滑稽表演(喜剧 comedy,原意“狂欢之歌”) 希腊戏剧的产生发展与雅典奴隶主民主制有密切的关系 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作品, 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形成时期的悲剧诗人,文学史上称之为“悲剧之父”。
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悲剧诗人,他对悲剧艺术又有新的发展和贡献他尤其擅长结构艺术,因此被誉为“戏剧中的荷马”他的创作使希腊悲剧艺术臻于完善他的悲剧现存七部,其中《俄底浦斯王》被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欧里庇得斯(前485—前401)与索福克勒斯同时代,但他的创作反映的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提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广泛揭露现实矛盾,因而他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反映家庭问题的悲剧,取材于神话中关于伊阿宋的英雄传说 悲剧典范《俄底浦斯王》的矛盾冲突及命运观念 参考课本第27页 《俄底浦斯王》是一部典型的古希腊命运悲剧,取材与神话中忒拜系统的英雄传说 这部悲剧表现的是人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的冲突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了人对命运的抗争这种对个人独立精神的肯定和对命运不合理的怀疑,正是希腊精神的典型体现 《俄底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全剧情节复杂而结构巧妙它采用倒叙手法,一开场即形成悬念,通过层层的“发现”,解开矛盾,一环扣一环,逐步推向高潮,引发“突变”以致惊心动魄的结局。
主要喜剧诗人及作品 这时期的喜剧只有阿里斯托芬(前446—前395)留有完整的作品,他被称为“喜剧之父” 他的创作触及社会许多重大问题,以嬉笑怒骂的方式直接嘲讽当权者,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据传他写了44部喜剧,现存11部,其中著名的是《阿卡奈人》 古罗马作家贺拉斯、维吉尔的文学贡献 维吉尔(前70—前19)罗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他的创作继承发展了古希腊诗歌的传统,典型地说明了古罗马文学与希腊文学的关系,对后世欧洲文学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贺拉斯(前65—前8)是著名诗人,同时又是罗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其《诗艺》继承了亚里斯多德的文艺思想,又提出了“寓教于乐”的原则曾被后来17世纪欧洲作家所推崇 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要内容 参考课本第35页 史诗《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的代表作全诗12卷,一万多行,是按当时的罗马皇帝屋大维的旨意,花11年的心血写成的它依据罗马神话传说,以罗马祖先埃涅阿斯的英雄事迹为中心内容,追述罗马建国的光荣历史,歌颂罗马祖先建国创业的丰功伟绩 问题: 荷马史诗的思想认识价值 参考课本第21-22页 荷马史诗是西方叙事文学的典范,一直受到尊重,家喻户晓在古希腊被看作是生活的教科书,后世欧洲作家都从中汲取创作经验。
马克思曾经评价:荷马史诗“就某些方面说来,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意思一是荷马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社会的产物,它的永久魅力在于它艺术地反映了那个时代,而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二是它是经过世世代代人的千锤百炼,后世的个人创作就很难和它媲美 第二章 知识要点: 中世纪文学的历史范畴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封建时代,至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这段时期,历史上称为中世纪(Middle Ages) 而欧洲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从476年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5—11世纪),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中期(12—15世纪),封建社会兴盛时期; 晚期(15—17世纪中叶),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兴起时期 在欧洲文学史上,中世纪文学不包括最后一个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近代资产阶级文学已成为主流 欧洲中世纪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是基督教文化社会生活的一切都浸淫基督教精神,形成一种密不透风的宗教氛围 中世纪文学按性质所分的四种类型 欧洲中世纪文学按其性质分类,主要包括教会文学、英雄史诗和民间歌谣、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中世纪早期的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的不同特点,各自的主要作品。
史诗按时间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中期英雄史诗 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民间集体口头创作,反映封建化以前各民族的部落生活,歌颂部落英雄最早完整的作品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主人公体现了氏族社会人民理想的美德 中期史诗封建国家形成和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歌颂封建关系下人民理想的英雄,体现了人民要求清除封建内乱,实现国家统一的愿望其最有代表性的是法国的《罗兰之歌》其主要歌颂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骑士文学的概念,主要体裁及各自的内容 骑士文学是欧洲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中世纪世俗封建主文学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其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内容是讴歌骑士所谓“典雅的爱情”以“破晓歌”最有名 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传奇又译“罗曼”、“罗曼司”,romance)中心内容是骑士的冒险根据题材来源的不同有不同的系统其中以描写克尔特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故事组成的不列颠系统的作品数量最多,流传最广骑士文学为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打下了基础 城市文学的主要手法和最重要的作品《列那狐传奇》 (参考课本第51-53页) 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是中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而出现的反映市民生活和情趣的世俗文学它适用市民阶层的需要,也为中世纪文学增添了新的色彩。
