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及其本质.doc
8页利息及其本质一、 利息与信用1、利息(interest):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2、利息出现的原因(1)延迟消费(2).预期的通胀 (3)代替性投资(4)投资风险(5)流动性偏好二、 利息的本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是把握本章内容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研究利率理论的出发点.古今中外许多经济学家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上提出过各种理论观点, 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因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解释上和不注重经济关系的分析,而带有较大的片面性.(一) 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及其作用(1)表现:无论资金是否贷出或借入,利息都被视 为理所当然的收入或支出2)作用:收益的资本化;收益的资本化: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益、利率、本金三者的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收益(B)=本金(P) × 利率(r) 如果知道收益和利率,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套算出本金,即:P=B/R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例1: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例2: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例3: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二)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利息本质的认识1、古典利率理论: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中。
基本观点是:利率由投资需求和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投资是对资金的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储蓄是对资金的供应,随利率上升而增加利率是资金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该理论的特点:A古典利率理论是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利率与货币因素无关,因此,在古典利率学派看来,货币政策是无效的B认为利率的功能仅仅是促使储蓄与投资达到均衡,而不影响其它变量C采用的是流量分析法,是对某一段时间内的储蓄量与投资量的变动进行分析主要理论基础是:庞巴维克的时差偏好与迂回生产理论;马歇尔的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说;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2、近现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1)节欲论: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在《政治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利润理论2)时间偏好论 (3)流动偏好论3、马克思的利息本质理论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分析人手,深入剖析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依据.总之: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认识,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不同制度下利息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利率及利率体系一、 利率概述(一) 利率的定义利率(interest rate)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利率是衡量利息数量大小的尺度.利率体现了生息资本增殖的程度(二) 利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1、利率的表示: 年利率(annual interest):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表示. 月利率(monthly interest):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表示.日利率(daily interest):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以‰0 表示. 2、利率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单利与复利: (1)单利(simple interest):单利是指单纯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用公式表示为:利息(I)=本金(P)×利率(r)×期限(n)单利法是指按单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一并计算的方法.用单利法计算时,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本利和(S)=P(1+r×n)(2)复利(compound interest ):复利是单利的对称,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出来的利息. 复利的利息计算公式为:复利法是指按复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把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
其本利和公式为:补充:重要的利率计算方法: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使从债券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简式贷款的到期收益率:简式贷款: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一笔资金(本金),借款人于到期日连本带利予以偿还定期定额清偿贷款的到期收益率:定期定额清偿贷款:向借款人发放一笔贷款,在约定的若干年限内,借款人定期(每月、每季或每年)进行包括部分本金和利息在内的等额偿付例如分期付款贷款和抵押贷款息票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息票债券:每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定额的利息(息票利息),一直到到期日,到期日再偿还确定的最后金额(票面额)贴现发行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贴现发行债券:又称无息债券,这种债券的购买价低于票面值,期满时则按面值偿付例如,国库券、储蓄债券和长期无息债券小结:通过对多种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提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当期债券价格与利率反向相关: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反之亦然二、 利率的种类(一)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公定利率1、划分依据:按利率不同的决定方式2、概念:市场利率(market interest rate )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
官定利率(official interest rate)又称法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 公定利率(pact interest rate) 是介于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权威金融机构(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又称行业公定利率,对成员机构具有约束性二) 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1、划分依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2、概念:固定利率(fixed rate)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按事先约定的利率计息而不作调整的利率.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3、比较 固定利率(利率网)浮动利率优点计算成本与收益精确方便能随通货膨胀适时调整,减少债权人的损失缺点由于忽略通货膨胀的影响,而给债权人尤其是长期放贷的债权人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手续繁杂、计算依据多样而增加费用支出适用范围多用于短期借贷多用于长期尤其是三年以上的借贷,特别是国际金融市场上三)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1、划分的依据:利率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2、概念: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是指包括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金融机构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为实际利率. 3、理论上,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三者的关系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或预期通货膨胀率4、现实实际利率的计算(书P89): (四) 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指客户按照约定条件存入银行帐户的货币,一定时间内利息额同贷出金额即本金的利率。
有活期利率和定期利率之分,有年/月/日利率之分贷款利率:银行利率的一种,一般情况下比存款利率高,两者之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五) 基准利率和差别利率(补充)1、划分依据:按利率的不同作用2、概念:基准利率(benchmark interest rate )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2)差别利率(differential interest rate ):指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客户实行不同的存、贷款利率六)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1、划分依据:是否带有优惠性质2、概念:一般利率:指不带有任何优惠性质的利率优惠利率:指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的利率七)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1、划分依据: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2、概念:(1)短期利率:与一年期以下的信用行为相应的利率;(2)长期利率:与一年期以上的信用行为相应的利率三、 利率的结构(利率网)(一)利率的风险结构:相同期限的债券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债券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基本观点:同种期限的债券有着各不相同的利率,这些利率之间的差额还会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动产生的原因:(一)违约风险(二)流动性(三)税收因素违约风险指:债券的发行人有可能违约,即不能制服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时不能清偿面值的风险。
它会影响到债券的利率流动性:必要时资产可以迅速转换成现金而不使持有人发生损失的能力(可能性)一种资产的流动性可用其变现成本加以衡量债券的变现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 (1)债券的交易佣金(2)债券的买卖差价税收因素:期限相同债券之间的利率差异,不仅反映了债券之间的风险和流动性的不同,而且还受到税收因素的影响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应该越高收益主要来自利息收入的债券的税收负担高于收益完全体现为资本利得的折价债券二)利率的期限结构指:具有相同风险、流动性和税收待遇的债券,其利率由于离到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可能不同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变动与作用一、 利率的决定因素利率水平最终是由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所决定的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息率的根本因素平均利润率是指社会总资本的年利润率亦称一般利润率资本家阶级每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同社会范围内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体现了职能资本家之间分配剩余价值的关系根据马克思的利率理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换形态,所以利息首先要受平均利润的制约一般来说,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的最高限资金供求关系及竞争状况决定着具体的利率水平二、 利率变动的其他影响因素(一) 预期通货膨胀率(二) 社会再生产周期(三)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四) 国际市场利率水平三、 利率决定理论(——转自利率网)(一) 古典利率理论A庞巴维克的时差偏好与迂回生产理论基本观点:从需求角度看,由于“现在物品通常比同一种类和等量的未来物品更有价值”,此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价值时差)就是利息的来源。
从供给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B马歇尔的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马歇尔认为,利率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为资本需求的决定因素,抑制现在的消费、“等待”未来的报酬,则为资本供给的决定因素结论:利率为资本的供求所决定C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说自然利率:资本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相等时的利率它相当于资本(或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货币利率:现实市场的利率,即资金供求均衡的利率基本观点: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资本家盈利机会较多,投资扩大,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价格上涨,进而形成经济的累积性扩张;反之,则导致经济的累积性收缩基本结论:要使经济保持均衡,就必须保持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长期一致D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 费雪:现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货币金融理论家 基本观点: (1)利息受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 (2)在选择投资机会时,企业家首先要考虑利率,其次要考虑利润率 (3)在货币与证券市场上,公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