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供应链发展历史12-30演示教学.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35726933
  • 上传时间:2023-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6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德国是实体经济大国, 其制造业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国又是外贸大国, 世界出口亚军 2010 年共出口货物 9519 亿欧元, 40%的 GDP和四分之一的就业人口依赖于出口经济德国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和研发的同时, 一贯注重物流体系的建设 物流为德国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0 年德国物流业从业人员达 270 万,营业额 2100 亿欧元,是德国第三大经济部门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德国, 近十年来在实践中开始较快发展,已出现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物流一、德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情况(一)企业开始认识到重要性在德国学术领域, 供应链管理一般是指面向最终顾客需求的对产品从计划、 供货商选择、采购、 生产、运输配送直至回购的过程优化 物流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供应链管理涉及商品的大部分价值链, 它超越行业, 要求所有参与者紧密合作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在于降低采购成本、缩短交货时间、减少产品库存、提高供应商忠诚度和服务水平德国企业的物流管理经历了以下阶段:1970 年代(传统物流,目标是优化各环节功能):采购——运输、转运、仓储——生产——运输、转运、仓储——销售1980 年代(横向交叉物流,目标是优化订单):采购——传统物流——生产——传统物流——营销——客户1990 年代(价值链整合物流,目标是优化价值链):客户来单——研发(转包给供应商)——采购(转包给供应商)——生产(转包给供应商)——配送(转包给供应商)——回收(转包给供应商)——客户21 世纪(全球化价值链整合物流,目标是建立和优化全球网络)据 ZLU咨询公司调查, 81%的德国企业认为实行供应链管理将提高企业竞争力。

      但只有超过 20%的企业建立起了有效地供应链管理,因为德国 95%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大企业和较大规模的中型企业对供应链管理比较重视, 而小企业受自身规模、 实力所限基本上未建立起供应链管理另据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统计,德国 37— 39%的大企业尚未拥有战略性供应链德国供应链管理总费用一般占企业营业额的 7%实行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的利润率为未实行企业的两倍实行供应链管理的标准产品生产商,其平均利润率为 11%,个性化产品的生产商平均利润率为 9%总体来看, 相比美国等服务业强大的国家, 德国企业, 主要是中小企业对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生事物在实践上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二)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主要做法1、 SCOR模式德国实行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以大型企业居多,它们都有自己完整的供应链,自行管理整合供应链一般采用 SCOR模型 SCOR模型由美国供应管理协会推荐, 可用优化企业目前的供应链 它超越了企业和部门的边界, 关注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关系,注重关联企业的战略联系和高效运营2、合同物流模式德国的合同物流( Kontraktlogistik )即英美所说的第三方物流( 3PL),从合同执行方角度来看类似于香港的 “利丰模式”。

      简单地说, 合同物流就是生产商或者零售商同物流企业签订较为长期的合同,把整个物流环节外包的模式合同物流模式在德国较为流行, 特别是在出口型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交流网站不完全统计,德国有合同物流企业 700 余家,其中不仅有德国邮政据 Kompass企业DHL、德国铁路Schenker 、Kühne & Nagel 、Dachser 和 Fiege 这样的大公司,也有 Grieshaber 和Karldischinger 这样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同客户一般签订 3— 5 年的合同,从产品计划阶段开始就较深入地进入到客户的产品价值链,通过自己的专业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德国的合同物流企业主要活跃在汽车、纺织、食品和冷冻制品以及制药行业 2008 年,德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市场规模为 810 亿欧元,其中将近 30%采用合同物流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外包趋势明显减缓 2005 年时曾达到高峰,很多企业把整条供应链都外包出去但根据德国工业联合会研究报告, 2010 年供应链管理整体外包未出现增长,一些大企业将供应链管理部分重新收回企业内部三)国家没有扶植措施德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除特殊情况外 (比如经济危机)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较少。

      具体到供应链管理企业行业,德国政府没有直接的具体的扶持措施二、西门子公司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德国西门子集团是大型跨国集团,业务范围涉及能源、电子电气、 通信技术、 医疗设备等 2010 年集团实现销售额 760 亿欧元,盈利 41 亿欧元,全球员工有 40.5 万西门子每年在全球采购 130 多个大类货物,价值 400 多亿欧元,超过年销售额的一半其中约 230 亿欧元用于采购同工业、能源和医疗技术这三个事业部生产相关“直接产品”,即半成品和和零部件 170 亿欧元用于采购集团通用产品,其中信息产品和市场营销产品等“间接产品”采购额为 100 亿欧元 2008 年之前,西门子的供应链是垂直型的,各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供应链2008 年 4 月,集团制定了供应链管理倡议 11 月董事会专门设立了负责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服务事务的董事一职,由 Babara Kux 女士担任供应链董事下设管理团队,共有 100 多名员工, 其中的高管包括集团三个事业部的采购总经理、工业财务总监、中国地区总裁和英国地区总裁供应链管理团队分为财务、 直接材料采购、间接材料采购、战略和计划以及全球价值采购等几个部门。