城市文学大多为民间创作,主要揭露封建主和教会人士的恶德败行,也赞扬市民的智慧和才干,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其主要手法是讽刺主要形式有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和笑剧 讽刺叙事诗,法国的《列那狐传奇》是城市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 但丁《神曲》的构思、组成及其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神曲》是一部叙事长诗,是但丁一生探索和经验的总结,被认为是“中世纪的史诗” 1.情节和思想内容的二重性(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但丁原给这部作品定名为《喜剧》,后人表示崇敬,冠以“神圣的”一词中文译为《神曲》 《神曲》采用中世纪流行的梦幻文学形式,描述但丁自己神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所见所闻所感 全诗的情节充满寓意,内容丰富而复杂,表面上写的是“亡灵的境遇”,但着眼点是人,其主导思想是“人们在运用其自由选择的意志时,由于他们是善行或恶行,将得到善报或恶报”,即人应“弃恶从善”也就是通过这一思想,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的出路以及人类的前途诗中许多寓意性形象都是由这一基本思想所决定的 所以但丁幻游来世,实际上是对现世人生指明一条道路那就是个人和人类应当凭借理性和信仰,在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的考验,洗心革面,弃恶从善,走向光明幸福的理想境界。
很明显,这一主题,强调对宗教的信仰,是但丁头脑中旧思想的流露,但同时有肯定了人的理性,表现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所以本身带有矛盾性围绕这一主题,《神曲》既浸透了宗教意识,又展现了但丁对现世人生的审视,饱含生命热情新旧交替时代两种思想杂然并存,处于矛盾统一的状态,因而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即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的局限性和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进步性 《神曲》体现了中世纪文学的一些特点,但并不是一部宗教文学作品诗中所写的见闻大都取材于现实,而且广泛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其倾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要求,这些便构成其内容的主导方面,也使这一作品具有划时代进步意义,主要表现在: ① 广泛反映意大利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性; ② 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爱国精神; ③ 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推崇古代文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显示了新时代新思想的萌芽 《神曲》所具有的二重性,是但丁作为新旧交替时期思想二重性的体现,也是欧洲两种文化传统的矛盾在但丁身上的体现而《神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最先在中世纪文学中透露了新时代新思想的曙光 2.艺术特点 在艺术上,《神曲》同样体现了新旧时代艺术表现的二重性:既对中世纪艺术作了综合性的处理,又表现出近代文学新的艺术方法。
① 结构严密、匀称 ② 梦幻形式、象征手法 ③ 人物形象和场景描写真实具体 ④ 运用意大利民族语言 总的说来,《神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既是中世纪文学的总结,又是近代文学的序曲 第三章 知识要点: 人文主义文学的特征 其特征是: 1.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色彩,对封建意识、道德及教会的禁欲主义进行抨击,张扬人性,追求现世幸福; 2.摒弃了中世纪文学象征、梦幻手法,自觉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注重写实,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塑造人物典型,同时也包含歌颂人文主义理想的浪漫因素; 3.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创作,打破了教会制定的必须用拉丁文的陈规,不仅促进了各民族语言的统一,也使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人文主义文学在各国的成就 人文主义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后在西欧其他国家相继兴起,16至17世纪初在西班牙、英国达到高峰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的中心,但丁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先驱到14世纪下半期,在但丁的故乡佛罗伦萨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此后,意大利人文主义著名作家还有阿里奥斯托和塔索 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没有形成同一的国家,教会的统治导致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对德国文学作出贡献的是马丁·路德(1483—1546),他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袖,以改革宗教反现存教会。
他用德国人民的语言翻译《圣经》,奠定了德国文学语言的基础此外,这一时期德国的民间文学也不同程度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 法国在16世纪已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人文主义文学发展起来法国人文主义文学具有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七星诗社”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具有贵族倾向的人文主义文学团体由龙沙为首七位诗人组成他们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反对禁欲主义,主张建立统一的民族语言,但轻视民间语言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