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docx
15页《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1 ﻫ 蒙台梭利认为,孩子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它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释放强大的力量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活动的,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发展教育是为了激发和促进孩子发挥“内在潜力”而存在,所以要使孩子按照自身规律获得自然和自由的发展孩子不应当被当做物体或宠物,而应该被当成一个真真正正的人孩子不是秉承成年人思想的容器,不是可以被任意塑造的泥块或软蜡,不是用来随意雕刻的木块,也不是花园里的花草或门旁拴着的小狗孩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教育家、老师和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进行仔细观察,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想要做到这些,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不受阻碍成长ﻫ part1儿童对重建世界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使用单词及名字是学习语言的最初阶段,他会发生在一个非常固定的时期,就像早就设计好一样儿童还需遵循自然界严格设计好的时间表那样忠实、准确的进行学习,如同一所组织严密的旧式学校随着儿童对这个时间表的遵循,他们勤奋的学会了语言的不规则变化及句子的语法结构2岁的儿童已经能够清楚的识别自己周围的人和物了,儿童会为了促进内心的成长而学会很多东西,会形成智力、信仰、及特有的民族和社会情感等成年人无法传授给他们的复杂东西。
儿童3年学会的东西,我们通常要用60年的艰苦学习才能学会,所以心理学家常用“3岁的儿童已经长成一个大人了”来表达这种意思其实就是所谓的“三岁看大”吧)ﻫ 教育并非是教师教授了什么东西,而是人类自热而然的本能发展过程它并非是通过教授方式得来的,而是儿童从环境中获得经验得来的教师的任务并非是讲课,而是给儿童专门设置的特殊环境中,为他们准备和安排一系列的有目的的文化活动人类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出生后最初的三年时间里获取知识的速度最迅速,获取的知识最大、最密集ﻫ part2教育将决定儿童的一生 我们的教育还未从人本身出发进行任何考虑,却只注重教育的方法和目标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必须遵循学校规矩而循规蹈矩的生活,教育内容没有考虑到物质和社会生活等因素由于学校的压制,学生的思想被严重束缚乃至扭曲,当他们离开学校时,早就没有了自己的个性,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所处时代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体制的内容脱离了社会生活,学生根本不了解社会学生接受应试教育,在毕业后其实没有做好面对未来生活的心理准备,造成精神问题及异端人士增多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社会、政府、家庭的足够重视父母要说服自己面对并承认儿童具有巨大能力这一事实,并退出主导孩子成长的主角位置,明确自己只是为儿童的成长提供帮助的人,那么父母就能更好的履行抚养孩子的责任。
ﻫ 只有从婴儿降生那刻起开始实施的教育,以帮助生命为目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儿童的巨大潜能,重塑世界的希望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2 ﻫﻫ 一、儿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儿童真正的创造力和潜能几千年来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今天,我们开始发现这些未经采撷的果实的价值,它们比金子还要珍贵,因为它们属于人类自己的精神世界 儿童似乎在忠实、准确地根据自然界已经设计好的严格时间表进行语言学习,犹如一个经过严密组织的老式学校 心理学家们肯定地说,与儿童相比,我们成年人需要60年的艰苦学习才能学会儿童用3年就学会的东西我们为3岁之前的儿童提供的仅仅是一所房子而不是学校,他们在这里可以通过环境的熏陶来学习知识,不需要任何直接指导教育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人类自然而然发展的一个过程,是儿童从环境中获取经验得来的ﻫ 如果一个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精神肯定未曾因受到压制而感到情绪低落因此,所有教育改革必须以人类个性为基础如果遵循这一原则,儿童就不会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向我们展示自然的伟大和神奇的尤物我们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仅仅需要帮助的人,他会通过自己的天赋喜好不疲倦地进行学习,并且严格地遵守时间,最终长成了宇宙间最为神奇的作品——人。
我们作为老师只能像奴仆伺候主人一样协助这一进程顺利进行ﻫ 二、决定一生的教育ﻫ 教学体制与社会生活相当疏远教育界就像一个孤岛,里面人们的生活与世隔绝,并且准备终生这样隔绝下去 儿童的内在力量在适当的帮助和关心之下会使儿童变得更加坚强,心理更加平衡,精力更加充沛我们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对处于这一成长时期的儿童给予科学的关心和关注就像保护他们使他们免受身体伤害一样,我们也应当保护他们的心理,使他们的大脑和心灵免受伤害ﻫ 儿童并不是一个处处需要我们帮助的被动个体,并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空瓶子恰恰相反,没有儿童就没有成年人,没有儿童就没有人类婴儿的语言不是来自于母亲,而来自于婴儿自觉的学习,就像他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各种习惯和传统一样父母一旦能够说服自己从这一过程的主角位置上退出来,甘当这一成长过程的配角,他们的职责就会履行得更好ﻫ 儿童也是一个劳动者,他们劳动的目的是长大成人父母要给他们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成长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0—6岁 它虽完全不同于以后的阶段,但在这一时期的心理类型基本保持不变可分为两个小的时期:0—3岁,成年人无法了解儿童的心理,我们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任何影响。
