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全集.pdf
22页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 页例 5 及“练一练” ,练习四第6-9 题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学会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物体的4 个或 5 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对策:组织学生经历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长方体模型、教学光盘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谈话:这几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谁来说说你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发言)2、计算下列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 4厘米,宽3 厘米,高5 厘米;(2)长 10 厘米,宽和高都是6厘米;(3)棱长 6 厘米;(4)棱长总和 24 厘米的正方体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说说每道题是怎样计算的,集体订正二、实际运用,解决问题1、学习例51)谈话: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了解还真不少。
前几天,老师也遇到一个有关长方体的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帮老师解决它出示例题5:老师家要制作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 分米,宽 3 分米,高 3.5 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2)谈话:同学们想一想,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玻璃就是要计算什么?可以怎样计算呢?(3)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想法, 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并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相应板书)方法一: 53.5 2+33.5 2+35,先算出前后、 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再加上底面的面积就是制作鱼缸所需要的玻璃的面积方法二: (53.5+3 3.5) 2+35,先算出前面和左面的面积和,再乘2 就算出了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最后加上底面的面积就算出了制作鱼缸所需玻璃的面积方法三: (5 3.5+3 3.5+5 3) 2-5 3,先算出整个长方体玻璃鱼缸的表面积,因为鱼缸没有盖,再减去上面那个面的面积就得出了制作鱼缸所需玻璃的面积2、小结:刚才,大家帮老师解决了鱼缸的问题,以后在解决类似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判断要求出哪几个面的面积,然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计算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22 页 - - - - - - - - - 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3、追问:如果为了使这个鱼缸看起来更漂亮些,要在鱼缸四周贴一层透明装饰纸,需要多少透明装饰纸?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然后交流各自的方法。
4、谈话:看来,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积不一定是6 个面的面积之和老师带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 谁来说说哪些物体的表面积要计算6 个面的总面积, 哪些物体只要计算其中 4 个面或 5 个面的面积和?(出示一些实物,如火柴盒、饼干筒、茶叶罐等)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吗?(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1、第 16 页“练一练”第1 题学生先独立计算, 再要求学生说说思考和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评价计算情况教师及时点拨: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2、第 16 页“练一练”第2 题学生看图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请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计算情况组织学生将第1题和第 2题进行比较, 再次理解生活中求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不同情况3、练习四第6 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然后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弄清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4、练习四第7 题学生认真读题并看图,理解问题所求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长方体昆虫箱的上下、左右这四个面的面积之和,而求需要多少纱网就是求长方体昆虫箱的前后两个面的面积之和。
5、练习四第8 题学生读题后观察自己的教室,明确两点:1、教室的地面不需要粉刷;2、算出四壁和顶面的总面积后要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6、练习四第9 题学生观察台阶示意图,理解题意, 弄清台阶占地面积是各级台阶的上面的面积之和,铺地砖的面积则是各级台阶上面和前面的面积总和四、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要和大家分享?还有什么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吗?五、布置作业1、课内作业:练习四第6、7、8、9 题及补充题2、课外作业之一:练习四第10 题,要求学生回家测量一个火柴盒的相关数据,计算出它的内盒和外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 - - - - - - - - - 体积容积意义教学内容:第19 页上例题6、7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的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区别。
