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琢型设计原理》PPT课件.ppt
83页宝石琢型设计原理 一、宝石琢型设计光学原理 •1 1、刻面琢型宝石的光学效果、刻面琢型宝石的光学效果•刻面宝石的特殊光学效果是体现其美感的重要特征,刻面宝石的特殊光学效果是体现其美感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亮度(亮度(IntensityIntensity)、火彩()、火彩(FireFire)、)、闪闪烁(烁(SparkleSparkle))三个方面,三者的综合效果称为三个方面,三者的综合效果称为明亮明亮度(度(BrillianceBrilliance)) (1)亮度•亮度也称明亮度,指刻面宝石在白光照射下的反射亮度也称明亮度,指刻面宝石在白光照射下的反射光强度,它包括宝石表面反射光和内部反射光两个光强度,它包括宝石表面反射光和内部反射光两个部分,也称表面亮光和内部亮光部分,也称表面亮光和内部亮光1)表面反射光•宝石的表面反射光也称为光泽宝石的表面反射光也称为光泽•宝石光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宝石光泽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N N)和反)和反射率(射率(R R),二者之间有下列简化关系式:),二者之间有下列简化关系式:•由公式可见,折射率和反射率成正比关系。
也就是由公式可见,折射率和反射率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宝石的折射率越大,则反射率越大,光泽就越说,宝石的折射率越大,则反射率越大,光泽就越强,其抛光表面也就更明亮强,其抛光表面也就更明亮 •钻石的反射率钻石的反射率R R为多少?水晶的反射率为多少?水晶的反射率R R为多少?为多少? •钻石的折射率钻石的折射率n n约为约为2.42 2.42 ,反射率,反射率R R为为17% 17% ,呈金刚,呈金刚光泽;而水晶的折射率光泽;而水晶的折射率n n约为约为1.55 1.55 ,反射率,反射率R R为为4.6% 4.6% ,呈玻璃光泽因此,从表面上看,钻石比水晶要,呈玻璃光泽因此,从表面上看,钻石比水晶要显得显得" "亮亮" "得多 2)内部反射光•宝石的表面反射光(光泽)对其亮度的贡献固然重宝石的表面反射光(光泽)对其亮度的贡献固然重要,但与其内反射光作用相比,刻面宝石的内反射要,但与其内反射光作用相比,刻面宝石的内反射作用对亮度的影响则远胜于表面反射作用作用对亮度的影响则远胜于表面反射作用 •以刚玉宝石为例,刚玉的折射率以刚玉宝石为例,刚玉的折射率N N约为约为1.76 1.76 ,表面,表面反射率反射率R R为为0.760.76。
•仅有仅有7.6%7.6%的入射光在表面发生反射,如果让其余的入射光在表面发生反射,如果让其余92.4 % 92.4 % 的入射光在进入刚玉刻面宝石内部的入射光在进入刚玉刻面宝石内部 •由此可见,内反射作用才是提高刻面宝石亮度的真由此可见,内反射作用才是提高刻面宝石亮度的真正潜力 光线在宝石内的全内反射作用光线在宝石内的全内反射作用i - i - 入射角;入射角;r - r - 折射角;折射角;θ- θ- 临界角临界角 •宝石的临界角(宝石的临界角(i i )与其折射率()与其折射率(n n)有关,可用下)有关,可用下式表示:式表示: •由式中可以看出,宝石的折射率越大,则临界角越由式中可以看出,宝石的折射率越大,则临界角越小 •由于折射率和临界角都是宝石的固有光学常数,无由于折射率和临界角都是宝石的固有光学常数,无法改变,而唯一能改变的是使光线在进入宝石体内法改变,而唯一能改变的是使光线在进入宝石体内经过各个刻面时的入射角度经过各个刻面时的入射角度•因此,根据宝石的折射率和临界角大小来合理的设因此,根据宝石的折射率和临界角大小来合理的设计刻面宝石的计刻面宝石的琢型比例和角度琢型比例和角度,才是增强宝石亮度,才是增强宝石亮度的唯一途径。
