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的城市建设举措及启示.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1957979
  • 上传时间:2022-06-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78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的城市建设举措及启示    施锦芳 郭小青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内容提要】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少子高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人口结构的上述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对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冲击,如何筹措资金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与此相应的也包括老年人居住及社区的建设问题,即建立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工作需求的城市及社区日本各地为应对少子高龄化,在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的探索提出了“理想的少子高龄化城市建设”的理念,意指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体现生存价值的劳动或工作场所、不用住院就能够享受医疗和看护服务、各年龄段居民能够加强交流的新型综合性城市建设沿着这一理念建设了不同模式的老年社区,如密集型城市建设、社区的无障碍设施化、兼具医疗看护服务的高龄化社区等等我国高龄化程度快速提高,为此应该在多方面的为严峻的高龄化问题做出应对日本高龄化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Keys】 日本 少子高龄化 城市建设 密集型城市序言近年来,人口结构的少子高龄化倾向并非只是发达国家的通病,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这一问题,尤其是高龄化问题有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日本是少子高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发达国家,如今人口数量及结构问题都成为制约日本经济增长的瓶颈少子化和高龄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1990年爆发的“1.57危机”是“少子高龄化问题”与日本政府的首次“正面冲突”,此后,日本政府可谓是想尽办法试图提高生育率以促进人口增长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但是少子化现象并未像日本政府预期的那样减缓,相反有愈演愈烈之势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于1998年降至1.38,之后又在2005年创下1.26的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开始出现负值尽管近年来总和生育率有小幅度回升,但是仍然徘徊在1.38左右的低水平另一方面,日本第一次婴儿潮人口(1947~1949年出生的人口)已经逐渐步入高龄者行列,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2013年高达25%,无论是人口绝对数量还是人口年龄结构都是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难题此外,由于日本人口结构断层导致的地区城市建设空洞化、地区产业缺乏活力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应对超高龄化问题方面,日本政府采用医疗、养老、看护三大保险体系为高龄者退休后的生活保驾护航由于日本政府推广的是低负担、高付给的优待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发展,年龄阶层间的不公平现象和国家财政危机等问题开始出现。

      2011年度社会保障相关支出费用为107.5万亿日元,其中用于支付医疗、养老、看护保险的相关费用为95万亿日元,占到社会保障总支出费用的约90%,并且预计到2025年,日本社会保障支出的个人负担率将突破50%①OECD经济学部的两位经济学家指出,2013年日本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保障基金组成的一般政府债务余额已经达到了名义GDP的230%,日本政府债务大约90%多都在日本国内在2012年第三季度末,日本商业银行持有40%左右的政府债券,日本银行持有约30%,另外的约30%由日本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包括国家养老基金)持有,大约3%的债务所有权则在居民手上②,因此可以说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延续变得非常困难在少子化政策收效甚微、高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如何满足高龄人口的特殊需求,加强高龄人口必备的居住硬件即推进高龄化社会的城市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学者围绕日本少子高龄化状况及社会保障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关于应对少子高龄化问题的城市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几乎是空白众所周知,中国也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政府正在采用放松计划生育的政策来改善日趋恶化的人口结构,但是中国数量庞大的高龄人口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日本少子高龄化城市建设、找出值得中国在城市建设中借鉴的经验也非常必要本文从日本少子高龄化城市建设理念、概况出发,并用大量的实例重点介绍和评析日本高龄化城市建设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值得中国借鉴的建议一、日本少子高龄化社会城市建设概况二战之后,日本的城市建设经历了很长一段反复探索的历史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形成了首都圈、京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与此同时伴随的是交通网络的急速发展和机动车的普及,特别是远离都市中心地区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工具反过来,道路和交通工具的便利化又加速了城市化向周边郊区扩展的进程2012年日本城市化率高达92%③,但是各地区之间的人口密度分布严重失衡,人口密度最大的东京都丰岛区每平方米要容纳21人,而北海道、福岛地区一些市、町、村在一千平方米的土地上只有大约两到三个人④受少子高龄化的影响,大型都市的周边出现大量高龄社区,而中小型城市更是受到“空心化”的困扰由于人口的流动性,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减少能够被外来人口流入效应相抵消,而离都市较远或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更可能面临少子高龄化威胁,因此,这些地区也更容易受居住空间的变化、地区产业人才缺失和经济低迷等问题的影响。

