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_气象_土壤监测卫星系统汇编.pptx
58页海洋/气象/土壤 监测卫星系统 目录 海洋监测卫星 气象监测卫星 土壤监测卫星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监测卫星 定义 1、美国的一种探测全球海洋表面状况与监测 海洋动态的试验性卫星 2、专门探测全球海洋表面状况与监测海洋动 态的卫星 海洋卫星的普遍定义:海洋卫星是用于海洋 水色,海面温度,海冰,海流, 海平面高度 等的覌测, 为海洋和海洋生物资源开放利 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服 务而设计发射的一种人造地球卫星 海洋监测卫星 用途 利用海洋卫星可以经济、方便地对大面积海 域实现实时、同步、连续的监测,它已被公 认为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 海洋卫星的用途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 维护海洋权、海洋监测、资源调查、军事保障、 环境监测、灾害预测 海洋监测卫星 分类 按用途分,海洋卫星可分为 海洋水色卫星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海洋综合探测卫星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是对海洋水色要素(如叶绿 素、悬浮沙和可溶性的黄色物质等)和水温 及其动态变化的探测,有效载荷通常选用灵 敏度高、信噪比高、光谱分辨率高、波段 多、带宽窄的海洋水色扫描仪。
要求空间分 辨率在250~1000m,地面覆盖周期要求2~3 天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 发展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目的是:掌握近海 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资 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重点河口港湾的悬 浮泥沙分布规律,监测近海海面溢油油漠、 赤潮富营养、电场循环水排海热污染、海冰 冰情、浅海地形等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是对海面风场、海面高 度、浪场、流场以及温度场等动力环境要素 探测的卫星,有效载荷通常是微波散射计、 微波辐射计、雷达高度计等,并具有多种模 式和多种分辨率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发展海洋动力环境系列卫星的主要目的是: 利用微波散射计监控全球海洋表面风场,得 到全球海洋上的风矢量场和表面风应力数据 ,利用雷达高度计提供全球海洋地形数据, 得到全球高分辨率的大洋环流、海洋大地水 准面、重力场和极地冰盖的变异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环境综合卫星 海洋环境综合卫星是对全球与近海(包括海 岸带)的海洋动力环境、生态环境和水色环 境各种信息的综合遥感监测卫星,有效载荷 包括可见光、红外,主动、被动遥感器,如 多光谱成像仪、合成孔径雷达、微波散射 计、辐射计、高度计等。
海洋监测卫星 海洋环境综合卫星 发展海洋环境综合卫星主要目标是:提供全 天时、全天候海况实时资料,用于改进海况 数值预报模式,提高中、长期海况预报准确 率同时提供海上目标、海岸带调查、海洋 污染的实时同步海洋要素,为海洋环境监 测、维护海洋权益和海岸带资源调查、综合 利用与管理服务 海洋监测卫星 国外海洋监测卫星 前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海洋监测卫星的国 家 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军事强国拥 有实用型海洋监测卫星系统 海洋监测卫星 前苏联/俄罗斯的海洋监视卫星 前苏联的海洋监视卫星计划始于60年代,可 分为2个阶段,1965-1973年为试验阶段, 1974年5月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其海洋监视卫 星分为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和核动力雷达型 海洋监视卫星前者收集无线电和雷达发射 的信号,后者使用功率为几千瓦的雷达探测 海面舰艇,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不带核燃 料1985年开始发射装有侧视雷达探测海洋 特性监视卫星这3类卫星均混编在“宇宙” (COS-MOS)号卫星系列中 海洋监测卫星 美国的海洋监视系统计划与海洋监视卫星 美国海军海洋监视系统(NOSS)计划又称“ 白云”(White Cloud)计划,该计划于20 世纪60年代末开始启动,到1995年发射了最 后一组卫星,共发展了三代“白云”系列电 子型海洋监视卫星。
此后,接替它的是“天 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计划 海洋监测卫星 美国的海洋监视系统计划与海洋监视卫星 目前美国使用的是“高级白云海洋监视卫星 ”(AWOSS),采用被动式雷达观测技术, 属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白云”系统还有 其他名称:“一流奇才”(Classic Wiz-ard )和“命运三女神”(Parcae)而“命运 三女神”更准确地反映了该系统各卫星的使 命和工作原理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海洋卫星规划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总体上我国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在我国海洋卫星工程起步晚、星 载仪器的飞行会小、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 基本建成但业务化应用还需完善等方面为 此,要坚 持独立研制;建立海洋卫星体系, 逐步形成业务化运行能力;要实行军民结合 ,综合利用;重视关键技术储备;同时发展 卫星海洋的应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海洋卫星发展目标 2015年建立起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 卫星 、海洋环境综合卫星3个业务化运行的 卫星 2015年使我国的海洋卫星及其应用水平达到 国际2005年的水平,在国际社会中占有一席 地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的海洋卫星 海洋一号,代号为HY-1,由HY-1A卫星和HY- 1B卫星组成,是应国家海洋局要求研制的一 颗试验业务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色素的 探测,为海洋生物的资源开放利用、海洋污 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开发、海洋科学 研究等领域服务。