的唯一途径 3)刻面角度对亮度的影响•刻面角度对亮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亭主刻面角度对亮度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亭主面角度和冠主面角度面角度和冠主面角度•如果这些角度设计不当,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刻面如果这些角度设计不当,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刻面宝石的厚度过大或过小,使光线不能从正面出射而宝石的厚度过大或过小,使光线不能从正面出射而是在亭部漏失,造成宝石外观亮度的减弱是在亭部漏失,造成宝石外观亮度的减弱 主要刻面角度对产生内反射亮光的影响主要刻面角度对产生内反射亮光的影响•① ① 只有当琢型的各部分比例和角度合适时只有当琢型的各部分比例和角度合适时, ,才能使才能使光线在亭部产生全内反射作用,而从冠部射出光线在亭部产生全内反射作用,而从冠部射出, ,呈现呈现较好的内反射亮光;较好的内反射亮光;•② ② 如果亭部主面角度过大,会造成亭部的比例过深,如果亭部主面角度过大,会造成亭部的比例过深,使光线在亭部刻面上发生折射作用,从亭部侧面漏使光线在亭部刻面上发生折射作用,从亭部侧面漏出体外(称第二次漏光现象)出体外(称第二次漏光现象), ,导致光线损失,亮度导致光线损失,亮度较弱;较弱;•③ ③ 如果亭部主面角度过小,会造成亭部的比例过浅如果亭部主面角度过小,会造成亭部的比例过浅, ,也使光线在亭部刻面上发生折射作用,从亭部背面也使光线在亭部刻面上发生折射作用,从亭部背面穿透漏失(称第一次漏光现象),导致亮度不佳;穿透漏失(称第一次漏光现象),导致亮度不佳;•④ ④ 如果冠部的主面角度不当如果冠部的主面角度不当, ,除可能会造成亭部漏除可能会造成亭部漏光外光外, ,还会使经过亭部的内反射光线在到达冠部刻面还会使经过亭部的内反射光线在到达冠部刻面时再次发生内反射时再次发生内反射, ,最终也要导致亮光的重大损失。
最终也要导致亮光的重大损失刻面宝石折射率与其临界角、冠角、亭角的关系范围表刻面宝石折射率与其临界角、冠角、亭角的关系范围表 折射率折射率临界角临界角冠主面角冠主面角亭主面角亭主面角1.40 - 1.601.40 - 1.60 4545°°36′-36′- 3838°°42′42′4040°°- 45- 45°°4343°°- 45- 45°°1.60 - 1.801.60 - 1.803838°°42′-42′- 3333°°42423737°°- 43- 43°°3939°°- 43- 43°°1.80 - 2.00 1.80 - 2.00 3333°°42′-42′- 3030°°3535°°- 37- 37°°4141°°- 42- 42°°>>2.00 2.00 <<3030°°3434°°- 35- 35°°4040°°- 41- 41°°(2)火彩•火彩指刻面宝石因色散作用而呈现光谱色闪烁的一火彩指刻面宝石因色散作用而呈现光谱色闪烁的一种光学现象种光学现象•火彩现象主要出现于具有高色散率的无色和浅色的火彩现象主要出现于具有高色散率的无色和浅色的透明宝石,并与琢型的比例和角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透明宝石,并与琢型的比例和角度等因素密切相关1)色散与色散值 •色散是由于组成白光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以不同的角色散是由于组成白光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以不同的角度折射而导致白光分解为可见光谱组成色的现象度折射而导致白光分解为可见光谱组成色的现象 •同理,刻面型宝石是由若干个抛光平面构成的几何同理,刻面型宝石是由若干个抛光平面构成的几何多面体,当白光经过其倾斜刻面时,也同样会发生多面体,当白光经过其倾斜刻面时,也同样会发生与棱镜分光类似的色散作用与棱镜分光类似的色散作用•色散值是反映材料色散强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弗朗色散值是反映材料色散强度的物理量通常用弗朗霍芬谱线中的霍芬谱线中的G