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教学设计.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61923920
  • 上传时间:2023-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单元主题心灵之歌单元内容1、穷人  2、别饿坏了那匹马 3、唯一的听众  4、用心灵去倾听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单元目标1、会写1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部分课文会背诵3、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4、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会写1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图片、相关声像材料、课件课时安排1、穷人 2课时2、别饿坏了那匹马 1课时3、唯一的听众 2课时4、用心灵去倾听  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三 2课时回顾•拓展三 2课时9.穷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4.练习续写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解题1. 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课文为什么用“穷人”做题目?2. 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3.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穷人(物质上的贫穷)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桑娜渔夫西蒙)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的干活,还只能___________;孩子们没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鱼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___________!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___________垂下来母亲的临死的时候,拿___________盖在他们的身上,还用___________包住他们的小脚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四、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

      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二、理解:“穷”人(精神上的富有)3.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4.你是从作者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5.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勾出来三、细读重点句,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感情朗读(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安静地睡着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就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1)桑娜沉思……桑娜在继续等待丈夫的时候想到了哪些?(2)她忐忑不安地想:……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里如此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

      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好品质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理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矛盾的心理过程通过读展示出来呢?抽生读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你觉得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有?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高尚品质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3)同桌分角色读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两个“沉默”各有什么含义?(第一次,当丈夫走进屋时,本来焦急盼着丈夫归来的桑娜,现在却不敢抬起眼睛看他;当丈夫询问她在家的情况时,她脸色发白,说话断断续续,丈夫平安归来,该有多少话要说呀,而现在却变得沉默,是因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

      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谈到她留下了两个可怜的孩子,她沉默是带着试探意图,想看看丈夫对这件事有什么反应4)课件出示:“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4.小结: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感人肺腑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学功底三、小结全文、续写课文1.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3、 学生交流续写,评价作品四、推荐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在课余时间多多拜读他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板书:           穷人勤劳、善良、有同情心、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10*.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1)谁欺骗谁?(2)为什么欺骗?(3)怎么骗?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

      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四、总结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五、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 板书:别饿坏了那匹马残疾青年热心、善良爱读书、诚实、有志气11.唯一的听众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教学重点: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 学 过 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文中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为什么称她为“唯一”的听众?二、初读课文,解决疑问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2、汇报交流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再读全文,结合课文内容概括“我”发生变化的原因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四、以点带面,品味全文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2、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