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煤方法之第十九章 井底车场.ppt
36页第十九章 井底车场,井底车场 — 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 包括巷道、硐室和线路,第一节 井底车场概述,一、井底车场巷道 (一)储车线 储车线—容纳空重车辆的专用线路 主井空、重车线,l 主井空、重车线 大型矿井:主井空、重车线各长1.5 2.0列车长; 中小型矿井:主井空、重车线各长1.0 1.5列车长 l 副井空、重车线 大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各为1.0 1.5列车长; 中小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各为0.5 1.0列车长 副井空、重车线一般不小于1.0列车长 小型矿井:副井空、重车线有时可按0.5列车长,l 材料车线 大型矿井材料车线一般为15 20个材料车 中小型矿井材料车线一般能容纳5 10个材料车 (二)调车线 调动空重车辆运行的线路,一般为1列车和机车长度之和 (辅助线路),二、井底车场硐室,1、主井系统的硐室: 底卸式矿车卸载站、翻笼卸载站、井底煤仓 硐室、箕斗装载硐室 2、副井系统硐室: 马头门、中央变电所、水泵房、水仓、等候室、信号室 3、其他硐室: 调度室、机车库及修理间、爆破材料库、工具室,三、井底车场调车方式,顶推调车 专用设备调车 机车、绞车、钢丝绳推车机 甩车调车 顶推拉调车,第二节 井底车场形式及选择,一、井底车场的类型 l 大巷用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 固定箱式矿车: 环行式、折返式 底卸式矿车:折返式 l 大巷主要用胶带运煤的井底车场 立井井底车场、 斜井井底车场,二、环行式井底车场 (大巷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特点:列车在车场中环行单向运行。
环行车场可分为:卧式、斜式和立式 卧式环行车场—空重车线与主运输巷(大巷或主石门)平行 斜式环行车场—空重车线与主运输巷(大巷或主石门)斜交 立式环行车场—空重车线与主运输巷(大巷或主石门)垂直,(一)立井卧式环行井底车场,特点: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5(大巷或石门)平行,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绕道回车线及调车线调车 三角岔道入场法: u 煤(空)列车: ① 左翼N2,机车停车反向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机车反回经54,牵引空列车驶向采区 右翼N1,机车停车反向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① 机车反向经54,牵空列车驶向采区 u 混合列车:(矸石车半列位于列车后头) 矸石车先顶入副井重车线 重列车顶入主井重车线,,优缺点及使用,a、利用主要运输巷作绕道及调车线,开拓工程量小; b、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 c、安全性差:机车在弯道上顶车,减速,不安全; d、交叉点及弯道多,施工不便; e、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安全; f、用于主井筒距主要运输巷道很近(约一列车长)的条件下二)立井斜式环行井底车场,特点: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但专开绕道线5,特点: 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斜交,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及部分回车绕道,但专开绕道线5 调车 u 煤列(空)车: 左翼: 右翼: u 混合列车:(矸石车位于车后头)左翼来的混合列车先顶矸石车入副井,再牵顶煤列车入主井重车线。
优缺点及使用,a、 开拓工程量小; b、 调车方便,通过能力较大; c、 安全性好些,弯道角度小,顶推车有利,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 d、 巷道交叉点较少,施工较易; 井筒距大巷较近(小于一列车长)且地面出车方向 a、 也要求大巷斜交时采用三)立井立式环行井底车场,特点:主副井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道垂直,并利用主要运输巷道作为调车线,但专开绕道线5调车: u 煤列车 u 混合列车,优缺点及使用,a、 开拓工程量大; b、 交叉点及弯道多; c、 在大弯道上顶推车不够安全,但机车不过翻车机硐室 d、 调车较方便,通过能力大; e、 当井筒距主要运输大巷较远时(大于一列车长)采用四)斜井刀式环行井底车场,特点:存车线与主要运输巷平行 调车:,三、折返式井底车场,特点:空、重列车在车场内同一巷道的两股线路上折返运行 (一)立井梭式车场,调车 通过能力小、用于中小型井,井筒距大巷较近二)立井尽头式车场,调车 井筒距大巷较远,用于中小型井四、底卸式矿车运煤井底车场,(一)底卸式矿车卸煤原理,底卸式矿车前端铰接,只能后端打开,进入卸载坑后,车箱翼板沿托棍滑动,矿车后轮沿卸载坑曲轨滑动,在水平力推动下前移。
矿车只能按某一端进车设置,要求矿车头尾不能倒置u 底卸式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多为折返式车场, u 井底车场为折返式,采区装车站车场也为折返式 u 井底车场为环行式,采区装车站车场也为环行式 底卸式矿车使煤的运输大为简化,卸载快,通过能力大 3040秒/列车 井底车场内需设辅助运输线路,以便材料车、矸石车调运二)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调车方式及线路,(a)机车牵引列车过卸载坑(井底无调车机车)(b) 机车顶推列车过卸载坑(机车不过坑)(c)机车牵引列车过卸载坑(井底有调车机车)(d)同(c),当两翼进车,立井折返式底卸式矿车井底车场:潘一矿,1-主斜井,2-副斜井,3-底卸式矿车卸载站,4-翻笼硐室,斜井折返式底卸式矿车井底车场:,五、大巷用胶带运输机运煤的井底车场,(一)巷道系统:大巷用胶带运输机运煤的特大型矿井,一般设两套运输系统,分设于两条大巷,称主副大巷,两巷相距20~30米 u 主大巷 — 一侧设胶带运输机,一侧设600轨道检修道,且轨道检修道宜布置于靠近副大巷一侧 采区煤仓设于主大巷上方,机械给煤 u 副大巷 — 设600轨道辅助运输 采区下部平车场绕道出口与副大巷相连。
1-主井,2-副井,3-中央煤仓,4-中间煤仓, 5-轨道中石门,6-西翼轨道巷,7-东翼轨道巷,8-中区轨道,9-中西上仓胶带机斜巷,10-东翼上仓胶带机斜巷,11-机车道,12-西翼胶带斜巷, 13-中区胶带机斜巷,(二)井底车场特点:,一般井底车场分上下两部分,上下部分垂距80m 1、上部胶带卸煤装载车场 胶带运输机头硐室、煤仓、配煤胶带巷、箕斗装载硐室、联络巷等 u 胶带运输机大巷与井底车场煤仓及主井装载系统相联结 主井运煤采用“胶带上仓”,立井井底只掘到井底车场水平,煤仓及装载硐室均高于车场水平之上2、下部井底车场 — 副井系统,担负辅助运输任务,但无翻车卸载硐室及线路 轨道大巷(副大巷)与副井提运系统相联结 主井筒底部清理在下部车场进行六、井底车场形式选择,首要问题是合理选择车场形式 1、主要影响因素: 井田地质条件; 井筒和大巷布置; 大巷运输方式及井型大小; 提升运输方式(分提分运); 地面生产系统布置等因素2、选择合理的车场的要求原则,通过能力要保证矿井生产需要,并不小于30%的富裕通过能力 调车方便(系统和方法简单),操作安全 开拓工程量少 交叉点及大弯度巷道少,利于施工。
车场主要硐室及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围岩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