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pdf
25页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501) 适用专业:050101 文艺学、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Z1 对外汉语、0501Z2 语文教育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学术后备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2.掌握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 3.具有在高等院校或中学独立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的能力,以及在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党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学术交流能力;具备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文艺学 文艺美学、文艺批评、西方文论、文学创作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叙事学及小说理论、西方文学美学关键词(双语课) 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3.汉语言文字学 汉字研究、汉语史研究、古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句法语义研究、汉语篇章语义研究。
4.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文学、宋元文学、明清文学、近代文学 5.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流派研究、中国现当代各体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东北文学与文化研究、儿童文学研究 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欧美文学研究、东方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 7.对外汉语 对外汉语本体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8.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改革与实践、语文教学与反思、语文教师教育 三、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为两年半到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 38 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 32 学分,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记 6 学分硕士研究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品德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有关规定,达到我校学位授予标准,授予文学硕士学位 凡提前修满最低学分、学术水平达到硕士学位相关标准者,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推荐、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可提前半年毕业,但必须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1)所修课程的平均成绩在 90 分以上 (2)发表至少 1 篇 CSSCI 论文,署名须为第一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须为第一单位。
(3)校内外评审专家全部同意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四、培养方式 1.以各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用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新生入学第一个月内完成师生互选 2.课程学习以一级学科内的学科基础课与二级学科内的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的学习为主,辅之以其他专业的课程或全校公选课程、经典文献阅读根据本专业确定的经典文献阅读书目、按照考核要求提交至少 2 份读书报告 3.硕士生的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例分析、课程讨论、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五、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1) 公共基础课(7 学分) 公共基础课为必修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 学分) 外国语课(4学分)实行免修制度港澳台硕士生免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留学硕士生免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外国语课,必修中国概况(3 学分)和高级汉语(4 学分) (2)学科基础课,须修 3 门课程,9 学分; (3)专业主干课,须修至少 4 门课程,不少于 8 学分; (4)发展方向课,须修至少 4 门课程,其中包含一门 2-3 学分的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不少于 8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见附录一) 2.个人学习计划 个人学习计划在入学后 1 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并交学院备案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 2-3 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另外,导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及学习情况,建议学生补修一定数量的本科生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学习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倡导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 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开卷和闭卷)和考查两种形式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考查方式为提交学术论文、研究综述等,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除学科基础课《国学专题》闭卷考试之外,其他课程由任课教师自行选择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 为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必须是科研论文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1.研究计划 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确定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二学期内制定研究计划,提交学院备案 2.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 8 个月。
