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文化发展回顾与展望.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88023588
  • 上传时间:2021-07-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0M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大文化发展回顾与展望 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成就回顾(一)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主的会展文化成就显著1.博览会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1)参展参会企业、客商增多首届博览会共设展位2506个,参展企业1506家,境内参展商、采购商1.8万余人,其中境外采购商4000多人,约有3万人参加了博览会和峰会到第五届博览会,共设展位3300个,参展企业2100家,比首届增加近600家;参展参会客商36538人,比首届增加1倍多,比第四届增长9%(表1)[1](2)商品贸易成交额不断扩大首届博览会商品成交总额为10.84亿美元,此后每届贸易规模都在扩大,第五届商品成交总额为15.97亿美元,比第四届增长12.1%第一至第五届累计商品成交额65.26亿美元表1 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展览情况(3)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首届博览会签订国际合作项目129项,总投资额49.68亿美元;签订国内合作项目102项,总投资额485.4亿元到第五届博览会,签订国际合作项目136项,总投资额63.64亿美元,总投资额比第四届增长3.4%;签订国内合作项目216项,总投资额612.01亿元,总投资额比第四届增长5.1%(表2)。

      表2 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签订投资合作项目情况(4)展览内容优化,专业化水平提高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综合性博览会在首届博览会上,曾设置了国家专题、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题、旅游专题、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专题六个专题从第二届起,博览会专题设置走向务实,逐步优化,第三、第四届调整为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农村适用技术专题和“魅力之城”专题四个专题(表3)在商品贸易展方面,为适应国内外会展专业化发展趋势,从第二届起,也对参展商品结构进行优化,将中国与东盟10国具有合作发展潜力的领域和双边贸易额大、相互有市场的各类商品作为参展重点,使参展行业进一步集中,优势更鲜明(表4)第五届博览会商品交易总额16.0亿美元,其中机械设备6.3亿美元、电子电器1.7亿美元、建材家居1.1亿美元、食品农产品3.6亿美元、轻工工艺1.2亿美元、其他2.1亿美元,分别占交易总额的39.4%、10.6%、6.9%、22.5%、7.5%、13.1%表3 中国—东盟博览会展览专题构成表4 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品贸易展重点行业构成表5 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东盟10国参展情况2.中国—东盟博览会成为国家级品牌展会中国—东盟博览会虽然办会时间并不长,但每年都在不断创新发展,一届比一届办得好,一届比一届办得出色,得到了与会各国领导、参展参会客商和会展界的普遍赞誉。

      200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展会,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2008年1月在“中国会展之星”年度评选活动中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品牌展会3.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题,各届博览会都紧紧围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展与重大任务而招商招展与宣传推介首届博览会紧扣“早期收获”计划这个主题,为农产品开辟了专门展区通过这一展区,东盟各国的优质水果和农产品得到了直观的展示,“早期收获”计划带来的好处是得到了直接的宣传,中国商家和消费者对东盟的特色水果和农产品有了直接的了解,这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和推进“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第二届博览会围绕《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优先合作领域,设置了国家专题、商品贸易专题、投资合作专题和旅游专题四大专题,而优先选择旅游和科技作为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培育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第三届博览会以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为契机,充分体现中国与东盟的互利合作和共办共赢,反映中国与东盟15年来经贸合作的重要成果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有效地配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进展,突出了服务贸易这一主题,专门设置了投资合作专题展。

      同时,举办了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论坛,中国与东盟10国的交通部长或副部长、各国港口“魅力之城”市长、港务当局和港口高官,以及专家学者等约500人出席了论坛,会上中国与东盟各国交通部长共同发表了《中国—东盟港口发展与合作联合声明》,还发布了《泛北部湾港口群合作研究报告》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在2004年首届博览会举办当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7年双边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2026亿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2000亿美元的目标4.促进了国内区域经济的对外开放与合作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展示商品贸易、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每届博览会上,国内企业都成交一批商品贸易,签订一批国际、国内经济合作项目在第三届博览会上,境内企业商品成交额11.82亿美元,占商品成交总额的93.1%其中,出口9.48亿美元,进口0.68亿美元,境内贸易1.67亿美元在第四届博览会上,我国内地引进境外投资项目123个,总投资额为45.76亿美元;签约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38个,总投资额为582.14亿元,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合作。

      第五届博览会期间,中国有关省份举办了一系列的经贸活动,包括湖南省东盟投资企业座谈会、陕西投资推介会、北京市中关村投资环境推介会、哈尔滨市经济合作项目说明会、宁波市农产品及食品采购说明会等中国“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速,第五届博览会共签订“走出去”项目44个,签约金额27.6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75.16%5.博览会推动了广西的开放和发展一是极大地提升了广西和南宁在国内外的地位每年不但在广西南宁举办国际性的重大活动——“一节”,还直接促成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在广西设立了总领馆,并推动了广西建设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三基地一中心”二是极大地推动了广西GDP的增长据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国—东盟博览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课题组的有关测算,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前五年,广西GDP年均增长率为9.24%,而自2004年开始举办博览会到2008年,五年间广西GDP年均增长率达13.67%五年间,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对推动广西GDP增长达到1.9~2.4个百分点[2]根据表6,我们作出一个1999~2008年广西GDP增幅趋势图(图1)表6 广西GDP 1999~2003年(博览会前5年)与2004~2008年(博览会5年)比较图1 广西GDP增幅从表6和图1可以看出,1999~2003年,广西GDP增幅总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由1999年的7.7%,到2002年上升到10.6%,1999~2003年年均GDP增幅为9.24%(按可比价格计算)。

