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自然地理情况.pdf
3页1.1 自然地理概况1.1.1 地理位置 庆城县位于甘肃东部,庆阳市腹地、泾河上游,界于东经107°16′ 32“至 108° 05′49“,北纬 35°42′ 29“至 36°17′22“之间,东西长约70km,南北宽 56 km,东邻合水县,西濒黑河与镇原县相望,南和西峰区毗邻,北和环县、华池县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辖驿马镇、马岭镇、玄马镇、卅铺镇、庆城镇、白马乡、赤城乡、高楼乡、南庄乡、桐川乡、土桥乡、蔡口集乡、太白梁乡、翟家河乡、蔡家庙乡、熊家庙办事处、葛崾岘办事处等5 镇 10 乡 2 个办事处1.1.2 地形地貌庆城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边沿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在1011-1623m 之间,由于数千年地表径流切割和水土流失的结果,形成了树枝状原沟相间的地貌基本轮廓县境内除驿马、白马、赤城、高楼等乡有部分较宽塬面外,其余塬面支离破碎,川道狭小,山区梁峁起伏,岘掌曲伏缠绵,沟壑纵横,复杂万变,呈残塬沟壑与丘陵沟壑地貌类型,行政面积403.5 万亩,本次二类调查面积397.65 万亩按地貌特征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即南部塬区、东北部残塬河谷区、西北部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为81.21 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 3.3 亩。
塬面面积35.92 万亩1.1.3 水系庆城县河流总属泾河流域,有马莲河和蒲河两条支流,东北部有柔远河与环江,两河在县城南汇合后为马莲河; 西边有大黑河与小黑河,在太白梁尖汇合后流入蒲河,至本县南端出境这六条大河,流向从北向南,主河段共长200 多 km,县内有较大支沟10 条,即纸房沟、马岭东沟、野狐沟、辛家沟、蔡家庙沟、刘八沟、教子川、冉河川、太乐沟、赵家川等长一公里以上的沟1375 条,其中有常流水沟608 条沟壑总长度3292.5km,沟壑密度为1.25km/k ㎡年平均径流量深32.8mm,年径流总量5.71 亿立方米,过境流量4.51 亿立方米,自产流量1.2 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2.677 万 t,侵蚀模数为7803t/k ㎡地下水天然资源为8835万立方米/年, 可开采资源 3258 万立方米/年 一般深度 40-100m,最深可达 150m1.1.4 气候条件庆城县气候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因地处季风边缘地带的大陆腹部,受季风影响, 冬半年多西北风,夏半年多东南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热而短促,春秋两季为过渡季节,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7.8-9.6℃,气温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
年均无霜期169 天,最长 204 天,最短 110 天年平均降水量537.4mm ,年变化幅度在312-948mm 之间, 降水分布自北向南递增全年蒸发量1478.6-1692.1mm ,相当于年降水量的2.7 倍,最多年份的蒸发量可达1805.7mm ,相当于该年总降水量的3.8倍最少年份的蒸发量只有987.4mm;但也相当于该年总降水量的1.2 倍相对湿度介于30-92%之间, 年湿润度K 值为 0.5666,干燥度多年平均为1.16,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2444.8 小时,占应照时数的55%,历年变化幅度在2719.6-2066.2 小时之内庆城县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山洪、霜冻、干热风、沙尘暴、冰雹、病虫害等,尤其是严重的干旱和水土流失是当前庆城县发展农牧业生产的主要威胁,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步伐1.1.5 土壤条件县域山川塬皆有,土质良好, 土层深厚 全县土壤总体可分4 个土类, 5 个亚类, 3 个土属,29 个土种主要以黑垆土(占总土地面积的21.2%)和黄绵土(占总土地面积的70.7%)为主,其它土类占总土地面积的8.1%土壤养分一般,有机质含量低、呈现氮、磷缺、钾有余的现状,土壤呈微碱性,PH 值在 7.1-7.5 之间。