G((430.8nm430.8nm)和)和B B((686.7nm686.7nm)相当的)相当的蓝紫光与红光所测得的折射率之差值作为色散值蓝紫光与红光所测得的折射率之差值作为色散值•钻石的钻石的G G线折射率线折射率 = 2.451= 2.451•钻石的钻石的B B线折射率线折射率 = 2.407= 2.407•则,钻石的色散值则,钻石的色散值 = 2.451-2.407 = 0.044= 2.451-2.407 = 0.044•色散值是宝石材料的固有光学常数,色散值越大,色散值是宝石材料的固有光学常数,色散值越大,反映其色散能力越强,产生火彩的潜力越大。
反映其色散能力越强,产生火彩的潜力越大•在琢型设计中,对于色散值较高的无色或浅色透明在琢型设计中,对于色散值较高的无色或浅色透明宝石材料,应注重开发其火彩潜力宝石材料,应注重开发其火彩潜力 2)火彩的形成方式 •火彩是刻面宝石对白光的色散作用而产生的光谱色火彩是刻面宝石对白光的色散作用而产生的光谱色闪烁,色光会随着白光的入射角度不同而变化闪烁,色光会随着白光的入射角度不同而变化•假定白光从冠部正向照射宝石,火彩的形成方式可假定白光从冠部正向照射宝石,火彩的形成方式可大致分为两种:大致分为两种:•①①白光从冠部斜刻面出射的色散作用产生火彩白光从冠部斜刻面出射的色散作用产生火彩•②②白光从冠部台面出射的色散作用产生火彩白光从冠部台面出射的色散作用产生火彩①白光从冠部斜刻面出射光线从冠部斜刻面射出的色散作用光线从冠部斜刻面射出的色散作用i - i - 入射角;入射角;θ- θ- 临界角;临界角;r - r - 折射角;折射角;r '- r '- 折射角折射角•由于光线是从宝石(光密介质)向外即空气(光疏由于光线是从宝石(光密介质)向外即空气(光疏介质)折射,故各种色散光的折射角均大于入射角。
介质)折射,故各种色散光的折射角均大于入射角•火彩的强弱与冠部倾斜刻面的倾角有关,刻面倾角火彩的强弱与冠部倾斜刻面的倾角有关,刻面倾角越大,光线的入射角也越大,各种色散光的差异也越大,光线的入射角也越大,各种色散光的差异也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色散作用也增强,火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色散作用也增强,火彩也越明显彩也越明显 光线从钻石冠部斜刻面出射时的色散光线从钻石冠部斜刻面出射时的色散 入入 射射 角角色色 散散 角角( (折射出钻石的紫光与红光之间的折射出钻石的紫光与红光之间的夹角夹角) )0 0°°0 0°°5 5°°0 0°°19′19′1010°°0 0°°42′42′1515°°1 1°°12′12′2020°°2 2°°13′13′2323°°65′65′1212°°57′57′大于大于2424°°26′26′(临界角)(临界角)发生全反射发生全反射•因此,为了得到更强的火彩,就要使从宝石冠部出因此,为了得到更强的火彩,就要使从宝石冠部出射光线的入射角越接近临界角越好射光线的入射角越接近临界角越好 ②白光从冠部台面出射光线从冠部斜刻面射入的色散作用光线从冠部斜刻面射入的色散作用i - i - 入射角;入射角; r - r - 折射角;折射角;r '- r '- 折射角折射角•在这种方式中,由于光线是从光疏介质(空气)向在这种方式中,由于光线是从光疏介质(空气)向光密介质(宝石)内入射,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光密介质(宝石)内入射,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各种单色光的折射角均被限制在相小于入射角,而各种单色光的折射角均被限制在相对较小的折射角范围内,故相应的色散角也较小。