开题报告重点考查硕士生的文献收集、整理、综述能力和研究设计能力开题报告会必须公开进行 3.论文进展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向导师做进展报告至少两次在论文送审前将两次进展报告提交学院备案,并作为论文送审资格进行审查 4.论文评阅与答辩 论文评阅主要从论文选题与综述、研究设计、论文的逻辑性和规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点考查论文是否使硕士研究生受到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训练 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 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 方可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应修改论文,并再次申请答辩两次答辩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6 个月 答辩的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七、文献阅读 具体文献参见附录二 八、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 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须参与听讲硕博论坛学术讲座至少 10 次(主讲一次可以抵听讲 5 次) 九、本培养方案自 2014 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附录一: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课程 编编码码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学学时时 学学分分 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 备注备注 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7(7 学分学分) ) 128000MZ001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 3 Ⅱ 128000MZ002 外国语课 80 4 Ⅰ、Ⅱ 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9(9 学分学分) ) 164000MX001 国学专题 60 3 Ⅰ 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团队 164000MX002 文学方法论 60 3 Ⅰ 教学团队 164000MX003 文学经典文献导读 60 3 Ⅰ 164000MX001 国学专题 60 3 Ⅰ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 教学团队 164000MX004 语言学方法论 60 3 Ⅰ 教学团队 164000MX005 语言学经典文献导读 60 3 Ⅰ 164000MX001 国学专题 60 3 Ⅰ 语文教育 教学团队 164000MX006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 60 3 Ⅰ 教学团队 164000MX007 语文教育经典文献导读 60 3 Ⅰ 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8 8 学分)学分) 164000MX301 中西方美学热点问题研究 40 2 Ⅰ 文艺学 164000MX302 文艺美学 40 2 Ⅱ 164000MX303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0 2 Ⅱ 164000MX304 西方美学史 40 2 Ⅲ 164000MX305 理论语言学 40 2 Ⅰ 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 164000MX306 语义语用学 40 2 Ⅰ或Ⅱ 164000MX307 语言学史 40 2 Ⅰ或Ⅱ 164000MX308 中国理论语言学史 40 2 Ⅰ或Ⅱ 164000MX309 句法语义学 40 2 Ⅰ 164000MX310 中国语言学史 40 2 Ⅰ 汉语言文字学 必选 164000MX311 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40 2 Ⅰ 164000MX312 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40 2 Ⅰ 164000MX313 训诂学 40 2 Ⅱ 164000MX314 汉语音韵学 40 2 Ⅱ 164000MX315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40 2 Ⅰ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课程 编编码码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学学时时 学学分分 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 备注备注 164000MX316 中国文学批评史 40 2 Ⅰ 164000MX317 中国古代小说史 40 2 Ⅰ 164000MX318 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 40 2 Ⅰ 164000MX319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与文化专题 40 2 Ⅱ 164000MX320 中国古代散文专题 40 2 Ⅱ 164000MX321 中国古代词学专题 40 2 Ⅱ 164000MX322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 40 2 Ⅱ 164000MX323 现当代文学史专题研究 40 2 Ⅰ 中国现当代文学 164000MX324 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流派研究 40 2 Ⅱ 164000MX325 现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 40 2 Ⅱ 164000MX326 现当代各体文学研究 40 2 Ⅲ 164000MX327 学术前沿及基本问题研究 40 2 Ⅰ 比较文学 与世界文学 164000MX328 外国文学史论 40 2 Ⅰ 164000MX329 外国文学比较方法与实践 40 2 Ⅰ 164000MX330 西方文论 40 2 Ⅱ 164000MX331 东方文学导论 40 2 Ⅱ 164000MX332 西方文学经典导读 40 2 Ⅱ 164000MX333 宗教文化与外国文学 40 2 Ⅱ 164000MX334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40 2 Ⅰ 对外汉语 164000MX335 语言要素教学 40 2 Ⅰ 164000MX336 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 40 2 Ⅰ 164000MX337 跨文化交际导论 40 2 Ⅱ 164000MX338 语文课程与教学专题研究 40 2 Ⅰ 语文教育 164000MX339 语文教材研究 40 2 Ⅰ 164000MX340 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40 2 Ⅱ 164000MX341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规划 40 2 Ⅱ 发展方向课(≥发展方向课(≥8 8 学分学分,,所有研究生所有研究生须须选修一门选修一门 2 2- -3 3 学分的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课程学分的跨学科或跨专业的课程)) 164000MX601 电影美学专题 40 2 Ⅱ 文艺学 164000MX602 叙事理论研究 40 2 Ⅱ 164000MX603 文学理论专题 40 2 Ⅱ 164000MX604 存在主义文论 40 2 Ⅲ 164000MX605 西方当代文论选读 40 2 Ⅲ 164000MX606 西方文学美学关键词 40 2 Ⅲ 课程课程 编编码码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学学时时 学学分分 开课开课 学期学期 备注备注 164000MX607 文学创作理论 40 2 Ⅲ 164000MX608 认知语言学 40 2 Ⅱ或Ⅲ 语言学及 应用语言学 164000MX609 应用语言学导论 40 2 Ⅱ或Ⅲ 164000MX610 篇章语言学 40 2 Ⅲ或Ⅳ 164000MX611 语法和语法理论 40 2 Ⅲ或Ⅳ 164000MX612 语法学专题研究 40 2 Ⅱ或Ⅲ 汉语言文字学 164000MX613 汉语语义学 40 2 Ⅱ或Ⅲ 164000MX614 古汉语词汇学 40 2 Ⅱ或Ⅲ 164000MX615 古汉语语法学 40 2 Ⅱ或Ⅲ 164000MX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