      边远地区田地荒芜、厂房闲置、经济缺乏活力等现象比比皆是日本国土交通省国土计划局推算,2050年,日本全国60%以上的地区人口将减少到现在人口的一半以下,现居地的21.6%将会无人居住为了应对将来更为严重的少子高龄化城市建设问题,日本各地区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循环利用空置住房、建设密集型城市、发展兼具医疗看护功能的高龄化社区和振兴地方特色产业少子高龄化地区的城市建设与一般城市建设的主要区别在于要充分考虑到高龄人口的特殊生活需求,提供使其能够安心居住的城市建设环境日本所提倡的“理想的少子高龄化城市建设”指的是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体现生存价值的劳动或工作场所、不用住院就能够享受医疗和看护服务、各年龄段居民能够加强交流的新型综合性城市建设以千叶县柏市丰四季台地区为例,该地区是日本住宅公团在1960年建立的4千户以上的大规模住宅区近30年来高龄化程度迅速提高,现在已经成为65岁以上住民占总人口比例达到40%的超高龄地区在丰四季台地区改建之际,柏市联合东京大学高龄社会综合研究机构和日本都市再生机构,从2009年开始推进高龄社会城市建设模型计划表1列出了柏市、东京大学、日本都市再生机构制定的“柏市丰台四季台地区超高龄化城市建设设计概要”。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超高龄化城市建设是以“兼具看护功能的地区建设”和“高龄人口灵活就业、劳动”两大方针为指导,并围绕这两大要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对策其中,“有效利用健康老人参与地区幼儿培育活动”,是充分结合少子高龄化现实所采取的特色方式,既可以支援幼儿保育工作,又可以防止老年人的孤单资料来源:柏市、东京大学、日本都市再生机构《柏市丰台四季台地区高龄者社会综合研究会报告》,《日本经济新闻》,2011年7月10日二、日本少子高龄化社会城市建设措施1.空置住房的循环再利用城市化建设是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但是少子高龄化所导致的人口减少使得人口稀少地区城市化过剩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从地方向城市中心流动的人口带动了都市周边郊区住宅的开发,同时也造成了城乡之间人口疏密的严重不平衡随着高龄化的推进,都市周边郊区和其他远离都市的乡村出现大量空置住房,人口结构的变化引发了家庭结构、社区结构的变化,从而要求对住宅功能、居住方式进行相应的改变,以最合适的居住空间来满足现有人口的需要日本政府在处置空置房屋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房屋的再循环利用:①空置住房的功能改造利用;②空置住房的买卖、租赁东京都江东区利用住宅区的空置个人住宅在大岛6丁目建立的保育院成为全国首家非盈利性保育园。

      此后,在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的协作下,此类保育园逐渐增多,并以非盈利法人方式运作这样,高龄化社区又焕发了年轻的活力此外,大量空置住房使得地区住房租赁行业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拥有住房数量最多的人群集中在户主年龄为55岁以上的家庭,而现阶段日本核心家庭占到总家庭数的一半以上,且65岁独居老人占独居家庭的三分之一因此,高龄人士的空置住房面临的废弃风险也更大鉴于买卖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非盈利法人“移居转租支援机构”(JTI)专门面向50岁以上老年家庭开展面向青年人的住房租赁、买卖服务,一方面帮助老年人实现住房的现金化,另一方面为无房居住的年轻人找到合适的房子,可谓一举两得2.整合人口稀少地区居住环境,建设密集型城市所谓密集型城市,是指集中设置公共服务和主要城市功能、有效地利用居住空间的城市扩散型的城市构造不仅增加了财政成本,还导致消费低迷因此,通过建设“密集型城市”避免因老年人体力不支而使其活动范围受到限制非常必要这种城市设计对于把步行作为主要出行手段的老年人来说,不仅提高了其生活的便利性,也为其身体减轻了负担而且,也可以降低铁路、公交车等的废弃风险,节约城市经营成本,减轻环境负担。

      现在,因为出台了被称作“城市建设三法”(城市规划法、大规模零售店铺布局法、中心市街[来自www.LW5u.coM]地活性化法,1998年制定、2006年再次修订),密集型城市的概念得以推广以建立公共公益设施等易通过行政主导来决定的措施为核心,管理城市布局,使城市完全发挥其功能青森市是密集型城市建设的一个典范青森市处于日本多雪地区,之前扩散的城市建设使青森市政府每到冬天雪季都要承担巨额的除雪费用,于是市政府萌发了在居民步行生活范围内建设高密度的经济活动设施(即密集型城市)的想法Festival City AUGA”是青森市政府为了重新焕发往昔热闹都市中心景象而建成的商业复合设施,也是密集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设施既有一般大厦的商业功能,又在地下一层开设有维持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生鲜市场,同时还在建筑内设有广场和图书馆无障碍设施”也是密集型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无障碍设施不仅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也撤销了年龄和性别的围墙,使无论在何处、无论是谁都可以自由、轻松地使用的“通用设计”理念得以推广尤其是与老年人一样行动范围容易受到约束的孕妇和婴儿车使用者,都对车站的电梯和扶梯等无障碍设施有着相当高的评价,因此产生了“无障碍育儿设施”这一词汇,哺乳室和带婴儿座椅的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逐渐得以推广和普及。

      此外,日本的信息导航系统非常发达,在车站、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到大量用不同色彩、材料、光影等手段建立的导向标识和设施这样不仅能够方便特殊群体使用,对乘坐公交车的上班族也非常有帮助日本便捷的无障碍设施与完善的立法和统一的设计标准分不开日本最早在2000年增加了以老年人和残疾人为对象的日本工业标准(JIS)的设计方针,统一了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标准之后于2006年12月20日实施了“关于促进老年人、残疾人等顺利出行的法律(无障碍设施新法)”,统一了“爱心建筑法”和“交通无障碍设施法”两部分立的法律国土交通部以此为基准进行管辖,地方公共团体出台各项条例进行支持3.兼具医疗看护服务的高龄化社区高龄人口是疾病高发群体,因此兼具医疗看护功能的高龄化社区建设显得必不可少日本所提倡的居家看护服务,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在熟悉的居住环境中接受方便的看护服务是最为理想的状态新泻县长冈市设立了高龄者综合看护中心“古武士园”,高龄者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的同时,在家接受全面的护理服务,小到配餐,大到访问、上门看护、集中护理等服务前述的柏市丰四季台地区在2013年开始着手建立“地区医疗试点”,主治医师和副主治医师为患者提供上门医疗,并负责协调提供必要的看护服务。

      此外,千叶县船桥市的高根台社区也建设了综合看护设施2000年前后高根台社区重建之际,社区自治团和UR都市机构协商提出“需要年老以后也能持续居住的高龄者支援设施”的意见,并呼吁建立具有看护设施的小规模多功能社区高龄者既能接受在宅看护,也可以入住看护设施此类入住式看护设施是由民间事业者运营的收费式“老年人之家”最终,该地区在20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