对较小的折射角范围内,故相应的色散角也较小 光线从钻石冠部台面出射时的色散光线从钻石冠部台面出射时的色散 冠冠 部部 角角( (冠部角指冠部主刻面与腰棱平面的夹冠部角指冠部主刻面与腰棱平面的夹角角) )色色 散散 角角1010°°0 0°°04′04′2020°°0 0°°09′09′3030°°0 0°°13′13′3535°°0 0°°15′15′4040°°0 0°°17′17′•需要注意的是,火彩和亮度是一对矛盾,这两种光需要注意的是,火彩和亮度是一对矛盾,这两种光学效果都与刻面宝石的全内反射作用有关,全内反学效果都与刻面宝石的全内反射作用有关,全内反射的一部分光线由于折射而产生火彩,另一部分光射的一部分光线由于折射而产生火彩,另一部分光线则产生亮光线则产生亮光•因此,不可能在同一个琢型宝石上得到最大的火彩因此,不可能在同一个琢型宝石上得到最大的火彩和最大的亮度,在琢型设计研究中只能寻求它们的和最大的亮度,在琢型设计研究中只能寻求它们的最优综合效果,即达到所谓的理想状态最优综合效果,即达到所谓的理想状态 (3)闪烁•闪烁是指刻面宝石因光源移动,或观察角度的变化,闪烁是指刻面宝石因光源移动,或观察角度的变化,引起刻面对光源的反射呈明暗交替变化的现象。
引起刻面对光源的反射呈明暗交替变化的现象 •闪烁的效果与刻面的数量、大小、切磨角度以及光闪烁的效果与刻面的数量、大小、切磨角度以及光源或观察角度的变化速度等因素有关源或观察角度的变化速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刻面的数量越多,闪烁效果越好一般来说,刻面的数量越多,闪烁效果越好•所以,闪烁应当是在发挥宝石的亮度和火彩效果的所以,闪烁应当是在发挥宝石的亮度和火彩效果的基础上,使宝石更加美丽的一种光学效果基础上,使宝石更加美丽的一种光学效果 2、琢型面角比例与光学效果的关系 •影响宝石光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宝石光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亭部角度亭部角度、、冠部冠部角度角度、、台面比例台面比例(1)亭部角度 琢型亭角对光学效果的影响琢型亭角对光学效果的影响(a)(a)明亮度均匀强烈;明亮度均匀强烈;(b)(b)明亮度差,呈鱼眼现象;明亮度差,呈鱼眼现象;(c)(c)明亮度差,呈黑底现象明亮度差,呈黑底现象(2)冠部角度冠部角度对从冠部角度对从台台面面出出射光的影响射光的影响(a)(a)冠角合适,色散较强;冠角合适,色散较强;(b)(b)冠角偏小,色散减弱冠角偏小,色散减弱冠部角度对从斜刻面出射光的影响冠部角度对从斜刻面出射光的影响(a)(a)冠角合适,光线在冠部射出;冠角合适,光线在冠部射出;(b)(b)冠角过大,光线在冠部全冠角过大,光线在冠部全反射反射(3)台面比例 冠部刻面大小对亮度和火彩的影响冠部刻面大小对亮度和火彩的影响(a) (a) 台面过小,亮度和火彩受损;台面过小,亮度和火彩受损;(b) (b) 台面大小适中,台面大小适中,亮度和火彩皆佳;亮度和火彩皆佳;(c)(c)台面过大,火彩不佳台面过大,火彩不佳 •但是,但是,随着台面比例减小和火彩增强,亮度会相应随着台面比例减小和火彩增强,亮度会相应减弱;并且,当台面小到一定程度后,不仅亮度受减弱;并且,当台面小到一定程度后,不仅亮度受损,火彩也同样受损。
损,火彩也同样受损•所以,台面并非越小越好合适的台面比例应当是所以,台面并非越小越好合适的台面比例应当是使亮度与火彩达到较好的平衡效果使亮度与火彩达到较好的平衡效果•一般认为,台宽比在一般认为,台宽比在53%53%~~66%66%范围内为宜范围内为宜3、琢型角度和比列的确定 •确定琢型角度和比例的方法很多,有确定琢型角度和比例的方法很多,有查表法查表法、、估算估算法法、、类推法类推法、理论计算法、电脑模拟法等,这里仅、理论计算法、电脑模拟法等,这里仅介绍前三种方法介绍前三种方法 (1)查表法 •根据宝石材料的折射率和临界角可以计算出琢型的根据宝石材料的折射率和临界角可以计算出琢型的各部分刻面角度,常见宝石材料的折射率、临界角各部分刻面角度,常见宝石材料的折射率、临界角及其琢型主要角度数据见及其琢型主要角度数据见《《宝玉石加工宝玉石加工 试验指导书试验指导书》》宝石材料宝石材料折射率折射率临界角临界角冠主角冠主角 亭主角亭主角金红石金红石2.616-2.9032.616-2.9032222°°21′21′3434°°4141°°合成金红石合成金红石2.616-2.9002.616-2.9002222°°31′31′3434°°4141°°金刚石金刚石2.4192.4192424°°25′25′3535°°4141°°立方氧化锆立方氧化锆2.1652.1652727°°31′31′3636°°4141°°锆锆 