1.1.6 植被状况 县境内天然植被组成简单,分布稀少多为灌木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小,分布不均,覆盖度多在 40%- 60%之间,植物种类有400 余种,其中:(1)草本药用植物:草本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柴胡、野百合、冬花、败浆草、知母、远志、野菊花、茵陈蒿等82 种2)天然牧草:天然牧草有冰草、索草、白草、茭蒿、麻蒿、蒲公英、大针蒿、狗尾巴草、猫尾草、鹅冠草、披碱草、小叶锦鸡儿、野决明等43 科, 219 种3)天然灌木:灌木有狼牙刺、沙棘、扁核木、枸杞、文冠果、紫丁香、野芍药、互叶醉鱼草、 柽柳、 胡枝子、 柠条、 黄蔷薇、 山毛桃、 樱桃等 19 科,26 属,93 种;乔木有河北杨、山杨、小叶杨、山榆、杜梨、山楂、酸枣、山定子等28 科, 45 属, 356 种灌木仅见零星团块状分布,乔木多为散生木4)乔木:人工栽培的乔木:人工栽培的树种,乔木主要有刺槐、山杏、杨树、油松、侧柏、中槐、白榆、 旱柳、 臭椿、楸树、桐树、 合欢、 银杏、刺柏、龙柏、 云杉、 核桃、山楂、苹果、梨、桃、杏、李、枣、柿、桑等5)人工栽培的灌木: ;灌木主要有沙棘、柠条、丁香、葡萄、樱桃等6)种植的牧草:种植的牧草主要有燕麦、草木樨、苜蓿、沙打旺、红豆草等。
7)农作物: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春麦、高粱、谷子、糜子、荞麦、油菜籽、胡麻、荏、土豆、红芋、豆类及蔬菜1.1.7 野生动物我县生态环境惨遭破坏,保留的动物资源比较单纯,多属于半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群落主要的野生动物资源有54 科, 100 多种其中鱼类有鲤鱼、草鱼、后鳍条鳅等10 多种,两栖类有芮氏蟾蜍、黑斑蛙、中国林蛙、大蟾蜍等4 种,爬行类有鳖、壁虎、虎斑游蛇等6种;鸟类有苍鹭、夜莺、鸥、杜鹃、蓝翡翠、大斑啄木鸟、灰头啄木鸟、凤头百灵、喜鹊、红嘴山鸦、乌鸦、树麻鹊、大山雀、金雕、雉鸡、石鸡、斑翅山鹑、绿头鸭、家燕、红隼等34 科 58 种,兽类主要由北方蝙蝠、蒙古兔、草兔、黄鼠、花鼠、灰仓鼠、中华鼢鼠、狼、赤狐、狗獾、石貂、小家鼠等10 科 20 多种1.2 社会经济条件(待最新的统计年鉴数据公布后更新)庆城县由原庆阳县、古庆州而得名, 是古代周的发祥地,经营农牧业的历史悠久全县共辖5 镇 10 乡 2 个办事处, 166 个行政村, 1053 个自然村 全县 2010 年年末总户数5.59 万户,总人口 31.93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8 万人,农业人口 24.25 万人,农村劳动力12.57 万个。
全县 2010 年生产总值(现价)893700 万元,工业总产值660235.8 万元 ,农业总产值(不变价)233464.2 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 农业产值101113.8 万元,林业总产值120317.5 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1986.37 万元,渔业总产值46.49 万元全县粮食总产量99252.36 吨林业产值占 GDP的 2.19%目前,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据调查推算2010 年,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850 元,较上年净增150 元,增长 8%,其中来自林业的收入年人均80 元左右全县辖区共有职工11072 人,人均年工资总额31000 元,同比增长12.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0933 元,较上年净增403.1 元,增长8.72%县内 211 国道纵贯南北,309 国道横穿东西,庆西公路宽阔顺畅,联通了各方要道县内公路形成了蜘蛛网状,乡乡通上了柏油路,村村通上沙石路,可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庆城县电力资源主要来源于刘家峡大电网,电力充足,所有乡、村已全部通电,农户通电率达到了99.7%项目区户户全部通电,对项目实施和开发十分有利。
1.3 产业发展概况2010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3361.59 万公斤,人均产粮418.5 公斤,拥有各类大牲畜6.28 万头,同比下降 0.32%;小牲畜 14.83 万头(只) ,同比下降14.81%;蜂 5437 箱,同比增长3.76%2010 年全年实施工业项目67 个, 完成投资30000 万元,同比增长 50.3%, 其中新办27 户,完成投资 15400 万元, 增长 95%利用油田闲置资产新办的伊佳博新型建材、兴庆钻井,围绕油田钻采服务创办的鑫昕机械维修、铭辰物资供应,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创办的大运环保,酒卫阳光等企业,为我们今后工业发展探索了路子,指明了方向 进一步明确了两个园区的发展定位, 争取到了省市的政策支持,驿马园区完成总体规划,启动了核心区路网建设,西川园区接管了一批闲置资产,加强了管护力量, 正在抓紧制定发展规划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全力支持油田开发建设,境内原油产量达到114.2 万吨,新增20 万吨,企地协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马岭下面找马岭”项目的实施,为我们发展石油配套工业带来了新的机遇2010 全县农牧渔业总产值89157.51 万元 ,其中农业15186.81 万元 ,林业615.3 万元 ,牧业9525.00 万元 ,渔业 30.40 万元 ,农业服务业3800.00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