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论文]郑观应研究综述3.doc
6页郑观应研究综述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和实业家其生平活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密 切柑关;英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外交、文学、教育、法学、新闻等诸多领域 曾对康梁、孙中山、毛泽东等人都产生过口大影响,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迄今出版、发 表了一大批有关研究郑观应生平和思想的专著、论文和资料本文拟对1949年以來郑观应 研究的概况,分门别类,进行简要的介绍,以期对进一步深化郑观应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一、 专著、文集1981年,夏东元出版了第一部研究郑观应的专著《郑观应》1996年,作者又在原书 基础上补充、修订成《郑观应》作者立足于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揭示出郑观应思想体系 和实践活动的历史进步意义作者指出,郑观应思想体系的核心是:欲攘外,亟须自强;欲 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徳,改良政治该书认为,郑观应把“攘外”作 为救国的头等大事,把“振工尚”作为富强的根基,把“速立宪法”作为达到富强的政治保 证这一思想体系,在19世纪下半期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作者运用历史学和 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经济形态变革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郑观应的思想发展脉络,进 而从郑观应的思想体系框架内探究其社会实践的动机和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线索将 郑观应的思想和活动穿联贯通,揭示历史人物性格演变的内在逻辑,论证了郑观应思想和实 践的历史进步性。
从血作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者,是揭示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的历史评价1997年,易惠莉出版了《郑观应 评传》,对郑观应的思想和生平,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和研究2000年,邓景滨出版了《实 业诗人第一家——郑观应诗歌研究》,为第一部专门硏究郑观应诗歌成就的著作文集方面,1982年和1988年,夏东元编辑出版了《郑观应集》上、下册,收录《救吋 揭要》、《易言》、《盛吐危言》、《南游日记》、《西行tl记》、《盛匸危言后编》、《罗浮待鹤山人 诗草》、《罗浮待鹤山房谈玄诗草》、《待鹤山人晚年纪念诗》、《香山郑慎馀堂待鹤老人嘱书》 等书该书收罗宏富、校勘精良,为研究郑观应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基础此外,尚有1995 年邓景滨编的《郑观应诗选》二、 郑观应生平与思想的综合研究1957年发表的王炳义的《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和1958年发表的王永康的《郑观应 其人及其思想》,是较早对郑观应生平与思想进行较全面研究的文章王炳义的文章指出, 作为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改良主义者,郑观应认为要使中国真止富强,必须进行变法维新 其改革方案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振兴商务”,进行"商战”,从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商 业出发。
经济上,主张实行保护贸易的关税政策,准许民间自办企业,并II要求朝廷加以保 护;发展机器工业;开采矿产,举办近代交通事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政治上,主张设立商 务公所,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学习西方议会制度和创立宪法;革除原有政治机 构的腐败、贪污、冗官太多等弊端在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也提出改革措施作者指出郑 观应的思想代表着自19壯纪60年代以后到戊戍变法以前改良主义的思想其思想的基本精 神是“主以中学(君主),辅以西学(立宪)”,是一种君主立宪论他提出变法维新的主张, 并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思想上的斗争,打击清政府的君主专制政体同吋在国难当头的时候, 他极力呼吁自强救国因此其改良主义思想具有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广大爱 国人民的要求,对以后的改良派产生一定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郑观应的思想也存 在着对封建统治的依赖、对淆国主义的幻想、理论上落后和复古主义”倾向等局限性王永 康的文章认为,郑观应是一个商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具有较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所以 他在经济上特别提出“商务”、’‘护商”和“商战”的主张,在政治上也强调议院政治的重要 性,他所反映的资产阶级要求是较同时代的人更为迫切的。
郑观应从中国儒家唯心思想体系 出发,提出“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实际上,就是要在政治上 维护封建传统,在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n这就是他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基本依据郑观应在经 济上,从振兴商务的角度出发,耍求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财政金融业,不但强调 商品流通,而口注意商品生产;在政治上,主张在中国实行议院政治;在外交上,主张依照 国际公法,修改或废除中国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文化教育上,主张改革科举 制度,推行实用教育与普及教育作者还分析了郑观应与顽固守旧派在经济上、政治上、体 用关系上的矛盾与斗争,强调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1964年,邵循正发表《论郑观应》一•文,对郑观应的生平活动和思想的若干问题作进 一步的探讨在郑观应与买办的关系上,通过比较郑观应与买办唐廷枢、徐润经历、思想的 异同,指出郑观应首先是一个爱国忧时,不满社会现状的封建知识分子他虽然寄身买办阶 层,但和-•般买办并不气味相投在郑观应和洋务派关系上,指出他们既存在合作共事,也 存在观点上鲜明的冲突关于郑观应向西方学习及英失败的问题,作者是认为《易言》和《盛 世危言》分别代表郑观应19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向西方学习的见解。
在《盛世危 言》中,郑观应主张更广泛地学习两方的“天学、地学、人学”,主张设立议院但甲午战 争以后,英思想FI趋保守他以中国民智未开,力主不可亟开议院,反映了改良主义者向外 国资产阶级学习的愈来愈没有出路作者还分析郑观应和盛宣怀集团分歧和合作关系,以及 这种关系对郑观应政治思想的迅速退化以至反动的影响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有关郑观应思想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夏东元连续发表《郑 观应思想发展论》、《论郑观应的一身四任一一再论郑观应》、《郑观应是揭开民主”与科 学”序幕的思想家》等文章,对郑观应的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郑观应思想发展 论》中,作者指出,郑观应思想的精髄,首先是他的变法救国和重点防俄;英次是注重兵战, 更注重商战作者还通过郑观应兴办企业所采取的形式,反映郑观应对常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有抵制的一面,也有依靠的一-面关于郑观应与盛宣怀的关系,作者认为山于两者在经济利 益上密切联系,因而在诸多政治、经济问题上,观点一致但山于郑观应毕竟是一个耍反对 侵略以救世为志并身休力行的思想家,故在实行立宪、设立议院等问题上,与盛宣怀又有分 岐对于郑观应不同时期的设议院行立宪主张的评价问题,作者指出甲午以后,郑观应主张 缓行立宪,这与康梁等人为了避免维新运动的阻力把设议院暂不提到口程的思潮以及迎合江 苏藩司邓华熙的意见有关。