石石 1.925-1.9911.925-1.9913232°°02′02′3535°°4141°°石榴石石榴石 1.735-1.891.735-1.893535°°05′05′3737°°4242°°刚刚 玉玉1.760-1.7701.760-1.7703434°°37′37′3737°°4242°°合成刚玉合成刚玉1.760-1.770 1.760-1.770 3434°°37′37′3737°°4242°°金绿宝石金绿宝石1.746-1.7551.746-1.7553434°°56′56′3737°°4242°°尖晶石尖晶石1.7181.7183535°°36′36′3737°°4242°°宝石材料宝石材料折射率折射率临界角临界角冠主角冠主角 亭主角亭主角橄榄石橄榄石1.654-1.6901.654-1.6903737°°18′18′4343°°3939°°长长 石石1.654-1.6731.654-1.6733737°°18′18′4343°°3939°°电气石电气石1.642-1.6441.642-1.6443838°°01′01′4343°°3939°°磷灰石磷灰石 1.632-1.6461.632-1.6463737°°45′45′4343°°3939°°黄黄 玉玉 1.630-1.6331.630-1.6333737°°50′50′4343°°3939°°绿柱石绿柱石1.575-1.583 1.575-1.583 3939°°13′13′4242°°4343°°石石 英英 1.544-1.5531.544-1.5534040°°20′20′4242°°4343°°蛋白石蛋白石1.4501.4504343°°36′36′4141°°4545°°•通过查表,可以很方便的获得冠角和亭角数据(理通过查表,可以很方便的获得冠角和亭角数据(理论值),但这两项数据只能供设计冠主面和亭主面论值),但这两项数据只能供设计冠主面和亭主面时参考,对于其它小面角度和比例的确定,还需要时参考,对于其它小面角度和比例的确定,还需要采用其它的方法。
采用其它的方法 (2)估算法 •该法是应用经验计算公式,首先根据宝石的折射率该法是应用经验计算公式,首先根据宝石的折射率和临界角计算出宝石冠部角度和亭部角度(或通过和临界角计算出宝石冠部角度和亭部角度(或通过查表直接获得冠角和亭角),然后再估算出其它各查表直接获得冠角和亭角),然后再估算出其它各部分的角度和比例部分的角度和比例•此法主要适合于圆明亮式琢型及部分比较简单的花此法主要适合于圆明亮式琢型及部分比较简单的花式琢型 1)台面宽度•台面宽度是相对宝石的腰棱直径而言,通常用百分台面宽度是相对宝石的腰棱直径而言,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一般,对于圆明亮式琢型,台宽比应控制在一般,对于圆明亮式琢型,台宽比应控制在53%-53%-60%(60%(或或66%)66%)为宜;对于花式琢型,如椭圆型、橄榄为宜;对于花式琢型,如椭圆型、橄榄型、梨型、祖母绿型等,台宽比(短径方向)宜控型、梨型、祖母绿型等,台宽比(短径方向)宜控制在制在50%50%左右 2)冠部角度 •冠主面角度=冠主面角度=8 8×((4545°°-亭主面角度)-亭主面角度)•星小面角度=冠主面角度-(星小面角度=冠主面角度-(1212°°~~1717°°))•上腰小面角度=冠主面角度+(上腰小面角度=冠主面角度+(5 5°°~~9 9°°))3)腰棱厚度 •腰棱厚度与宝石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宝石越大,要腰棱厚度与宝石的大小有一定关系,宝石越大,要求腰厚也相应有所增大。
