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营养与疾病骨质疏松.ppt

48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77400452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4.52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steoporosis) ) ) ) 骨质疏松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老年性退行骨质疏松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老年性退行 性疾病,病人骨量减少,骨质变脆,极容性疾病,病人骨量减少,骨质变脆,极容 易发生骨折;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由于患病率较高和骨折导致的严骨质疏松由于患病率较高和骨折导致的严 重后果,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极大重后果,对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带来极大 影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影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概概 述述 随着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 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1世纪危害人类的四大疾病之一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在绝经后女性中更为严重– 40岁以上, 男性发病率为5%,女性22.2%– 50岁以上, 发病率为21%– 60岁以上, 发病率为58%– 70岁以上, 发病率为94%– 80岁以上, 发病率为100%一、骨质疏松的流行情况与患病率一、骨质疏松的流行情况与患病率 v骨折对女性的危害相当于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的危害的总和 有研究估计:ü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为1/9ü而女性骨折的机率为1/6 中国中国尚未见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尚未见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北京地区北京地区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的患病人数:症的患病人数:• 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女性在女性在50岁以后患病明显增加,多见于绝经期以后;岁以后患病明显增加,多见于绝经期以后;• 男性在男性在55岁以后患病明显增加;岁以后患病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比同年龄的男性高女性比同年龄的男性高4倍。

      倍• 80岁以后,男女无明显性别差别岁以后,男女无明显性别差别 定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   减少,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  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特点–骨量减少 骨矿物质(钙盐)减少, –骨微结构退化 骨小梁变细、变稀,微骨折,导致骨关节痛–骨强度下降 骨脆性增高,难以承载原来的负荷,易发生骨折二、骨质疏松症概念二、骨质疏松症概念  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在轻微的创伤中骨折,特 骨质疏松会使骨骼在轻微的创伤中骨折,特  别是脊椎骨、髋骨及腕关部 别是脊椎骨、髋骨及腕关部 快速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出生:出生-20岁,为人体骨骼迅速发育阶岁,为人体骨骼迅速发育阶 段,骨密度处在快速增长期,足量的段,骨密度处在快速增长期,足量的 钙质可有效地促进骨骼生长,增加骨钙质可有效地促进骨骼生长,增加骨 密度。

      密度 稳定增长期稳定增长期::20-30岁,骨密度呈继续增加趋势,岁,骨密度呈继续增加趋势, 应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应多摄入含钙丰富的食物骨骼生长、发育和衰老规律骨骼生长、发育和衰老规律 平衡期平衡期::30-40岁,骨密度在岁,骨密度在35岁左右达到峰值,该岁左右达到峰值,该 阶段钙的摄入应满足生理需求量,即每日阶段钙的摄入应满足生理需求量,即每日 800毫克 快速丢失期快速丢失期::50岁以后,此阶段女性骨量丢失速度岁以后,此阶段女性骨量丢失速度 大于男性,大于男性,65岁以后,女性将丢失骨钙的岁以后,女性将丢失骨钙的 30-50% ,男性将丢,男性将丢 失失20-30% ,长期骨钙,长期骨钙 丢失导致骨密度降低,发生骨质疏松,为预丢失导致骨密度降低,发生骨质疏松,为预 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要及时补钙。

      防和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要及时补钙 3535岁以前岁以前骨沉着骨沉着 骨吸收(正钙平骨吸收(正钙平衡或钙平衡),使得多余的衡或钙平衡),使得多余的钙质能有效存入骨骼与牙齿钙质能有效存入骨骼与牙齿中3535岁以后岁以后骨骼沉着骨骼沉着< <骨吸收(负钙平衡),骨吸收(负钙平衡),v青壯年期每年以千分之三流失鈣青壯年期每年以千分之三流失鈣v停經後婦女每年以百分之三流失鈣停經後婦女每年以百分之三流失鈣 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1型和型和2型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特发性骨质疏松:少见特发性骨质疏松:少见三、骨质疏松症的分类三、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1 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降低下,雌激素减少,绝经后卵巢内分泌功能降低下,雌激素减少, 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年龄多在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年龄多在50-70岁 2 型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型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与年龄老化有关,多见于与年龄老化有关,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岁以上的老年人, 男女比例约为男女比例约为1::2。

