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合款”与“款约法”.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07903757
  • 上传时间:2019-10-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合款”与“款约法” --黔湘桂边界侗族区域社会的款组织及其“立法”活动 徐 晓 光 (凯里学院,贵州,凯里556000) 摘 要:侗族历史上曾建立有一种以地域为纽带的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的地方联盟――“款组织”,它有较强的地域性,通过它形成了形成了侗族传统社区政务、经济、法律和军事联盟等性质的民间自治联防组织和社会机制所谓“款组织”包括小款、大款和大款联合,不同层次的“款组织”都订立有自己范围内行用的“款约法”,这是在平等自愿基础上通过“盟约”立款建立的侗族独特的民间法制度本文通过现存有黔东南从江、黎平、三穗、锦屏、天柱等县的“款约法”资料,分析款组织的范围、“立法”活动及“款约法”的内容 关键词:侗族 款 团款 合款 “款约法”“大款联合” 一侗族社会组织的“款”(kuan)为研究者所熟知,直到今天侗族人都还在地域界限和社区归属上认同侗款的传统划分,如“六洞地区”、“二千九地区”等等。

      侗款有很悠久的历史,大概产生于侗族历史上的部落联盟时期大约在唐代,在侗族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叫做“款”的民主自治组织,这种组织经常集会的地方称为“款坪”,也叫“款场”,现在在黔东南三穗县还有叫“款场”的乡,是过去该地侗族人民“聚款”的地方历史上,黔湘桂边区的侗族村寨不可胜数,但村寨只是侗族社会组织的细胞,并不是“款”,村寨与村寨因为某种目的结成联盟,订立“盟约”才叫“款”,联合的过程以及共同的行动叫“合款”或“联款,共同订立的“盟约”叫“款约法”,其法律形式整体上叫“侗款”合款”开始有几个或十几个地域相邻的自然村寨组成“小款”,然后逐渐扩大,形成“大款”和“大款联合”明代刘钦《渠阳边防考》说:“其曰峒(侗)蛮者,……皆从古无大豪长,或千人团哗,百人合款,纷纷籍藉,不相兼统,……徒以盟诅要约,终无法制相縻,”真实地反映了宋朝时侗族款组织情况由于历史上侗族地区的交通极为不便,支系较多,分布较广,迁徙也比较频繁,始终没有形成地方性的民族政权,分散而无统一的权力管辖,处于一种没有国家法制管辖的状态侗族习惯上把大款叫“团款”,也可以单叫“团”,参加大款联合会议的一般都有上千人,这里说的“合款”是指小款组织,它的联合会议一般也有上百人。

      款有“盟誓”和“条约”之意盟誓”指的是结盟和发誓,这是一种具有习惯法性质的法律约束形式,是各民族早期习惯法的渊源之一盟誓”在我国古代部落联盟和诸侯割据情况下经常使用,在中央政权建立后,国家常采取这种方法与地方势力较强的民族进行盟誓侗族“合款”的重要内容也是订立“盟诅要约”,“合款”是为了某种共同的利益和共同防御外敌,防御盗贼等目的结成盟约,并通过“歃血为盟”的仪式,要求会盟各村寨共同遵守,不得违反1、“小款”有多小? 资料显示,民国以前贵州从江县境内的丙妹、平毫、平瑞三寨约九百户为一小款;板娘、八町、弄盆、歹背等寨约七百户为一小款;大榕洞、小呆、围里、小榕洞、上乐等寨约一千三百户又为一小款;谷洞、高纤、银潭等寨约一千二百户为一小款;高平、流架等寨约一千七百户为一小款;占里、富中、驼里等寨约五百户为一小款;高增、岜扒、小黄等寨约一千五百户为一小款在“小款”中也有大小之分,宋代文献里“款”又叫做“门款”,即“联防武装”之意宋人朱辅《溪蛮丛笑》称:侗人“彼此相结,血叫誓,缓急相救,名曰门款”;宋洪迈《渠阳蛮俗》说:“田丁之居,峭岩重阜,大率无(五)十家之聚遇仇杀,则立栅布棘以受之,各有门款。

