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经济师考试中级《工商管理》第四章笔记整理图文.doc
58页2015年经济师考试中级《工商管理》第四章笔记整理_图文 第四章 生产管理与控制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共五节,为考试重点章,历年考试分值在20分左右甚至更多,题型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主要围绕第一节、第二节进行出题 第一节 生产计划 主要内容 1.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概念 生产能力的种类(案例分析) 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案例分析) 生产能力核算(案例分析) 2.生产计划的概念与指标 生产计划的概念(掌握生产计划的三个层次) 生产计划指标(案例分析) 3.生产计划的编制 4.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大批大量生产企业 成批生产企业 单件小批生产企业 一、生产能力 (一)生产能力概念 1.生产能力的概念(理解熟悉) 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着能否满足市场需要 (1)广义: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 ①技术能力——包括:人的能力和生产设备、面积的能力 A . 人的能力:是指人员数量、实际工作时间、出勤率、技术水平、思想觉悟等因素的组合 B . 生产设备、面积的能力:是指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水平、开动率、完好率等因素的组合。
②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的成熟程度、应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水平和科学态度与能力等 (2)狭义:主要是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能力,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材料的最大数量一般所讲的生产能力的概念) 1 例如:一个1000平方米的厂房,10台设备,1年能生产1万件产品 (3)生产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①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加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 ②生产能力必须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系 ③生产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内的实物量 (二)生产能力的种类(掌握) 生产能力按其技术组织条件的不同分为: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 1.设计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写明的生产能力 例如:新建一个挖掘机厂,其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规定年产挖掘机机1000台,这个“1000台的能力”就是设计能力 2.查定生产能力——是指企业没有设计生产能力资料或设计生产能力资料可靠性低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而重新审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 为研究企业当前生产运作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3.计划生产能力——也称现实能力,使企业在计划期内根据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所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 ♦ 直接决定了近期所作生产计划,如年度、季度计划 ♦ 以上三种生产能力适用的情况不同: (1)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适合企业确定生产规模,编制长远规划和确定扩建、改建方案、采取重大技术措施时; (2)计划生产能力:适合编制企业年度、季度计划时 【例题】单选题:企业编制的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属于( ) A . 查定生产能力 B . 计划生产能力 C . 设计生产能力 D . 现实生产能力 答案:B 解析:计划生产能力一般是决定近期所做生产计划,如年度、季度的计划,故选B 【例题】单选题:新成立的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写明的生产能力属于() A . 查定生产能力 B . 计划生产能力 C . 设计生产能力 D . 现实生产能力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写明”,可知为设计生产能力,故选C (三)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掌握) 1.固定资产的数量 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2 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例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是( )。
A. 固定资产折旧 B. 固定资产数量 C. 固定资产工作时间 D.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答案:A 解析: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包括: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可知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故选A (四)生产能力核算(重点) ★ 生产能力核算的是什么? 1.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掌握) (1)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 公式:M=F×S×P 或 M=(F×S)/t 设备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产量定额 设备组生产能力=(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时间定额 *注意:上述公式计算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产量定额(P):通常题目会以“每小时生产xxx件产品”表示; (2)时间定额(t):通常题目以“单件产品时间定额xxx小时(或分钟)”表示; (3)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F):做题时要注意看需要计算的是“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还是“一年的生产能力”,如是计算“年生产能力”的,注意要把“整年的有效工作时间”算出来再代入公式计算 【例1】已知设备组有机器20台,每台机器一个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时间是15小时,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60件产品,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求该设备组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是多少? 解析:根据设备组生产能力公式:M=F×S×P,将题目中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到:M=15×20×60=18000(件) 【例2】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车间共有车床10台,全年制度工作日为250天,两班制,每班工作7.5小时,设备计划修理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的10%, 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0.5小时,那么该设备组的年生产能力是多少? 解析:根据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M=(F×S)/t,计算如下: (1)F=250×2×7.5×(1-10%)=3375(小时) 3 (2)代入公式,M=(3375×10)/0.5=67500(件) (2)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 公式:M=(F×A)/(a×t) 生产面积生产能力=(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单位产品占用时间) * 注意:(1)式中的生产面积(A)指的的是“总的生产面积”,如整个车间的面积;(2)注意题目要求计算的是“年度生产能力”还是“日生产能力” 【例3】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1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2.5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2小时,问该车间的生产能力? 解析:根据作业场地生产能力计算公式: M=(F×A)/(a×t), 将题目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如下: M=(8×1000)/(2.5×2)=1600(件) (3)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 公式:M=F/r 流水线生产能力=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流水线节拍 * 注意:计算时留意“小时”和“分钟”的单位要换算一致 【例4】某齿轮生产企业的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流水线节拍为10分钟,求该企业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 解析:根据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公式:M=F/r,将题目中已知信息代入如下: M=(8×60)/10=48(件)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生产单一品种产品,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共5台,每件产品台时定额为10分钟,单位设备每天有效工作时间为480分钟,则该设备组每天的生产能力为()件。
A . 150 B . 160 C . 240 D . 272 答案:C 解析:根据设备生产能力计算公式:M=F×S×P或M=(F×S)/t (1)根据题目中信息“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共4台”,可知“S”设备数量为“5”台; (2)根据题目中信息“每件产品台时定额为10分钟”,可知“t”时间定额为“10”分钟; (3)根据题目中信息“单位设备每天有效工作时间为480分钟”可知“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为“480”分钟; (4)将上述数据代入公式: M=(F×S)/t=(480×5)/10=2400/10=240件,故选C 2.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了解) (1)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 略,详细参考教材内容 4 (2)以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 略,详细参考教材内容 二、生产计划的概念与指标 (一)生产计划的概念与指标 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了解) 1.优化的生产计划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了解) (1)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机会,满足市场需求; (2)有利于充分利用盈利机会,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 (3)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企业生产计划的三个层次(注意期限) (1)中长期生产计划 计划期:三年或五年,也有更长时期 (2)年度生产计划(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的核心) 计划期:一年 (3)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化,是贯彻实施生产计划、为组织企业日常生产活动而编制的执行性计划 计划期:每月、每周、每天 【例题】单选题:下列计划中,不属于生产作业计划的是() A . 企业1天的生产计划 B . 企业1周的生产计划 C. 企业1月的生产计划 D. 企业1年的生产运营计划 答案:D 解析:生产作业计划计划期一般为每月、每周、每天,而年度生产计划的计划期为一年,可知D选项属于年度生产计划,而不是生产作业计划,故选D 【例题】单选题:下列计划中,( )是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化,是生产计划的执行性计划 A . 生产年度计划 B . 生产经营计划 C. 中长期生产计划 D. 生产作业计划 答案:D 解析: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年度计划的具体化,是生产计划的执行性计划,故选D (二)生产计划指标 ◆ 包括:产品品种指标、产品质量指标、产品产量指标、产品产值指标(熟悉几类指标) 1.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
2.产品质量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 ♦ 确定产品产量指标的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 5 (1)盈亏平衡分析法(重点掌握计算及应用) ◆公式:E=S-(F + vQ) 利润=销售收入-(固定成本+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产销量) 销售收入=单价×产销量 推出: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 盈亏平衡图(理解掌握) 【例题】单选题:某企业某年计划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价为500元,单位产品的变动费用为250元,其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则该企业产销量不赔的最低量为( )件 2000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