      供应链管理团队是集团最高采购决策机构, 已成为集团新战略的运营核心之一西门子供应链管理的口号是更快、更好、更具创新和更环保西门子没有实行完全统一的集中化的采购 集团制定了供应链管理 “ 60— 25— 20”战略具体为 :—— 2010 年底前全部采购的 60%实行统一采购, 剩下的各事业部门仍有采购权力, 但集团内部形成了集约化供应链管理网络,各采购部门相互协作——中期来看,在新兴市场的采购比例要从目前的 20%提高到 25%——供应商数量要减少 20%上述计划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 2009 年 3 月,西门子开始实行供应链瘦身计划消减了 20%的供应商,即 74000 家企业集团认为,供应商应该更紧密地、更早地同西门子的产品开发相结合 集团实施供应链管理后针对间接产品的采购实行了集中采购, 集中的订单压低了采购成本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 实行供应链管理后西门子采购成本至少降低了 5%西门子的供应链中有 1000 家左右的大供应商,他们背后有自己的供应链这些大供应商可以看作西门子供应链的分链条, 因为他们背后又有着自己的供应链 西门子认为, 选择分链条要精益求精 当今的竞争已不再是供应商 A 和供应商 B 的竞争,而是供应链 A 和供应链 B 的竞争。

      西门子实施全球采购管理基于以下六大理念:——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向当地转让技术和投资——降低货币汇兑风险——提高采购安全性——缩短供应链——提升西门子全球形象西门子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中十分重视新兴市场, 这些国家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西门子在新兴国家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 30%,但在新兴国家的采购额只占全部采购额的 20%为了降低成本而增强竞争力, 西门子将加大在这些国家的采购力度 中国在此备受西门子青睐,这也是为什么在供应链管理团队中特意吸收中国区总裁的原因 举个例子 西门子将为中国高铁建造 100 组列车, 其中西门子自己的供货额仅为 7.5 亿欧元,而中方两家合作车辆厂的供货额将达 30 亿欧元西门子的供应链管理还重视环保内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集团计划到 2012 年底前投资 1 亿欧元打造绿色生产 今后两年内西门子将派环境专家检查供应商的环保情况, 目标是使供应链每年节能 1.7 亿欧元,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150 万吨 2010 年西门子开发出一套 “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教程, 所有采购经理必须接受该教材培训 当年西门子的主供应商中有 953 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力自我评估 以中国为例, 西门子在上海、 北京和深圳为中国供应商举办了首届可持续发展交流会。

      西门子还为供应商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 code ofconduct )并经常检查其遵守程度三、对我发展供应链管理型外贸企业的建议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我们不可能永远依靠人口红利走低劳动力成本之路 况且我国面临的外贸环境日趋不容乐观, 针对中国 “双反”案件不断增多, 而且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我们的制造业企业要提升产业结构,努力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即研发和销售我们要努力发展和促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型企业 21 世纪的竞争可能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现在的趋势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间正在加快战略联盟的步伐我们可以考虑:(一)大企业要努力优化自己的供应链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去 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的大企业已经有实力进行全球采购 我们的企业要培养世界眼光, 不能仅满足于接单——生产——出口模式 从前的“两头在外” 的加工模式是当时条件下合适的模式, 但只能带来价值链最低的部分, 已不能满足外贸企业产业升级的需要 大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采购、 供应商选择、 运输配送乃至国外销售商选择等供应链环节的研究,努力整合资源,打造跨国企业。

      邮政、铁路、航空等具有天然优势的大型运输企业要努力依托自身优势, 建设自己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部门或子公司,成为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二) 中小企业要努力融入到全球供应链中去对于中小企业, 受自身实力所限,最现实的做法应该是找准市场定位, 成为本土大企业或者外国企业的供应链中的一环 争取获得长期稳定的合同,从而确保企业获得规划未来发展的基础三)要下大力气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