      门款犹言伍籍也”由此可见,从50户到2000户以内均为“小款”小款不论多小,哪怕只有几个村寨也可以通过合款订立款约法,典型的如黎平纪堂、登江、弄邦、朝洞四寨于光绪十八年七月初八日众等同立的《永世芳规》就是六洞大款中四寨所组成的小款自己订立的“条规”新塘《永世芳规碑》如下:盖设禁碑流传,以挽颓风而同款古道事:照得人有善恶之悬殊,例有轻重之各异故效朝廷制律,以平四海而安九州□野□条,以和宗族而睦乡里因此始得公共酌议,即将此冠婚丧祭之礼,吉凶富嘉之义,一一以定其而无移,又将放僻邪侈之类,奸宄背逆之流,在在以深其禁而有□不特此也,且严内攘室家,资财货物,外盗田园鱼谷蔬果,并杉茶竹笋古树山林,不准斧斤妄伐而偷禾谷薪柴,养牲六畜不许乱食而窃自今定碑以后,咸欲制事,以义制心,以花以格,非心而再臻于盛世,则士食旧德,农服先畴,工而居市,商也贸易,俾我等人,人各安于本份,户户讲义而型(行)仁此善果虽微,岂非千古不朽,章程未尽修斋,明列条规于后议衙门一切公务,应宜同心即办,不可违误半途盗窃,要齐团送官治罪翻田串磕 一切等事,罚钱十二千文千偷窃牛马货物,田鱼、禾谷一切,罚钱八百文窝主客留匪类,罚钱十二千文赌博烂棍罚钱十二千文,违者送官治罪。

      砍伐古树竹笋,罚钱三千文偷杉、茶、木柴、棉花一切,每项罚钱八千八百文攘摸鸡狗罚钱一千二百文偷窃蔬菜罚钱一千二百文通奸事罚银四两,猪肉七十二斤,酒十二斤好事妄讼罚钱十二千文拐夫罚银廿四两,前夫听去,现规()归后夫全退,又赔猪肉七十二斤,鱼十五斤,酒廿四斤,并房族猪肉一百斤婚未过门者,男弃女嫌,二同规(定),(罚)银七钱,(棉)花二斤,织布一匹,春夏(棉)花织(布)折钱, 男六百文,女三百文,秋冬概不准折婚已过门者,男弃女嫌,二同规(定),(罚)银一两六,(棉)花(织)布同上婚已得(纺)车、被(子)者,男弃女嫌,规银男十二两,女七两,棉)花(织)布同上--婚久年生育者,男弃规银十四两,禾十二把,酒廿四斤,草鱼十五斤,白口银五百文,猪肉五斤,熟饭卅斤婚婊妻者,要自动凭媒言定,女嫌规银六两,猪肉七十二斤,酒二十四斤,草鱼十五斤,男弃无规女诬赖登门,男弃规银五两整,别无规夫故妻出,银四两,白口银五百文,熟饭卅斤,猪肉五斤,女(大区)要凭二房,先有过秤多少后同退,妄言不准父母临丧,饭布五包,酸鱼五吊(条),父归女婿,母归娘家 至送丧猪肉十斤,饭五包,鱼五吊 ——女婿犯,赔岳父礼,猪肉五十二斤,酒十二斤。

      ——丧岳父母者,婿之綯郎,酒饭倘后,女嫌赔钱一千二百文,婿之吊丧礼钱全退,或二三,女谁嫌谁赔——妄开砍禁山,公罚钱八千八百文,复谢龙在外以上等条倘有违抗不遵者,公罚钱十二千文,各宜凛遵 光绪十八年七月初八日 众等同立 纪堂、登江、弄邦、朝洞寨如黎平黄冈《立禁款禁》,订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该法只有13个村寨联合订立,是针对盗窃、抢夺等犯罪行为的,具体要求和处罚也只有三、四项,但仍属于“款约法”中的“禁款”内容如下:今天下承平日久,屯寨杂处,女织男耕,熙熙攘攘,均沾皇恩升平之世无如数年来,有无知之棍徒,约齐两三人,一入其寨,或偷牛盗禾,或挖墙穿壁,或盗鸡鸭,或盗猪羊,受害无休,兹我众寨商议,立禁款禁,以安地方事:如有偷盗,拿获查收者,通历(游示众寨),绑捆款上,立即打死,一不许赴官,二不许私兇,三不许隐匿抗违如有三条查(之)一,同治罪此立款禁 竹坪:善法、干赏、老命 薪洞:田看、今太、岑宇 岩洞:艮(银)共,才[]、朝干。