腰棱厚度通常以腰围面宽求腰厚也相应有所增大腰棱厚度通常以腰围面宽度与腰棱(围)直径的百分比来表示,一般控制在度与腰棱(围)直径的百分比来表示,一般控制在2 2~~3%3%左右 •对于明亮式琢型而言,腰棱呈宽窄变化的波浪状,对于明亮式琢型而言,腰棱呈宽窄变化的波浪状,其厚度呈下式变化:其厚度呈下式变化:• T T==0.0170.017+(+(0.050.05~~0.080.08))/ D/ D•式中:式中:T-T-腰棱厚度;腰棱厚度;D-D-腰棱(围)直径腰棱(围)直径4)亭部角度 •亭主面角度要利用宝石的折射率亭主面角度要利用宝石的折射率RIRI和临界角和临界角φφ来计来计算求得:算求得:•若若1.414≤RI≤21.414≤RI≤2 亭主面角度=( 亭主面角度=(9090°°++φφ)/)/2 2•若若2≤RI≤∞2≤RI≤∞ 亭主面角度=(亭主面角度=(270270°°--φφ)/)/6 6•下腰小面角度=亭主面角度+(下腰小面角度=亭主面角度+(2 2°°~~3 3°°))(3)类推法 •在一些宝石加工教科书或技术手册中,通常所给出在一些宝石加工教科书或技术手册中,通常所给出的琢型角度只适合石英,即水晶角度。
的琢型角度只适合石英,即水晶角度•如果知道了石英的各种小面角度,可以运用下面的如果知道了石英的各种小面角度,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推算出其它宝石材料的相应小面角度,但公式推算出其它宝石材料的相应小面角度,但冠主冠主面和亭主面角度仍需查表面和亭主面角度仍需查表 •以下以圆明亮琢型为例,利用石英的角度推以下以圆明亮琢型为例,利用石英的角度推算出黄玉的角度:算出黄玉的角度: 石石 英 英黄 黄 玉玉 冠主面 冠主面 4242°° 冠主面 冠主面 4343°° 星小面 星小面 --2727°° 差 值 差 值 --1515°° 差 值 差 值 1515°° 星小面 星小面 2828°° 上腰面 上腰面 4444°°~~4747°° 冠主面 冠主面 4343°° 冠主面 冠主面 - -4242°° 差 值 差 值 ++2 2°°~~5 5°° 差 差 值值 2 2°°~~5 5°° 上腰面 上腰面 4545°°~~4848°° 下腰小面 下腰小面 4545°° 亭主面 亭主面 3939°° 亭主面 亭主面 - -4343°° 差 值 差 值 ++ 2 2°° 差 差 值 值 2 2°° 下腰面 下腰面 4141°°作业•1 1、用估算法计算:腰棱直径为、用估算法计算:腰棱直径为1cm1cm的圆明亮型的尖的圆明亮型的尖晶石的面角比例。
晶石的面角比例•2 2、用类推法计算:锆石的琢型角度用类推法计算:锆石的琢型角度二、宝石琢型设计的美学原理 •宝石琢型设计一般需要考虑体现宝石琢型设计一般需要考虑体现质美质美和和形美形美两个方两个方面的因素面的因素 质美:•指由宝石自身性质产生的感官美指由宝石自身性质产生的感官美 •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如颜色、透明度、光泽、质地有些是显而易见的,如颜色、透明度、光泽、质地等 •有些质美是潜在的,如亮度、火彩、闪烁,以及猫有些质美是潜在的,如亮度、火彩、闪烁,以及猫眼、星光、月光等特殊光学效应等,需要合理的琢眼、星光、月光等特殊光学效应等,需要合理的琢型设计及精良加工才能将这些美发挥出来型设计及精良加工才能将这些美发挥出来 形美: •指宝石的艺术造型形式美,这是人们通过造型设计指宝石的艺术造型形式美,这是人们通过造型设计和精心琢磨而创造出来的美和精心琢磨而创造出来的美•宝石琢型设计强调质美和形美的高度和谐和统一宝石琢型设计强调质美和形美的高度和谐和统一 宝石琢型设计的造型形式美法则 •造型形式美法则是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大意是指造型形式美法则是美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大意是指从形式美的独立意义出发,按照一定规律和法则创从形式美的独立意义出发,按照一定规律和法则创造美的形式的科学。
