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等值线专题复习.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37032740
  • 上传时间:2023-04-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等值线专题复习1.[2013年安徽文综,34(2)]如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2.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省P县(图中面积最大者)城镇和水系分布示意图P县境内最高海拔为1 050米,最低海拔为24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P县的地形地势特征2)P县在南、西、北三面与邻县的界线划分依据是什么?这种现状对P县经济的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3)P县的北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为发展经济,规划一条由县城(M地)通往北部地区的公路,把规划线路画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并说明线路布局理由4)若要开发水能,就要建设水库对水库大坝选址方案的确认,你认为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信息资料?3.[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6(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2011年福建文综,10~12)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4~6题: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5.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6.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7.(2013年四川文综)图1和图2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选择图1和图2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2)据图1和图2,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8.(2011年浙江文综,11)读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9.(2012北京海淀区期末)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回答问题:(1)比较说明甲、乙两地风的不同特点。

      2) 图中B、C两处实际存在锋面的是哪一处,请说明判断的理由10.(2012杭州一模)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 原因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 并分析其原因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11.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1)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状况,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比较说明C、D两地区地质活动和地形特征的异同点。(3)比较①、②两处海水性质的差异。(3) 比较①、②两地渔场形成条件的差异?12.下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潜水海拔高度相等点的连线),等高距均是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等高线及潜水位线可得出的正确判断为( )A.河流流向为↖ B.潜水补给河流 C.河流处于洪水期 D.河流东岸水深岸陡(2)图中甲处水井的井口至水面的深度可能为( )A.3米 B.5米 C.8米 D.10米等值线专题复习题参考答案1.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2.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2)分水岭(地形)限制了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等3)如图虚线所示理由:沿河谷修建,地形较平坦,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建设投资较省;地方性(省级)公路,尽量连接乡镇等居民点,以方便居民生产、生活需要3. 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4. C 5. D 6. A7. (1)图1: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图2: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8. C9. (1)甲地为偏南风,风力小,温暖湿润;乙地为偏北风,风力大,寒冷干燥。

      2)B处B处位于低压槽,南北两侧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而C处位于高压脊,气流向外围辐散、不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10. (1)26~28 ℃(小于28 ℃,大于26 ℃) 地势高(武夷山),气温低,相邻等温线温度差为2 ℃2)丙地气温高,乙地气温低原因:丙地离海洋近,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偏高;武夷山对冬季风(西北风)有阻挡(削弱)作用,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地相反)(3)丁地为河谷(汉江)地形,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丁地气温偏高11. :(1)B地降水量多于A地,因为A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地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较少;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全年多雨;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作用明显。(2)共同点:地质活动上C、D两地区均位于板块边界地带(或均为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不同点:C地,形成岛弧——海沟,D地,形成海岸山脉。 (3)①地海水的温度较低,盐度较低②地海水的温度较高、盐度较高。(4)①地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海水搅动,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②地位于寒流经过的地区,有上升流。12. c b。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