      朋岩:王仲仁、朱德如述洞:华倒 已炭:世川同关:香挽 寨拱:才通平吝:今敖迷洞:吴老铁 四寨:吴松楼 石里(坑)洞:吴跟[] 山洞:吴法良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初五 十三寨 同立 禁2、“大款”有多大?前面列举的从江各小款以其共同的“斗牛场”(牛塘)八〖HT6,5〗孑〖KG-*1/3〗子〖HT5〗为中心联成一个大款其范围以八孑子(一字)为中心,东到高增二十华里,西到大榕洞十华里,南到丙梅十华里,北到银潭六华里总面积约四百八十平方里八孑子就是这个大款的“款坪”(也有的地方称为“洞”)大款”是较大规模的村寨联盟,至少由相邻数十个大小村寨组成,由于村寨众多,不好计算,便以小款合款的款坪来计算,有的大款由数个、数十个款坪组成黔湘桂边界的侗族地区直到1949年仍保留着大款组织,共有“十三款坪”据一些老人回忆,民国以前黔湘桂三省的通首、黎平、从江、三江、龙胜这几个县的侗族共有13个大款。

      由此可见,“千人团哗,百人合款”的记载说明了“大款”、“小款”的区分大款也根据其组成的不同区域分成各个部分高增寨过去属于“二千九款”的范围,“二千九”就是说有二千九百户的一片广阔地区的若干个村寨组成的村寨联盟,它是地域性的“大款”,该款分为上九百、中九百、下九百(河边)三个部分,其中中九百就包括高增乡各寨,丙妹镇的峦里、岑报(苗族)以及与占里为邻的托里这和前文提到的高增、岜扒、小黄等寨组成的小款范围大体相合现在从江县增冲、信地等地仍然可找到这种大款的典型形态,这一带在历史上被称作“九洞款”,该款由上半款和下半款组成,上半款当地人称之为“上千二”就是说有1200户,下半款称之为“下九百”,由900户组成,全款号称2100户,这便是大款规模的款了增冲等寨就在“下九百”之中因为他们的活动中心在往洞平寨,该寨又叫平楼寨,所以也叫“平楼款堂”,平楼不仅处于九洞中心,而且有较为宽阔的田坝,便于举行大型的群众活动在清代以前,九洞既是基层行政单位,又是其管辖下的各寨的联合组织,也是一个地域范围的“大款”近代黔东南北部侗族地区类似于大款组织的以“注溪十八寨联款”最为出名,它是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县北侗社会的一个款组织,参加的村寨包括现今注溪乡的上注溪、下注溪及蓝田镇碧雅、凤阿、塘涧、闪溪、贡溪、三岔塘、两岔等较大侗族村寨,大小计20余个,这可能也是北侗地区最小的“大款”了。

      注溪十八寨联款”曾在抵御外盗抢劫、维护地方社会治安、保护民众生产等方面曾长期起过重要作用 当时注溪、蓝田自然灾害频仍,民生凋敝;加上地方不靖,匪患猖撅,为了保障本族民众利益,让族内民众安心农事,平稳生活,必须有较大的村寨联盟才能保境安民,而一姓或一寨是无力抵御外来武装势力侵扰的,于是村寨之间结成地方联盟该款组织还在蒲溪、塘涧、碧雅之间的山坳上设三个哨所,日夜轮流值班守望,有警即鸣枪为号,各寨鸣锣聚众,寨老带队出发大款组织具有浓厚的地方自治武装性质,对维护地方治安曾起到积极的作用,每当境外土匪抢劫十八寨时,因有联款防御,多数村寨幸免于难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春,湖南芷江匪首蒲光翠率数百名武装土匪经常滋扰该县北部边界,天柱县保警队屡攻不下,致使匪焰嚣张一次,蒲匪由关坪村进掳十八寨时,各寨迅速集中力量联款抵御,一时各寨要道、山头布满人群,吆喝声、呐喊声响成一片,蒲匪只好向湖南逃遁 3、什么是“大款联合”? 侗族“大款联合”相当于部落联盟,若干大款联盟组成“大款联合”以前贵州黎平、从江和广西三江交界的水口、高岩等六洞地方称为“四脚牛”,因合款杀牛后分牛的四只脚,将其分给四个寨而得名。

      清光绪年间曾经爆发“四脚牛”农民起义起义军在侗族首领石大力、黑大汉领导下,以款组织的形式“聚党万余人,袭破下江厅,连陷永从县,并焚掠丙妹、洪州暨湖南通道之播阳所,凶焰号鸟张,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