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改变沉浮 教案.doc
2页第二单元 沉与浮第二课 改变沉浮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想办法改变的,改变物体的沉浮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知道潜艇、钢铁轮船、水泥船、独木舟、水密隔舱等都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产品2.科学探究基于任务驱动,能设计更多“让它沉下去”“让它浮上来”的方案能将改变沉浮设计方案的主体内容以结构设计图的方式呈现3.科学态度、STSE有对物体沉浮变化及其关系进行科学实践的兴趣能从不同角度提出改变沉浮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愿意合作与分享从独木舟、水密隔舱、钢铁轮船、潜艇等科技史中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盖的空瓶子、水槽、水、橡皮泥、教学课件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物体放入水中,有的沉,有的浮那么我们怎样让浮的物体下沉、沉的物体上浮?(2)学生自由发言二)新课学习1. 让它沉下去(1)情景展示:带盖的空矿泉水瓶浮在水面上2)分组讨论:浮在水面的瓶子,怎么让它沉下去?(3)分组画出结构设计图即怎样改变空瓶子的结构使它下沉4)各组展示自己的结构设计图,对比其他组的设计图,优化完善。
5)分组实验:根据完善后的设计,进行实验6)拓展:介绍沉浮自如的潜艇当潜艇主压载水舱注满水时,潜艇从水面潜入水下当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水排出时,潜艇从水下浮出水面2. 让它浮上来(1)情景展示:实心的橡皮泥球沉在水底2)分组讨论:沉在水底的橡皮泥球,怎么让它浮上来?(3)分组画出结构设计图即怎样改变橡皮泥球的结构使它上浮4)各组展示自己的结构设计图,对比其他组的设计图,优化完善5)分组实验:根据完善后的设计,进行实验6)小结: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想办法改变的,改变物体的沉浮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7)课件展示教材P14上方三幅图8)用所学的沉浮的知识谈谈这三种船(水泥船、钢铁船、独木舟)9)拓展:介绍水密隔舱结构水密隔舱,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我国唐代,宋代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是我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从18世纪开始,中国先进的水密隔舱结构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造船工艺所借鉴,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由于舱与舱之间严密分开,因此在航行中,特别是在远洋航行中,即使有一两个舱区破损进水,水也不会进入其他舱区使得船的整体仍然保持有相当大的浮力,不致沉没三)整理,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