Iflj 1900年郑观应又力主速行立宪,这周然与维护风雨飘摇的清 政府有关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郑观应的立宪以收民心,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论郑 观应的一身四任——再论郑观应》,通过对郑观应既是外国洋行的买办、乂是民族资本家和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并兼任洋务企业的重要职务等四种交叉身份的剖析,指出买办可以变 为自C的对立物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而民族资本家、改良主义者同洋务派也有着同一 性郑观应能从一个买办变为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主耍是山于他在青年时就有较为强 烈的爱国思想至于郑观应参与洋务运动,则是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参与洋务活动來实 现其富强救国的主张的作为主导血,郑观应是民族资本家和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是揭开 “民主”与“科学”序幕的思想家》则通过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求的勾勒, 以及郑观应“富强救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析,指出郑观应把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学 习西方科学技术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作为达到“富强救国”的两根杠杆这两根杠杆实际上 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的胚胎吕杰的《一部资产阶级的福音书一一郑观应和他的〈盛世危言〉》认为,郑观应的思想 包含:倡言商战以卫国,为本国资本主义辟路;学习外国经验,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主 张政治改革,为资产阶级争取参政权。
作者指出,郑观应的思想尽管有诸多的局限,但它対 摧毁封建顽周思想的堡垒,传播爱国主义,争取民主和社会进步,促进新生产关系的产生起 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在19世纪末的思想界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近代史上,郑观应的改 良主义思想闪耀着特有的光彩汪熙的《论郑观应》指出,就思想格局而言,郑观应继承了 鸦片战争以来有识之士的“变局”思想,主张以西学培养人才,否定以孔孟之道为基础的封 建科举制度;提倡议会政治,否定封建君主专制:鼓吹既学习西学的"长技”,也学习西方 的人文科学,包括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的政法制度,从而达到他的前辈和同辈所未能达到的认 识高度以这种体、用观为基石,郑观应提出了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那就是在君主立宪的 体制下的民富和国强关于郑观应与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关系,作者指出郑观应在戊戍变 法时期,对康梁的关系是冷淡的,其至有点敌意,证明他是立宪派的右翼辛亥革命前夕, 郑观应反对保路运动,说明他己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关于郑观应抵御外侮思想,作者认为郑 观应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对瓜分危机的估计,对淸廷投降政治的揭露以及抵抗外侮的政策建 议,是比较有远见、有胆识和中肯的他在这一方而的著述和活动启迪过很多人,不愧为强 调抵御外侮的爱国主义者。
关于郑观应与发展资本主义的关系,作者认为发展资本主义是他 的“民富”与"国强”的灵魂其最大功绩是向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进行猛烈的批 判与揭露,并提出了自C的方案,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呐喊开路他把发展中国的资本主 义同抵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问题直接联系起來,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国家生死 存亡的问题提出来,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称得上是鼓吹发展资木主义的理论家和实践家 此外,作者还对郑观应与盛宣怀的关系、郑观应的晚年际遇进行分析和介绍90年代以后,夏东元发表了《郑观应与中国近代化及其超前意识》,指出郑观应所处时 代的中国近代化,就是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來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并相应 地进行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改革,其中尤其是变封建专制为民主制即君主立宪议 会制的改革郑观应的思想不仅与此潮流相吻合,口有不少超前设想具体体现在集抵御外 侮、振工商、改良政治于一体的思想体系;突出“商战”的重要地位,主张“大开门户”, 兴办“万国公共商场胡波的《同光吋期郑观应民本思想初探》,认为郑观应的政治思想, 既具有民权民主思想的倾向,又带有浓厚的民本思想特征他不仅自觉地运用儒家民本思想 去解读西方民主政治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学说,1何且有意地借用民本思想的话语来为民主思想 在中国的传播和民主政制在中国的推行,保驾护航,指出议院、立宪、君民一休,是西方各 国富强之本,主张在中国设议院、行立宪、伸民权、实行君民共主。
民本思想既是他接受民 权认同民主的基础和衔接点,又是他迢求富强救国的精神助力,但同时还是他维护淸王朝专 制统治、抵制革命的借II,英思想认识水平一克停留在民本和民主之间姜义华的《郑观应 与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发端》,则通过郑观应《易言》和《盛世危言》所体现的思想主张的深 入分析,指出郑观应是近代中国最早全而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询驱贺立 华的《书生人格的现代转型——论郑观应的当代价值》从人格转型这一新角度切入,认为郑 观应的“商战”思想,首次打破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模式,将商品经济观念提升到“富国强兵” 的重耍地位;同时他又是’商战”出色的实践者,其行动本身对中国长于“务虚”“论道” 的书生人格具有大于话语启蒙的价值他的"君主立宪”、’‘设议院”等改革主张,矛头直指 封建专制独裁,英中的西学参照,打开了他出界性的文化视野,提升了他跃入工业文明的思 想境界;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传统文化思想底蕴深厚的人,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浸润了他 的人格精神,也给了他“商战”行动的智慧作者指出,郑观应是中国书生人格真正完成现 代转型的启蒙思想家和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