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真题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79页2 0 14 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理综生物试题汇编(共 14 套)1.2 0 14 年高考理综新课标1卷(生物部分)2.2 0 14 年高考理综新课标2 卷(生物部分)3.2 0 14 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生物部分)4.2 0 14 年高考理综四川卷(生物部分)5.2 0 14 年高考理综天津卷(生物部分)6.2 0 14 年高考理综浙江卷(生物部分)7.2 0 14 年高考理综安徽卷(生物部分)8.2 0 14 年高考理综北京卷(生物部分)9.2 0 14 年高考理综广东卷(生物部分)10.2 0 14 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生物部分)11.2 0 14 年高考理综福建卷(生物部分)12.2 0 14 年高考理综大纲卷(生物部分)13.2 0 14 年高考江苏卷生物单科14.2014上海市高考压轴卷生物2 0 14 年生物高考题 新课标1卷一、选 择 题(每小题6 分)1.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阳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2 的产生停止 B.C O 2 的固定加快C.A T P/A D P 比值下降 D.N A D P H/N A D P,比值下降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 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的个体).近亲结婚时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I 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 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B.I I、m-i 和i n-4 必须是纯合子 心 厂C.H-2、1 1-3、I H-2 和H L 3 必须是杂合子 miOZjf 3(C_n4D.1 1-4、1 1-5、1 /-1 和1 /-2 必须是杂合子 w.0 2 占6.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二、非选择题2 9 .(9分)回答下列问题(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龙胆紫溶液属于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 着色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3 0 .(1 1 分)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在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个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填”未发生改变”、变 慢 或 变快”),演替的方向(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31.(10分)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砌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故障,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2)血浆中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尿量,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32.(9分)现有两个纯和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由于对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一优良遗传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
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感病这地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4 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320002800024000200001600012000SOOO4000笫一次Zr-E三r:l:r:?r:l-?-Y-z-:.:;:.:IgY-xii第 四 次 第 五 次 刎 次 败若要制备杂父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有道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验,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经过 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 小鼠,理由是(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核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3)杂 交 瘤 细 胞 有 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 条4)未融合的B 淋巴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2 0 1 4 年生物高考题 新课标1 卷 答案一、选择题1.C 2.B 3.D 4.B 5.B 6.A二、非选择题2 9.(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碱 染色体(2)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 0.(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3)变快 未发生改变3 1.(1)呼吸 下降(2)降低 增加(3)会3 2.(1)抗病矮杆(2)高杆与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匕(3)将纯合的抗病高杆与感病矮杆杂交,产生用,让 B 与感病矮杆杂交。
4 0.(1)4 Y Y 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最高(2)B 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 0 0%(3)1 1 0 0 (4)不能无限增殖2014年高考(新课标n卷)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1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 T P 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2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B.D.胃 核 D N A 帔帝防式4 洞3 .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4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 为 a、b、c、d、e和 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 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 组的高B.浸泡导致f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 组的C.a 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 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毗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29.(10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 CO2浓度为a 时,高 光 强 下 该 植 物 的 净 光 合 速 率 为CO2浓度在ab 之间时,曲线 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 时,曲线B 和 C 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3)当环境中C O 2浓度小于a 时,在图示的3 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 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30.(9 分)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储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 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一(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 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
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 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 T 细胞的作用是,(3)在特异性免疫中,T 细胞可产生 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 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参与体液免疫过程31.(9 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 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效率为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