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零 件 图.doc
23页第九章 零 件 图表达零件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机械图样主要有零件图和装配图本章主要介绍零件图的具体内容、绘制与识读:第一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一、零件图的作用机器或部件是由零件装配成的如下图所示的齿轮泵是用于供油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它是由一般零件(泵体、泵盖等)、传动零件(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轴)和标准件(螺钉、螺母、垫圈等)装配起来的:制造机器或部件必须先依照零件图制造零件齿轮泵轴测装配图零件图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重要技术文件,它反映了设计者的意图,表达丁对零件的要求(包括对零件的结构要求和制造工艺的可能性、合理性要求等),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二、零件图的内容下图是齿轮泵中的主动齿轮轴零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作为零件图一般应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视图 用一组图形(包括各种表达方法)准确、清楚和简便地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如图所示的主动齿轮轴,用一个基本视图、一个断面图和两个局部放大图表达了该零件的结构形状2、尺寸 正确、齐全、清晰、合理地标注出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及其相对位置尺寸,即提供制造和检验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3、技术要求 将制造零件应达到的质量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热处理及表面镀、涂处理等),用一些规定的代(符)号、数字、字母或文字,准确、简明地表示出来。
不便用代(符)号标注在图中的技术要求,可用文字注写在标题栏的上方或左方4、标题栏 标题栏在图样的右下角,应按标准格式画出,用以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图样的编号、比例及设计、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名、日期等第二节 零件的构形过程及要求1.知识点(1)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2)零件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2.教学设计介绍零件的工艺结构要结合画图,保证在作图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这些结构的特点,正确的画图利用课件和模型先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结合学生的作图进行分析3.课前准备准备带有特殊结构的零件各一个4 .教学内容一、零件构形的功能要求零件的形状取决于它在机器中的功能以及与其他零件的依存关系如p195-196,箱体的各功能结构的形成过程二、零件构形的工艺要求(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1、拔模斜度用铸造的方法制造零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砂型中取出木模,一般沿木模拔模方向做成约1:20的斜度,叫做拔模斜度铸造零件的拔模斜度较小时,在图中可不画、不注,必要时可在技术要求中说明斜度较大时,则要画出和标注出斜度2、铸造圆角为了便于铸件造型时拔模,防止铁水冲坏转角处、冷却时产生缩孔和裂缝,将铸件的转角处制成圆角,这种圆角称为铸造圆角。
铸造圆角半径一般取壁厚的0.2~0.4倍,尺寸在技术要求中统一注明,在图上一般不标注铸造圆角3、铸件壁厚用铸造方法制造零件的毛坯时,为了避免浇注后零件各部分因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纹,铸件的壁厚应保持均匀或逐渐过渡4、过渡线铸件及锻件两表面相交时,表面交线因圆角而使其模糊不清,为了方便读图,画图时两表面交线仍按原位置画出,但交线的两端空出不与轮廓线的圆角相交,此交线称为过渡线二)零件切削加工的工艺结构1、倒角和倒圆为了去除零件加工表面的毛刺、锐边和便于装配,在轴或孔的端部一般加工与水平方向成45ο、30ο、60ο倒角45ο倒角注成C×45ο形式,其它角度的倒角应分别注出倒角宽度C和角度为了避免阶梯轴轴肩的根部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纹,在轴肩处加工成圆角过渡,称为倒圆倒角尺寸系列及孔、轴直径与倒角值的大小关系可查阅GB6403.4—86;圆角查阅GB6403.4—862、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零件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螺纹和磨削),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被加工表面完全加工,常常在零件的待加工面的末端,加工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图中b表示退刀槽的宽度;φ表示退刀槽的直径退刀槽查阅GB/T3—1997,砂轮越程槽查阅GB6403.5—86。
3、凸台和凹坑为使配合面接触良好,并减少切削加工面积,应将接触部位制成凸台或凹坑等结构4、钻孔结构 用钻头钻盲孔时,在底部有一个120ο的锥角钻孔深度指的是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角在阶梯形钻孔的过渡处,也存在锥角120ο的圆台对于斜孔、曲面上的孔,为使钻头与钻孔端面垂直,应制成与钻头垂直的凸台或凹坑第三节 零件的视图选择零件的视图选择,是在考虑便于作图和看图的前提下,确定一组图形把零件的结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力求绘图简便零件的视图选择(或者说表达方案的确定),包括:(1)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2) 视图的选择; (3) 其他视图的选择一、零件视图表达方案的确定(一)主视图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主视图是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一组图形中最主要的视图,而且画图和看图也通常先从主视图开始,主视图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其他视图的选择、配置和看图、画图是否方便,甚至也影响到图幅能否合理利用因此,应首先选好主视图1、主视图投影方向的选择 GB/T17451—1998中指出,表示零件信息量最多的那个视图应作为主视图,通常是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或安装位置这就是说,首先主视投射方向应满足这一总原则,即应以反映零件的信息量最大,能较明显地反映出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那个投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简称为“大信息量原则”或“特征性原则”。
