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编号10009)大纲-分析材料.doc
9页《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编号10009)大纲2011年8月版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 课程性质与特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等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必修的 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理论课程本课程立足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结合小 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发展的现实,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做了分 析与阐释本课程突出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内容的教育目标的分析和实施方法与 策略的指导二、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与案例剖析,使学生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基本理念,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提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能力,为新 纳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做师资准备三、 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独立本科段)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程,它与初等教育专业的许多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儿童生理与卫生学基础》、《小学生心理 学》、《教育学》、《教育哲学》是本课程的基础,并与《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互相借鉴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论》第一章绪论一一两种不同性质的课程和两种不同方式的学习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学科课程体系和继承性学习方式,了解活动课程和实践性学习,实 现两类课程优势互补,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建设。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学科课程体系和继承性学习方式 识记:①学科课程;②传承性学习理解:①学科课程体系的形成;②传统教育面临的挑战2. 活动课程和实践性学习 识记:实践性学习理解:①实践性学习的认知过程;②实践性学习要以人的发展为本3. 实现两类课程优势互补两种学习相得益彰 理解:两种课程的优势互补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教育功能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成,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充 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能够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理念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 例分析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从活动课程到综合实践活动识记:①素质教育;②;综合实践过程的四个指定领域理解:①中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②中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殊性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育价值识记:①理念;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三条主要线索;④基础 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理解:①综合实践活动特殊的教育价值;②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应用:应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评价第三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理论基础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心理学基础与教育学基础,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理念的理解,了解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关的教学理论,为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及实施 策略奠定基础。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识记:①与综合实践活动有关的哲学认识论(客观主义认识理论、人本主义认识理论、建构 主义认识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②认知双螺旋结构理解: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论基础;②认知双螺旋的基本特点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心理学基础识记:①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选择性比较;②顿悟的信息加工过程(斯腾伯格理论中); ③顿悟思维;④实践智力的表现理解:①】“知识获得”信息加工的外部条件;②通过顿悟解决新异性问题的信息加工;③ 斯腾伯格的元成分智力理论应用:运用学习心理的基本理论分析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案例3. 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关的教学理论识记:①“创造工学”教学模式假定;②“最近发展区”理解:①“创造工学”模式的技术方法;②维果茨基的教学理论;③“范例方式”教学模式第四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明确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掌 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实施途径,基本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课程目标识记:①研究性学习的两种涵义;②研究性学习的范畴;③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研究”、“主 题设计”;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本质;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 习的主张;⑥研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的基本过程。
理解:①学科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局限性;②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的七个方面;③研究性 学习课程的特点;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应用:①依据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基本理念设计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②结合具 体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分析其目标的适切性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实施途径理解:①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②研究性学习独立实施的策略;③研究性学习与综合实践 活动其他领域内容的综合实施应用: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活动策略选择的合理性3.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识记:①观察;②观察研究法;③整体观察法;④重点观察法;⑤比较观察法;⑥顺序观察 法;⑦调查研究法;⑧实验研究法;⑨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理解:①运用观察法的要求;②调查研究的实施;③调查资料的整理和调查报告撰写;④实 验的设计与实施应用: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的案例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中劳 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理解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原则,初步掌握综合实践 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策略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识记:①实践性学习;②操作性学习;③劳动教育的价值功能。
理解:①技术教育的重要性;②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和实施途径的多元化;③综合实践活动 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目标2. 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原则与策略识记:①课程的实施原则;②指导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原则理解:①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体性原则;②活动设计目标的统一性原则;③项目引领在劳动与 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应用:①运用有关理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案例进行剖析;②完成一个劳动与技术教育活 动的设计第六章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初步掌握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策略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与教育目标识记:①计算机文化教育;②计算机文化教育的内容;③信息能力的表现和具体要求理解: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策略理解:①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融合;②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融合;③信息技术 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融合;④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应用:①对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案例进行分析;②设计有关活动方案第七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初步掌握社区 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理念和教育目标识记: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理解: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基本理念;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标2.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识记:组织专项活动的几个环节理解: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②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3.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 理解: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策略;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师资建设策 略;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指导策略应用:①依据基本理念和目标,设计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方案;②结合具体案例分 析活动目标及活动内容和实施的情况第八章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设计与指导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初步掌握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 指导方法。
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识记: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类型;②科学探索活动核心和目的;③科学探索活动的分 类;④设计与制作活动的类型2.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识记:①活动设计;②活动设计的几方面内容;③确定活动目标应注意的问题;④完整的活 动过程包括几个基本阶段理解: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内容;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编制各种类型活动方案和活动实施计划3. 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理解: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一般要求;②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策略 应用:能对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的有关概念,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的重 要性,了解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和特点,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了解 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的意识,为 建立课程意识奠定基础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识记:①课程资源;②素材性课程资源;③条件性课程资源;④课程资源开发;⑤课程物质 资源;⑥课程人力资源;⑦课程文化资源。
理解: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涵义;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性;③综合实 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特点;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与呈现形式应用:设计一个选题,并对该选题进彳丁课程素材资源和条件资源的分析2. 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角色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要求和实施原则;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 程评价的内容;能初步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实施方法二、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要求和实施原则识记:①评价;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理解: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②实践活动评价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③各 项评价原则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应用:①教育评价要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②教育过程性评价增强了评价的 教育性功能;③教育评价的主体与形式的变化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对象及其内容识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对象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具体内容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实施方法识记: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几项实施方法;②平时性评价;③阶段性评 价。
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评价的实施方法应用:①结合案例分析学生评价内容方法的适切性;②结合案例编制一可行的学生评价方案III.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1. 有关能力层次术语的说明为使自学考试者明确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使命题者在命题的过程中有具体依据,本大 纲在列出各章考核知识点的基础上,对能力层次做了较为明确的要求按识记、理解、应用 三个层次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其中应用还可以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子层次各 能力层次的涵义是:识记:要求了解有关名词、基本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