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的海洋卫星 2002年5月15日9时50 分,中国第一颗 海洋 卫星(“海洋一号A”)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 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结 束了中国没有海洋卫星 的历史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的海洋卫星 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装备更为精良的 “海洋一号B”卫星,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的海洋卫星 海洋二号卫星是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 测卫星,主要任务是监测和调查海洋环境, 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监测手段,可直接为 灾害性海况预警报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并 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预报和全球气候 变化研究提供卫星遥感信息 海洋监测卫星 我国的海洋卫星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 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 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 成功送入太空 气象监测卫星 气象监测卫星 定义 气象卫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军事领 域 ,是太空中自动化高级气象站,它能连 续、快速、大面积地探测全球大气变化情 况 气象监测卫星 用途 气象卫星主要用于云移、云顶高度、云分 布、海洋表面温度、对流层上部水蒸气分布 以及辐射平衡等方面的测定和研究。
气象监测卫星 分类 分为低轨卫星和高轨卫星低轨卫星飞行高 度为800-1500km,高轨卫星飞行高度近 36000km 气象监测卫星 低轨卫星 可获得全球观测资料并有利于使用; 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与探测资料的精度 ; 每天拍摄时得到了必需的照明条件,保证了 图像质量; 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可得到足够的太阳照射 ,供给星内设备使用 气象监测卫星 低轨卫星 1. 美国的泰罗斯卫星系列 2. 美国的雨云卫星系列 3. 美国的艾萨卫星系列 4. 美国的诺阿卫星系列 5. 风云一号卫星系列 气象监测卫星 美国的泰罗斯卫星系列 泰罗斯(TIROS)卫星系列是第一代实验气象 卫星,1960年4月1日到1965年7月2日,共发 射了10颗TIROS卫星,并做了多次改进 泰罗斯卫星系列轨道为非太阳同步椭圆轨道 ,高度为680~2967km,轨道倾角为48 ~60 主要传感器有窄角、中角、广角电视摄像机 以及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 气象监测卫星 美国的雨云卫星系列 1964年8月28日至1978年10月24日共发射了7 颗雨云卫星。
雨云卫星为椭圆形或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轨 道倾角为98.6 ~104.9 ,近地点在 487~1248km之间,远地点在955~1354km之 间 雨云卫星能获取地球局部的、大范围地区的可 见光和红外卫星云图NIMBUS – 7还搭载海岸 带水色扫描仪(CZZS),可进行海洋光学遥 感 气象监测卫星 美国的艾萨卫星系列 1966年2月3日至1969年2月26日,美国共发 射艾萨(ESSA)卫星9颗 艾萨卫星轨道为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近地 点在800~1662km之间,远地点在 965~1730km之间,轨道倾角在97.9 ~102 之间 轨道上同时保持两颗卫星,地面站点每隔6 min 受到一张云图,云图星下点分辨率为4 km 气象监测卫星 美国的诺阿卫星系列 1970年1月23日到1994年12月美国相继发射 了16颗诺阿(NOAA)卫星 诺阿卫星为近圆形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 为833~870km,轨道倾角99.092,运行周期 为102min,重复周期为9d,上午7:00和下 午2:00经过赤道 气象监测卫星 美国的诺阿卫星系列 诺阿卫星除了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外,还能广 泛用于非气象领域,如海洋油污监测、探测 火上爆发、测定森林火灾和田野禾草燃烧位 置,以及测定海洋涌流、探测植被生产力、 确定蝗虫孳生地范围、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作 物估产、探测湖面水位变化等。
气象监测卫星 风云一号系列卫星 1988年9月7日,我国在太原发射中心,用自 制长征-4运载火箭发射了“风云一号”(FY- 1A)气象卫星它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云 图资料并进行空间海洋水色遥感实验它为 正六面体,总长为8.6m 1990年9月24日第二颗风云一号(FY-1B)卫 星成功发射 1999年5月10日第三颗风云一号(FY-1C)卫 星成功发射 气象监测卫星 风云一号系列卫星 FY-1A和FY-1B均采用近圆形、近极地、太阳 同步轨道,高度900km,倾角约99,偏心率 小于0.005,旋转周期约102min,卫星一天 绕地球飞行14圈 FY-1C为三轴稳定太阳同步极地轨道,轨道高 度870km,倾角98.85,偏心率小于0.005, 轨道周期102.3min 气象监测卫星 风云一号系列卫星 FY-1A和FY-1B可用于观测昼夜云图、地标图 像、水、冰雪和植被、海洋水色、地标和海 面温度等 FY-1C可用于观测昼夜云图、水、冰、雪、植 被、土壤湿度、海洋水色、水汽等 气象监测卫星 高轨气象卫星 1. 美国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系列— SMS/GOES系列 2. 日本的葵花气象卫星系列 3. 俄罗斯的ELECTRO GOMS N1 静止气象卫 星 4. 我国的风云-2卫星 5. 我国的风云-3卫星 气象监测卫星 美国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系列— SMS/GOES系列 该系列有三代: 第一代为SMS/GOES 第二代为GOES-D、E、F、G、H 第三代为GOES - I、J、K、L、M 此系列用于天气预报、气象学研究、温湿度 剖面提取及暴雨和热带飓风的监测等。
气象监测卫星 日本的葵花气象卫星系列 1977年7月14日起到1995年3月止,共发射了 5颗卫星 GMS系列卫星定位于东经140 上空,高约 3580km,倾角为0,每分钟自旋100周,每天 绕地球一圈 GMS系列卫星上载有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 射计和空间环境监测仪 气象监测卫星 俄罗斯的ELECTRO GO。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