如图9-16所示的轴,按1、2投射方向与按3投射方向所得到的视图相比较,1投射方向反映的信息量为大,形状特征明显因此,应以1投射方向所得到的那一视图作为主视图这是必须首先满足的原则2、零件相对于投影面的配置 主视图其投射方向确定后,零件主视图其方位仍没有完全被确定,例如图9-17所示的轴主视图安放方位,依不同类型零件及其图样的着眼点而定,一般有两种原则,即“加工位置原则”或“工作位置(安装位置)原则” (1)加工位置原则 是指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的装夹位置主视图方位与零件主要加工工序中的加工位置相一致,便于看图、加工和检测尺寸因此,对于主要是在车床上完成机械加工的轴套类、轮盘类等零件,一般要按加工位置即将其轴线水平放置来安放主视图如图9-17所示的轴作为主视图,其安放方位是符合在车床上的加工位置的2)工作(安装)位置原则 是指零件安装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安装位置或工作时的位置主视图安放方位与零件的安装位置或工作位置相一致,有利于把零件图和装配图对照起来看图,也便于想象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和作用对于叉架类、箱体类零件,因为常需经过多种工序加工,且各工序的加工位置往往不同,又难以分别主次,故一般要按安装或工作位置安放主视图。
如图9-19/9-20所示,作为主视图是符合它的安装(工作)位置的 对于一些运动零件,它们的工作位置不固定;还有些零件在机器上处于倾斜位置,若按其倾斜位置安放主视图,则必然给画图、看图带来麻烦故习惯上常将这些零件正放画出,并使零件上尽量多的表面处于与某一基本投影面特殊的位置(平行或垂直) 应当指出,主视图上述两方面的选择原则,对于有些零件来说是可以同时满足的;但对于某些零件来说就难以同时满足因此,选择主视图时应首先选好其投射方向,再考虑零件的类型并兼顾其他视图的匹配、图幅的利用等具体因素来决定其安放方位对于某些零件来说就难以同时满足因此,选择主视图时应首先选好其投射方向,再考虑零件的类型并兼顾其他视图的匹配、图幅的利用等具体因素来决定其安放方位(二)其他视图主视图确定后,应根据零件结构形状的复杂程度,由主视图是否已表达完整和清楚,来决定是否需要和需要多少其他视图以弥补表达的不足 GB/T 17451—1998中指出,当需要其他视图(包括剖视图和断面图)时,应按下列原则选取: (1)在明确表示零件的前提下,使视图(包括剖视图和断面图)的数量为最少; (2)尽量避免使用虚线表达零件的轮廓及棱线; (3)避免不必要的细节重复。
这些选择其他视图的原则,也是评定分析表达方案的原则,掌握这些原则必须通过大量的看、画图实践才能做到 视图数量要恰当这与表达方法选用有关,所选各视图都应有明确的表达侧重和目的零件的主体形状与局部形状,外部形状与内部形状,应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表达零件的主体形状应采用基本视图表达,即优先选用基本视图;局部形状如不便在基本视图上兼顾表达时,可另选用其他视图(如向视图、局部视图、断面图等)一个较好的表达方案往往需要试列多种表达方案,经反复分析、论证,才能最后确定各视图表达方法匹配恰当,就可以在表达零件形状完整、清晰的前提下,使视图数量为最少 尽量不用或少用虚线零件不可见的内部轮廓和外部被遮挡(在投射方向上)的轮廓,在视图中用虚线表示,为不用或少用虚线就必须恰当选用局部视图、向视图、剖视图或断面图但适当少量虚线的使用,又可以减少视图数量两者之间的矛盾应在对具体零件表达的分析中权衡、解决 避免细节重复零件在同一投射方向上的内外结构形状,一般可在同一视图(剖视图)上兼顾表达,当不便在同一视图(剖视图)上表达(如内外结构形状投影发生层次重叠)时,也可另用视图表达对细节表达重复的视图应舍去,力求表达简练,不出现多余视图。
零件视图选择的一般步骤为: (1)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2)选择主视图 (3)选择其他视图,初定表达方案 (4)分析、调整,形成最后表达方案 图9-20所示的箱体表达方案,是按上述步骤,经分析、比较几种表达方案后确定的分析箱体各视图,说明作用,比较方案二、各类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零件的种类很多,结构形状也千差万别通常根据结构和用途相似的特点及加工制造方面的特点,将一般零件分为轴套、轮盘、叉架、箱体等四类典型零件一)轴套类零件(参阅p203图9-17)1、用途 轴套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轴和套轴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如带轮、齿轮等)和传递动力套一般是装在轴上或机体孔中,用于定位、支承、导向或保护传动零件2、结构特点 轴套类零件结构形状通常比较简单,一般由大小不同的同轴回转体(如圆柱、圆锥)组成,具有轴向尺寸大于径向尺寸的特点轴有直轴和曲轴,光轴和阶梯轴,实心轴和空心轴之分阶梯轴上直径不等所形成的台阶称为轴肩,可供安装在轴上的零件轴向定位用轴类零件上常有倒角、倒圆、退刀槽、砂轮越程槽、挡圈槽、键槽、花键、螺纹、销孔、中心孔等结构这些结构都是由设计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所决定的,多数已标准化。
3、视图选择 (1)主视图 1)轴套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一般按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安放来画主视图这样既符合投射方向的“大信息量(或特征性)原则”,也基本符合其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原则通常将轴的大头朝左,小头朝右;轴上键槽、孔可朝前或朝上,表示其形状和位置明显 2)形状简单且较长的零件可采用折断画法;实心轴上个别部分的内部结构形状,可用局部剖视兼顾表达空心套可用剖视图(全剖、半剖或局部剖)表达轴端中心孔不作剖视,用规定标准代号表示 (2)其他视图 1)由于轴套类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是同轴回转体,在主视图上注出相应的直径符号“φ”,即可表示清楚形体特征,故一般不必再选其他基本视图(结构复杂的轴例外) 2)基本视图尚未表达完整清楚的局部结构形状(如键槽、退刀槽、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