造美的形式的科学 •宝石琢型设计的造型形式美法则可概括为八项:宝石琢型设计的造型形式美法则可概括为八项:•齐一齐一 •对称对称 •对比对比 •反复反复 •渐变渐变 •韵律韵律 •比例比例 •和谐和谐•1 1、齐、齐 一一 •为单纯齐一的简称,指在造型中,相同刻面的大小、为单纯齐一的简称,指在造型中,相同刻面的大小、形状、角度、位置等应具有一致性,不能出现明显形状、角度、位置等应具有一致性,不能出现明显的差异和对立的差异和对立•这是琢型设计中的最基本的法则之一这是琢型设计中的最基本的法则之一 标准圆钻型标准圆钻型祖母绿型祖母绿型•2 2、对、对 称称•指在一个造型中,使其左右或上下的刻面各形态及指在一个造型中,使其左右或上下的刻面各形态及形态组合形式呈镜像对应相同或相似形态组合形式呈镜像对应相同或相似•对称是琢型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最常见的设对称是琢型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最常见的设计表现形式计表现形式圆弧混合型圆弧混合型锯齿型锯齿型•3 3、对、对 比比•指在造型形式中,力求使不同刻面的形态、大小、指在造型形式中,力求使不同刻面的形态、大小、位置等表现出差异和对立,突出反差,以求鲜明醒位置等表现出差异和对立,突出反差,以求鲜明醒目。
目•这是一种表现形式间差异性的法则,其主要作用在这是一种表现形式间差异性的法则,其主要作用在于使造型产生生动的效果,使之富于活力于使造型产生生动的效果,使之富于活力 雪花琢型雪花琢型•4 4、反、反 复复•指在一个造型中,通过相同或相似的造型要素重复指在一个造型中,通过相同或相似的造型要素重复出现来求得形式的统一出现来求得形式的统一•这种造型形式能使琢型产生统一的秩序美,加深视这种造型形式能使琢型产生统一的秩序美,加深视觉印象 歪斜琢型歪斜琢型•5 5、渐、渐 变变•指在一个造型中,使刻面呈连续、近似形态的有秩指在一个造型中,使刻面呈连续、近似形态的有秩序排列•这种造型形式能增加宝石琢型的层次感这种造型形式能增加宝石琢型的层次感 螺旋型螺旋型蜂巢型蜂巢型•6 6、韵、韵 律律 •指在一个造型中,使不同刻面间具有规律的节奏和指在一个造型中,使不同刻面间具有规律的节奏和律动变化,其作用是使造型产生动感、富有生气,律动变化,其作用是使造型产生动感、富有生气,或具有抒情的意味。
或具有抒情的意味 标准圆钻型标准圆钻型祖母绿型祖母绿型圆弧混合型圆弧混合型•7 7、比、比 例例•即在造型构成中,使宝石琢型的各部分比例及各刻即在造型构成中,使宝石琢型的各部分比例及各刻面的大小配置符合理想的尺度,以体现出和谐的比面的大小配置符合理想的尺度,以体现出和谐的比例美•8 8、和、和 谐谐•和谐也称多样统一,也就是将造型形式的各要素集和谐也称多样统一,也就是将造型形式的各要素集中于宝石琢型设计之中,使之成为完美和谐的统一中于宝石琢型设计之中,使之成为完美和谐的统一体•和谐是对前面法则的高度概括,为造型设计中的最和谐是对前面法则的高度概括,为造型设计中的最高法则,也是评价设计琢型美学效果的最终依据高法则,也是评价设计琢型美学效果的最终依据AGTAAGTA宝石设计比赛得奖作品•6 6名宝石雕刻家荣获名宝石雕刻家荣获1717个奖项及个奖项及5 5个获提名表扬个获提名表扬•得奖作品于得奖作品于20012001年年1 1月月3131日至日至2 2月月5 5日在美国亚利桑那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土桑宝矿石展公开展出。
州土桑宝矿石展公开展出•比赛分为经典宝石,琢面,雕刻,混合,艺术品及比赛分为经典宝石,琢面,雕刻,混合,艺术品及配对与配套六个组别配对与配套六个组别•AGTAAGTA指出,是项比赛让外界有机会欣赏宝石商和宝指出,是项比赛让外界有机会欣赏宝石商和宝石雕刻家的作品,并透过相互竞争,促进宝石切割石雕刻家的作品,并透过相互竞争,促进宝石切割艺术的发展艺术的发展 配对与配套组冠军:锰铝榴石配对与配套组冠军:锰铝榴石 经典宝石组冠军经典宝石组冠军::10.18ct10.18ct蓝宝石蓝宝石 琢面组冠军琢面组冠军::12.93ct12.93ct菱锰矿菱锰矿 琢面组亚军琢面组亚军::46.56ct46.56ct海蓝宝石海蓝宝石 琢面组季军琢面组季军::83.33ct83.33ct橄榄石橄榄石 混合组冠军混合组冠军::42.92ct42.92ct紫黄晶紫黄晶 混合组亚军混合组亚军::35.25ct35.25ct黄晶黄晶 混合组季军混合组季军::38.56ct38.56ct紫黄晶紫黄晶 混合组季军混合组季军::96.85ct96.85ct海蓝宝石海蓝宝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