      从2004年开始,GDP增幅有了明显提升,2004年当年上升到11.8%,此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2007年达到15.1%2008年GDP增幅明显回落,这显然是因为“金融风暴”所致,即便如此也达到了12.8%,远高于博览会前5年的水平博览会举办5年来,广西GDP的平均增幅达到了13.67%,比博览会前5年高4.43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博览会作为一个政策因素,对广西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蓬勃发展1.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要成就一是第一冲击波第一个成功地以“民歌”文化为主题、为特征的节庆;第一个夺得国际节庆协会(IFEA)全球节庆行业最高奖项,打破我国节庆协会组织在国际节庆领域获奖零纪录的节庆;第一个与中央电视台十年携手打造、推广节庆艺术精品,成功走进欧洲、走向国际的节庆;第一个成立国有专业化公司——南宁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成功对节庆进行经营的节庆;第一个作为节庆成功案例走进全国高校讲台的节庆二是新民歌冲击波在历届的民歌节上,在传统民歌中糅进摇滚、电声、重金属、交响乐等现代音乐元素,使一批人们耳熟能详的民歌,唱出新的韵味,即业内人士称“新民歌主义”,年轻人正渐渐地喜欢上了民歌。

      三是投资冲击波欢欢乐乐唱民歌,红红火火做生意与民歌节同期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海外的企业家,因为民歌节而认识了南宁,从民歌节中看到了一个有水平、有气魄的政府,从而吸引他们投资南宁,落户南宁如图2所示图2 1999~2006年民歌节期间南宁市经贸签约情况四是城建冲击波如果说民歌艺术节是重要的软环境建设的话,那么由此而推动的城市基础建设就是硬环境建设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举行,同时推动了整个南宁市基础建设蓬勃开展近年来南宁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道路桥梁、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重要公共设施、园林设施、旅游风景设施、水环境整治、宾馆升级改造、市容市貌整治等方面,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高速度发展,创造了以136工程为载体的举世瞩目的“南宁速度”今日的南宁,已是一座“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的美丽城市如图3所示图3 1999~2006年南宁市城市建设投入总额五是旅游冲击波民歌节期间,通过旅游推荐,整合包装南宁市以“绿城寻歌美食游”、“绿城美、壮乡情、边关风”的资源特色结合,掀起南宁第四个“旅游黄金周”高潮有一组数据非常震撼人心:1999年民歌节期间到南宁旅游的人数约为7.91万人次,到2005年就升到了57.1万人次,增长了6.2倍。

      三星级以上的宾馆也比1999年增加了5倍之多如今南宁市的旅游收入每年均创历年新高,仅2005年民歌节期间全市旅游收入就达2900万元人民币,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5.49%,南宁人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比别的城市多了一个黄金周[3]如图4所示图4 1999~2006年民歌节期间南宁游客量2.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带动本地节庆文化发展在历年“一节”期间及其前后,先后举办各种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包括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中国—东盟青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等10多项,有的从2004年起至2008年每年都举办,连续举办了五届,如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尔夫名人精英邀请赛基本情况如表7所示一节”期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合作活动,包括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风情东南亚晚会、东南亚时装秀、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品创作大赛、中国—东盟当代舞蹈论坛、中国南宁—东盟国际围棋邀请赛等其中,2006年“金风送来山水情风情东南亚”晚会作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的庆典晚会,得到了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成为当年中国三大外交晚会之一。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通过新加坡《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高度评价了这台晚会:“中国在这次峰会上通过文艺表演,使与会的东盟国家政府代表团深刻感受到了它的软力量,影响极为深远实践表明,这种超越了地域的文化交流展会,在为中国和东盟人民带来多样文化韵味和乐趣的同时,也为亚洲经济增添了新的增长点表7 本地节庆文化活动一览表各类文化大赛活动一览表(三)北部湾文化精品创作结硕果在探索民族文化现代演绎的道路上,文艺精品为北部湾文化铸造品牌《妈勒访天边》是南宁市艺术剧院历时20多个月、八易其稿而创作的大型壮族舞剧,曾荣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金奖及六项单项奖、广西第五届“桂花金奖”及11项单项奖,并入选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妈勒访天边》是一部诗意盎然、恢弘壮美、充分展现舞蹈本体魅力的舞剧佳作,带给观众的是全新的艺术感受,人们看到了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