      原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 继发于其它疾病而引起的骨质疏松继发于其它疾病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如各种内分泌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各种内分泌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药物性骨量减少、某些营养素缺乏、先天药物性骨量减少、某些营养素缺乏、先天性疾病、废用性骨丢失等性疾病、废用性骨丢失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 见于青少年骨质疏松症和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状见于青少年骨质疏松症和成年人骨质疏松症状 青少年骨质疏松可见于青少年骨质疏松可见于8岁岁—14岁的青少年,非常岁的青少年,非常罕见,目前,原因不明多伴有有家族遗传史罕见,目前,原因不明多伴有有家族遗传史 成年人骨质疏松比较少见,见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成年人骨质疏松比较少见,见于妊娠期和哺乳期,亦与遗传因素有关亦与遗传因素有关 四、骨质疏松原因与危险因素四、骨质疏松原因与危险因素 引起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是机体缺钙,凡是引起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是机体缺钙,凡是 引起钙缺乏的因素都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引起钙缺乏的因素都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 有关,有关,如维生素如维生素D、激素水平(雌激素、甲、激素水平(雌激素、甲 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等)、营养、遗传、活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等)、营养、遗传、活 动减少(或废用)、免疫、药物、某些疾病动减少(或废用)、免疫、药物、某些疾病 等原因有关;等原因有关; 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与骨密度所能达到的最大峰值和成骨密度所能达到的最大峰值和成 年后骨质丢失的速度年后骨质丢失的速度亦密切相关。

      亦密切相关 膳食缺钙膳食缺钙 膳食缺钙主要与膳食结构有关,膳食组成膳食缺钙主要与膳食结构有关,膳食组成中奶类、某些海产品和动物性食物中含钙较多,中奶类、某些海产品和动物性食物中含钙较多,且消化吸收率较高我国居民的膳食组成中,奶且消化吸收率较高我国居民的膳食组成中,奶类和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比较少,这可能是我类和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比较少,这可能是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国骨质疏松症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v 膳食中促进钙吸收的因素:维生素膳食中促进钙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某些氨、某些氨 基酸(赖、色、精氨酸)、乳糖以及钙磷比例基酸(赖、色、精氨酸)、乳糖以及钙磷比例v 膳食中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植酸盐、草酸盐、膳食中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植酸盐、草酸盐、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脂肪消化不良、乙醇及某膳食纤维摄入过多、脂肪消化不良、乙醇及某 些药物v 非膳食因素:年龄、运动、激素水平、生理状非膳食因素:年龄、运动、激素水平、生理状 况、遗传以及人体对钙的需要量况、遗传以及人体对钙的需要量 影响钙吸收与利用的因素影响钙吸收与利用的因素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特征危险因素特征 性别性别 女性女性 年龄年龄 老年人,并与年龄成正比老年人,并与年龄成正比 雌性激素雌性激素 卵巢功能不全或绝经后的雌性激素缺乏卵巢功能不全或绝经后的雌性激素缺乏 膳食营养膳食营养 钙缺乏、维生素钙缺乏、维生素D缺乏、酗酒、咖啡因摄入过量缺乏、酗酒、咖啡因摄入过量 活动活动 运动锻炼和体力活动较少运动锻炼和体力活动较少 生活工作方式生活工作方式 作态工作、长时间卧床或看电视、吸烟作态工作、长时间卧床或看电视、吸烟 家族史家族史 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 种族种族 亚洲人(尤其皮肤白者)、欧洲人、高加索人亚洲人(尤其皮肤白者)、欧洲人、高加索人 体型体型 娇小瘦弱者娇小瘦弱者 慢性病慢性病 性功能减退,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性功能减退,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功能 亢进,肝、肾疾病等亢进,肝、肾疾病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 服药史– 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 大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抗精神病、抗癫痫药物– 利尿剂– 含铝的抗酸药– 促性腺释放激素 不良生活方式v静止的生活方式v过量饮酒(骨形成↓,破坏钙平衡)v吸烟或曾经吸烟v大量咖啡摄入 血血血血钙钙 (Ca(Ca++++) ) 骨骨骨骨钙钙 (CaP(CaP2 2OO4 4) )应力应力应力应力废用废用废用废用 吸烟v香烟中的尼古丁具有抗雌激素效应,可增加女性吸烟者患骨质疏松的风险v绝经后女性中吸烟者的雌激素水平低于非吸烟者v吸烟有促进提早绝经的作用 其他营养素与骨质疏松磷– 增加膳食中的磷摄入可以减少钙在肠道的吸收– 但同时可减少尿钙排出– 因此在正常人对钙平衡影响不大,但对于肾功能不 良和老年人则可加速骨丢失– 高磷低钙膳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膳食纤维– 阻碍钙吸收(鳌合、加快食物通过肠道)– 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仅仅膳食纤维高,其他 营养素平衡的膳食可导致骨质疏松氟–过量氟可促进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但 同时可造成皮质骨矿化不全–水中氟含量>4.0mg/L地区的居民骨折率增高 五、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五、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典型症状为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典型症状为1.1.骨和关节疼痛骨和关节疼痛 常见的是腰背酸痛,其次是肩背、颈常见的是腰背酸痛,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腿痛,以腰疼最常见。

