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历史材料题解答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0817501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历史材料题解答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暁材料题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中最常见的题型,该题型以文字、图 片、图表、情景等材料为载体设置问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对于这类试题,有的同学不能做到合理准 确解答,常陷入误区2014年高考结束后,笔者对本校高三文科班考生进 行了问港调查,力图总结考生在解答材料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 对策问卷主要围绕考生在基础知识、审题、信息处理、史料研读、行文规 范等方面的失分情况展开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调查统 计结果如下:具体失分原因及所占比例基础知识史实掌握不准确(21%)古文功底 弱,读不懂材料(15%)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25%)历史阶段特征混乱, 综合能力薄弱(39%)审题缺乏认真和严谨的态度(15%)抓不住关键部分 和中心语(69%)只重答题而不重读题(11%)读错或读漏题目(5%)史料 研读不能与教材知识相结合(23%)找不出材料中的隐含信息(31%)抓不 住史料反映的核心史实(31%)不能把多则史料冇机联系起来(15%)解题 思路缺乏学术思维(31%)思维定式(25%)不能运用不同史观分析问题(25%) 不能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19%)行文规范泛泛而谈,逻辑性不强(50%) 缺乏学科语言(42%)卷面不整洁(7%)答题区域错误(1%)问题一:基 础知识不扎实这个问题主耍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考生对一些基木史实掌握不准 确,对基本丿力史概念理解不到位;知识迁移能力差,常依据提取的一点信 息去胡编乱造,或者照搬课本上的知识和复习资料上的答案,生搬硬套, 不加分析;古文功底弱,读不懂材料;历史阶段特征混乱;学科能力差, 综合能力薄弱等。

      典型题目为2014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笫12题:12•“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 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 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 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 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解析:本题答案为Ao在答题时,部分考生由于对罗马法、公民法、 万民法等历史概念理解不清,对于罗马法各阶段的发展把握不准,时序混 乱,最终导致答题错误分析材料可知,公民受法律保护不论居住区域; 据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判断,当时并没有成文法应対策略:一定要夯实基础,因为有基础才有能力,才能在考试中正 常发挥历史基础知识包括教材涉及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 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其主耍活动、历史事件及其基木线索和发展过程等 考生应该确立三轮复习思路:第一轮专题史复习,不能盲目求快,要把基 础打扎实;第二轮采用大单元通史体例结合小专题阶段史进行复习;第三 轮,热点强化训练只要按照以上模式有条不紊地复习,就可以形成完整 的知识体系,拥有专题知识结构的构建能力、历史阶段特点的概括能力以 及不同专题之间的联系能力。

      问题二:审题不仔细高考试题在障碍的设置、干扰性与迷惑度等方面很有讲究,如果审题 不清就容易掉入陷阱部分考生审题不仔细,缺乏认真和严谨的态度,不 注意提取题干中的关键词,抓不住中心语,只重答题而不重读题,或者将 题目读错、读漏典型题冃为2014年高考江苏丿力史卷第5题: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 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 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 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 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解析:木题答案为Bo题中引用的道光谕旨是在中英谈判、签订《南 京条约》前下达的,材料中的关键词“赏借”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 念很多同学错选了 C— 一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很显然,这是由 于没有审清题冃而造成的应对策略:解答这类题,必须审清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弄清材料反 映的史实与观点,弄清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与问题的关系需要注意的 是,材料题的设问往往以所给材料为依据,问题设置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答题时一定要注意限定条件如果问题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冋 答……”,就要将材料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组织答案;如果问题为“依据 材料,分析(或概括或归纳)……”,就耍围绕材料组织答案;如果问题 为“从以上材料中可得到什么启示或结论”,就要结合材料以及当前史实 分析得出结论。

      问题三:史料研读能力不足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考生因史料研读能力不足,读不 懂艰涩的文言文材料;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找不出材料中的隐含 信息,特别是对一些图片、地图等非文字材料挖掘不够;抓不住史料反映 的核心史实;不能将史料与教材史实冇效结合起来典型题目为2014年 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1题:21. 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 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 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i出——《汉书?严助传》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之,……(武)则天特令肃州 刺史王木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t之,?七之曰:“不经凤阁(中 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 ”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 于家——《IH唐书?刘?tZ传》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 兴革),……凡上之达下,口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Fl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 画焉,平允乃行之。

      ……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 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一一《明史?职官一》请回答:(1) 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2)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仇之为什么不认可王立本所 宣读的“敕书” ?(3) 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明初阁臣为什么不能等同于宰相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在解题过程中,部分考生因抓不住本题三则材料的核心史实一一西 汉、唐朝、明朝君主为控制中枢权力采取的基本举措而失分;部分考生因 不能把材料反映的史实与教材中涉及专制主义集权演变的知识点结 合起来理解而失分应对策略:在做题时,应将材料读两遍第一遍粗读,大体明白材料 的内容,找到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第二遍精读,找准关 键词和核心史实,有效挖掘材料深层次的历史信息每一道材料题都是I韦I 绕着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材料的中心,将其与设问相联系,就可以找 到解题的突破口命题人选择的史料一般比较新颖,答题时必须把材料所 涉及的知识点与课本相关章节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做到史料、史实和观点 三对照问题四:解题思路不开阔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考生解题思路不开阔,缺乏学术 思想;易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不能运用多种史观去分析问题;不能多层次、 多角度分析与理解问题;答题时思路过于狭窄,只局限于用教材上的原话, 而不能结合材料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答题。

      典型题目为2014年高考 江苏历史卷第22题:22. 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 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 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一一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Z启发》相关表格简编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 荤荤举英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 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王韬《格致书院课艺》请答题:(1) 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 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2) 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命题者要求论证“王韬课士的近代性”,部分考生由于对近代化的含义理解不足,从而在解题时很难打开思路,自然得不到高分应对策略:现在许多试题都体现了命题者的学术观点,有时他们会选 取与教材相左的材料进行设题,因此考生要打破思维定式,对材料进行具 体分析;从材料中提取观点,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另外,考 生还要学会运用史观分析材料,答题耍讲究层次性,要史论结合,切忌完 全照抄材料或抛开材料随意发挥问题五:行文答题不规范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部分考生在答题中泛泛而谈,语言组 织逻辑性不强,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答案缺乏关键词,甚至出现顺序颠倒 的现象;表达的角度单一,层次性差;缺乏丿力史性语言,常用人白话,答 题不到位;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混乱,字迹模糊;答题区域错误等应对策略:考生平时应该注意语言表达训练,努力运用历史学科语言 答题,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用黑色签字笔 作答的习惯,字体大小要适中;组织答案尽量做到段落化、序号化、要点 化(小论文则要表述成文);答案的要点、关键词要醒目,最有把握得分 的点要放在答案的最前面;答案要点要全面,杜绝??唆总之,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有夯实基础、仔细审题、强化史料 研读、开阔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行文,才能有效提升丿力史材料题的解答能 力,提咼考试成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