教学对策:借助直观形象的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意会领悟课前准备:教师:3 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一个再大一些的玻璃杯,苹果、冬枣、梨各1 个学生: 12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感悟“物体占有空间”1、谈话:今天数学课上我们要做好几个数学实验,看谁最聪明,能从这些实验中发现一些数学问题2、实验:(1)先出示一个空的玻璃杯,将另一个大杯中的水倒入空杯,倒满为止多余的水倒掉 (2) 将水重新倒入大杯, 问:如果将这个大杯中的水再倒入玻璃杯中,可以倒几杯?(学生可能回答正好是1 杯)追问: 是吗?然后将一个苹果放入玻璃杯中,再慢慢将水注入玻璃杯,提问: 怎么会多出了水?引导学生得出:因为苹果也占有一定空间,所以原来玻璃杯中放水的空间被苹果挤去了3、总结:看来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位置二、认识“物体占有空间是有大小的”1、再出示另一个同样的玻璃杯,里面放有一个冬枣2、提问:猜一猜,如果要在这两个杯中倒水,哪个杯中倒的水多一些?为什么?3、指名猜测,说明猜测理由4、讨论:怎样验证大家的猜测?学生可能想到重新在这两个杯中分别倒入水,看看哪杯中倒的多 也可能想到将刚才前面一个杯中的水倒入第二个杯中,看看是否会有剩余。
比较这两个方法,你觉得哪种好,为什么?(应该选择第2 种方法)5、实验验证6、总结: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再次发现了什么?(物体占有空间是有大小的,苹果占的空间比冬枣占的空间大)7、再出示一个大梨,追问:现在不倒水,你能判断三个物体,哪个物体占的空间大吗?8、 教师揭示: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现在你能说说这三个物体体积谁最大?谁最小吗?9、继续实验:将三个物体放在3 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中,提问:如果将水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推导:三个空玻璃杯可放同样多的水,现在放在里面的物体的体积越大,那么剩下放水的体积就越小了三、认识“容积”1、指着刚才使用的玻璃杯与大杯子,问:这两个杯子的体积哪个大?2、如果将两个杯子里都装满水,哪个杯子装的水可多一些?猜测,实验验证:你怎样验证你的猜测,怎样比?再比较学生想的验证方法,择优实验验证3、教师揭示: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大杯子的体积比玻璃杯大,大杯子的容积也比玻璃杯大4、练习:第20 页上第 2 题:出示题目,独立思考,指名回答,说明理由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 - - - - - - - - - 5、再出示一个保温杯。
提问:很明显,这三个杯子本身的体积谁最大?谁最小?将另外三个同样大小的装满水的饮料瓶里的水分别倒入这三个容器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并不是体积大的容器就一定是容积也大四、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1 题:让学生说明三堆饼干的体积为什么相等?体会到物体的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2、练习五第3 题:可以让学生按要求逐题进行操作再次体会物体的形状变了,但体积不变3、练习五第4 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并简单说明理由4、延伸:猜猜谁得到的饮料多?体育比赛结束了,体育老师给获奖同学发饮料,小军得到的饮料可以倒满3 杯,小芳得到的饮料只能倒满2 杯谁得到的饮料多?体积单位的认识主备人:高向红教学内容:体积单位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 - - - - - - - - -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 立方米、 1 立方分米、 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体积单位,初步具有1 立方米、 1立方分米、 1 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对策: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体积单位课前准备:教师:正方体(1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模型、3 把米尺学生:学具盒(1 立方厘米正方体数个) 、1 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小正方形若干个教学预案:一、谈话导入1、师:升入六年级,我发现好多同学都长高了,有的同学快有老师高了,找个同学来和老师比比看吧!我高出一点,到底高出多少呢?可以用数学来解决吗?测量身高要用什么单位呢?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回答,教师板书:厘米、分米、米2、 我们身高不一样, 踩出的脚印大小也不一样吧?要测量脚印的大小需要用什么单位?(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3、我们俩所占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样吧,谁的体积更大些?光盘出示教材上例题8 中的长正方体: 这个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哪个更大些?你有什么比出大小来?学生想办法,体会到分割成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教师光盘上演示4、教师说明:统一度量衡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测量体积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单位。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猜猜看,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几个?学生猜,教师板书: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师:你们的想法与数学家想的一样,确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体积单位(板书)二、学习体积单位(一)立方厘米1、大家猜一猜,1 立方厘米会是什么样子?生猜:既然体积,我猜应该是一个正方体教师说明:你们和数学家的思路完全一样1 立方厘米就是棱长是1 厘米的正方体2、举起学具盒中的1 立方厘米, 看一看, 1 立方厘米有多大?闭上眼睛摸一摸,想象一下1立方厘米有多大3、生活中那样物体的大小比较接近1 立方厘米?学生举例4、把学具中10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任取几个,任意堆起来,看看几立方厘米有多大5、 (教师拿出苹果)大家估计一下这个苹果有多少立方厘米?如学生估计误差比较大,教师可用小正方体与学生校对,缩小误差二)立方分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 - - - - - - - - - 1、师: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立方厘米。
再来认识第二个好朋友,立方分米,猜一猜, 1 立方分米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描述(略)师:对!数学家正是这样规定的1 立方分米正是棱长1 分米的正方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