      部或腕踝部疼痛,腿痛,以腰疼最常见疼痛有时放射至臀部直至腿部,活动多时疼痛有时放射至臀部直至腿部,活动多时疼痛加重,夜间和清晨醒来时明显疼痛加重,夜间和清晨醒来时明显 2. 2. 骨骼变形骨骼变形 疏松的骨骼容易变形,椎体压缩变疏松的骨骼容易变形,椎体压缩变形可导致驼背、身长缩短;下段肋骨能形可导致驼背、身长缩短;下段肋骨能压在髂骨嵴,引起胸廓畸形压在髂骨嵴,引起胸廓畸形骨折与并发症:骨折与并发症: 3. 3. 骨折与并发症骨折与并发症 常见骨折部位是椎骨、股骨颈、股常见骨折部位是椎骨、股骨颈、股骨粗隆间、桡骨、腕骨等骨粗隆间、桡骨、腕骨等 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是:引起骨折和留下终生残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是:引起骨折和留下终生残疾,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危险因素疾,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的后果骨质疏松的后果 骨质疏松在表观无症状的情况下形成,容易被忽略,骨质疏松在表观无症状的情况下形成,容易被忽略, 直至骨折才被明确;直至骨折才被明确; 骨折后果严重,可引起疼痛、驼背、身高变矮,不骨折后果严重,可引起疼痛、驼背、身高变矮,不 能行动;能行动; 约有约有10%10%患者在三个月内死于手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患者在三个月内死于手术中或术后并发症, 大约大约20%20%的人在一年内去世,的人在一年内去世,50%50%以上的人永远失去独以上的人永远失去独 立生活的能力。

      立生活的能力 六、骨质疏松的诊断六、骨质疏松的诊断诊断原则: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诊断原则:以骨密度减少为基本依据特异检查:特异检查: 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3535岁以后每年应做骨密度检查岁以后每年应做骨密度检查 X X线检查:线检查: 生化检查生化检查 七、骨质疏松的防治七、骨质疏松的防治治疗原则治疗原则病因治疗病因治疗减轻骨吸收减轻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加强骨矿化促进骨形成,加强骨矿化对症治疗如止痛对症治疗如止痛 合理的膳食营养合理的膳食营养 经常性运动经常性运动 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 预防性用药预防性用药 避免服用促骨质丢失的药品避免服用促骨质丢失的药品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骨质疏松的骨质疏松的预防预防 1.健康的饮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饮食– 牛奶、奶制品– 钙强化食品– 钙/维生素D 补充剂富含其它对骨健康有益营养素的食品– 蔬菜和水果强壮骨骼的五个步骤 钙补充剂的选择 钙补充剂需符合的条件在水中能充份溶解;安全性高,不含重金属;适合烹调,让钙质补充,变得生活化;依个人条件选择 科学补钙补充量上限:钙: 2000 mg/day; 维生素 D: 20 g/day方法将所需量分次补给。

