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后服务提质-要为教师排忧与赋能.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0975955
  • 上传时间:2022-1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8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后服务提质,要为教师排忧与赋能课后服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解决中小学生“放学早、 接送难、无人管”难题,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 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的重要举措教师是开展课后服务的核心力量, 直接影响着课后服务质量但是,自课后服务实施以来,教师身兼数“职”, 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被打破,学校如何应对这些新挑战,保障教师权益、 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质量课后服务师资队伍 呢?以“尊重”为底线解决教师参与的“后顾之忧”课后服务施行以来,在一些教师中认同感低,存在被剥夺感、排斥 情绪等问题实际上,深入推进课后服务必须以“尊重教师”为底线, 鼓励教师自觉自愿地投入课后服务工作尊重”意味着引导而非强制面对教师参与意愿弱、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参与 课后服务可能会造成角色冲突,难以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寻求平衡为此, 要以“排忧”为突破口,从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人 文关怀,帮助教师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激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意愿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本就存在的教师负担过重问题在进一步发挥负 面效应因而,要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意愿,学校还需要深入落实 “教师减负”工作,精减开会次数、缩短开会时间、变革开会形式、调 整开会时间段等,保障教师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有体力参与课后服务。

      同时,学校层面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建构具有人文性、个性化的 弹性工作制度体系,推行“调休”“弹性上下班” “教师轮流参与课后服 务”等制度,切实保障教师休息权,有效疏解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任务 重、时间长、压力大等难题,关爱教师生活质量,积极帮助教师在家庭 与工作中寻求平衡不少学校已在尝试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进行“时 间弥补”,实施“双减假”“自主休息券”“亲情假”“应急假”“恋爱假” 等制度,为教师“放心、安心”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创造了具有借鉴性的 经验尊重”还意味着认可、肯定与赞赏学校层面要创新激励手段,形成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的长远机制 遵循补偿性原那么和激励性原那么,学校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机制构建:一是 可以按照服务时间、学生人数,给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相应的劳 务报酬,提升教师的物质满足感;二是可以在荣誉评定、表彰奖励等方 面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加分项”;三是实施“特惠”奖励 制度,为积极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提供适当的观摩学习、休闲放松的机 会等,让课后服务充满爱意、更有温度,进而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 积极性、价值感、幸福感以“开源”为突破口多渠道分解教师工作压力人少任务多,一方面要提高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和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在“开源”上下功夫,逐渐形成学校课后服务的成熟运作模式。

      首先,加大教育人力资源经费投入力度,适当提高中小学生师比, 努力配足、配齐教师,加强优质师资供给,缓解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负担 重的问题,为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供空间;要适当增加音体美劳专任教 师编制总量,优化教师队伍,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 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创设条件;还要创新教师编制管理理念, 积极建构教师编制动态统筹机制,加强市域内教师资源流动,确保师资 流动与生源变动相适应,有效防止生源剧增造成教师课后服务负担过重 问题其次,积极创新课后服务形式,把基本托管与个性化开展有机结合, “分时、分类”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开发“1+X”课程模式,在让课后 服务更全面优质的同时分解教师负担如合肥市将课后服务分为“普惠 托管”和“个性化课程”:“普惠托管”由本校教职工负责;“个性化课 程”那么与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合作,聘请专业性强的人才负责还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政府财政补贴、合理收取课后服务费用等方式, 激活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力量积极参与,聘请具备资质的民 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鼓励志愿者、在校大学生等群体多渠 道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帮助教师分担局部工作有的学校还将每周三定 为“无作业日”,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的形式尝试自我教育。

      以“赋能”为着力点提升教师胜任课后服务的能力课后服务的定位不同于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不是要讲新课,而是要 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与答疑;课 后服务不单关注学业,更关注发现学生潜能,拓展学习空间,在校内探 索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因此,作为一项教育性工作,课后服务兼具看 护功能、平安保障功能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开展等多重功能对教师来说,这些工作内容是新的、陌生的一方面要求教师自己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时间,积极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教学 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更需要学校从更高站位上,从更广阔的 视野中,从更多的组织管理手段上去为教师课后服务能力提升“赋能”一是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培训活动在育人理念上,重申“人本主义 教育观”,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课后服务活动的“独特性”价值,尊重学 生主体地位,将深化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健康自由成长结合起来在情 感上,接纳每个参与课后服务活动的学生,并与之建立积极的情感关联 在行动上,能够关爱和尊重所有学生,负责任地回应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开展需求,拒绝歧视、排斥、贬低任何学生二是积极开展教师之间的对话与合作,通过集中讨论、小组交流等 活动,及时掌握学情,了解作业布置差异,洞悉作业难易程度,灵活运 用集体讲解、个别等方式,切实提高作业能力,增强自我参与 课后服务工作的胜任能力。

      三是定期组织召开课后服务工作总结会,引导教师学会主动反思, 及时发现并解决课后服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增强教师课后服务 工作能力,建设一支高质量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师资队伍,推动课后服 务迈向新高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