      用餐时与食物一起摄入选择适合自己的钙种类 v 有机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有机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v 无机钙:碳酸钙无机钙:碳酸钙 钙补充剂钙补充剂 2.经常晒太阳 为满足维生素D需要– 每天晒太阳10-15分钟(胳膊、腿 部),注意不能有衣物遮盖– 晒过太阳后应该注意保护皮肤3.保持运动的生活方式 4.定期检查骨密度§有骨质疏松征兆的男性或女性–骨折, 慢性骨痛–身高缩短、驼背 §有重要危险因素的男性或女性§绝经早或有其它危险因素的女性§持续服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男性或女性 5.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节食§酗酒§大量咖啡§低钙、低维生素D膳食§静置生活方式 掌握预防骨质疏松症关键时期§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时机 — 最无危机意识的年轻时期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增加峰值骨密度增加峰值骨密度 峰值骨密度与遗传因素有关,年峰值骨密度与遗传因素有关,年 轻时摄入充足的钙并加强运动锻炼,可使骨密度在轻时摄入充足的钙并加强运动锻炼,可使骨密度在 遗传因素允许范围内达到较高的峰值遗传因素允许范围内达到较高的峰值。

      减少成年后骨质丢失速度减少成年后骨质丢失速度 雌激素疗法雌激素疗法 问题:问题: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减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v 停药后骨质丢失立即加速,需连服停药后骨质丢失立即加速,需连服10-20年以后;年以后;v 副作用大,增加乳腺癌、子宫癌危险度,与孕激素副作用大,增加乳腺癌、子宫癌危险度,与孕激素 合用可减少风险合用可减少风险 性激素疗法:雌/孕激素替代治疗 •指征:血管舒缩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萎缩性阴道炎、早绝经、复发或顽固性尿道—膀胱炎;脂蛋白血症•禁忌症:栓塞病史、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乳房癌、卵巢癌)、吡咯紫质沉着症(prophyria)、严重高血压、糖尿病、严重静脉曲张、嗜烟、不能坚持长期随诊者 •方法:推荐口服用药,摒弃皮下埋植和肌注局部用药仅限于老年性阴道炎,且不宜长期应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为规范的替代治疗雌激素0.625mg/d×25天,于第十六~二十五天辅加分泌化剂量孕激素共10天3~6周期为1疗程凡有周期性撤血者,应继续辅加孕激素若连续3个周期无撤血者,可停用孕激素 –单纯雌激素周期疗法:即以替代剂量雌激素每月服用25天。

      仅限于已行子宫切除而更年期症状明显者未行子宫切除而孕酮撤血阴性者,虽也可试用单纯雌激素疗法,但每隔2~3月必行孕酮撤血1次 –尼尔雌醇(Nylestriol)疗法:适合于所有更年期妇女优点是:简单、长效、内膜刺激小老年阴道炎、尿道炎症状改善明显–雌—雄激素疗法:适用于伴乳痛、性功能减退妇女雌素配伍甲基睾丸素5~10mg/d且有遏制雌素促内膜增生过长之作用 •副反应:胃肠道副反应与雌激素剂量和剂型有关但妇女耐受性良好为减少副反应,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采用最小有效剂量,依症状体征缓解后减量或停药 •随诊:重点是防止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癌变、乳腺增生反应和全身代谢异常变化凡接受性激素替代治疗者,应每3个月门诊复查或信访1次6个月1次妇科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超声和内膜活检乳房检查注意有无小叶增生或肿块,并注意心、肝、胆、血液功能的监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