3—6岁,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年人的影响ﻫ 第二阶段:6—12岁ﻫ 这一阶段儿童平静而快乐,在精神和身体上,他都处于一个健康、强壮和非常稳定的时期在这两个心理阶段之间,身体也有明显变化,换牙就是一例ﻫ 第三个阶段:12—18岁ﻫ 这一阶段人有相当大的变化,身体也在这一阶段基本长成,18岁之后不会再发生显著的变化也可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2—15岁,15—18岁令人惊异的是,官方教育已从经验上认识到了这些不同的心理类型大多数国家的儿童6—12岁上小学,12岁以后的中学又分成初中和高中,这并非偶然巧合 大学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级别,与上面提到的学校教育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这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却被当作儿童来对待:他们必须坐在那儿听讲,服从教授的要求年轻人花费了多年时间去听讲,而仅仅听讲并不能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才只有实际工作和经验才能使年轻人成熟起来 今天同过去一样,大学仍然被认为是教学的最高目标,因为在那里读书的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像我一样,许多人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在大学,而在0—6岁这一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就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心理定型也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ﻫ 儿童是如何学会语言的?我们说:“儿童记住了这些东西”。
但是想要记住这些东西必须有记忆力,而儿童却没有相反,他必须建立起记忆力在人知道语序影响语义之前,他必须先学会推理这种能力也是儿童所缺乏的成年人的大脑无法完成儿童大脑所完成的东西,从无到有地学习一种语言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 成年人是通过大脑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则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我们的学习过程仅仅是一个接受者而已,知识输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又把它储存起来,我们与这些知识却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就像一个花瓶与它里面装的水没有直接联系一样相反儿童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知识不仅仅进入了他们的大脑而且促使了大脑的形成,成了大脑的一部分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教育成了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助的手段,它不再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了ﻫ 《有吸收力的心灵》读书笔记3 ﻫﻫ 孩子的童年,决定了孩子的一生ﻫ 为什么呢?ﻫ 当翻开玛丽亚?蒙台梭利的著名教育著作《有吸收力的心灵》时,我找到了答案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这本《有吸收力的心灵》汇集了她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呢?ﻫ 总结起来,有这样几点: 1.顺其自然 孩子拥有内在发展的力量,他们的成长,不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要想一岁的孩子,拥有三岁孩子的心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样的,该到了做什么事情的年纪,也应该顺其自然才行ﻫ 婴儿出生后的最初两年,对他的一生是非常关键的ﻫ 因为,一个人从出生之后的那一刻开始,他的人格就已经在不断地形成了 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一种神奇的与生俱来的精神力量他们拥有特殊的天赋,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学习 他们可以独自学习,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ﻫ 刚刚出生的婴儿,他们吃奶要人喂,不会翻身不会爬,也不会说话他们唯一表达自己的方式,就是哭但是,很快地,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太快了若是仔细观察,我们就能够知道,孩子每一天都有变化这种变化太神奇,也太迅速,有可能是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就自动完成了新技能的学习 相比较而言,我们大人的成长,实在是太慢了甚至或许可以说,我们没有成长,已经到了近乎退化的程度ﻫ 2.适当帮助 让孩子得以成长的,不是教育,而是工作这是蒙台梭利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我们大人能够给予的,也不是无穷无尽知识的传输,而是适当的帮助 儿童在能够使用手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他们能够天然地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吸收,最终实现自我的成长 同样的,婴儿的第一本能就是拒绝别人的帮助,自己去做事情。
我们要关注这一点,也以此警醒,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婴儿的成长不是以身体为起点,而是以心理为起点的ﻫ 怎样做,才能既提供适当的帮助,又能不破坏孩子自身对世界探索的欲望呢? 这需要我们成年人用心去体会只要仔细观察,总能找到合适的方法ﻫ 3.提供环境 环境影响人,尤其影响刚出生的婴儿ﻫ 什么样的环境,是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的呢? 在《有吸收力的心灵》这本书中,作者强调,儿童的学习环境,应该避免过多的障碍这样,会使得儿童在“工作”的时候,更有成就感 婴儿是在环境中成长的当他们能够走出大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尽可能地带着他们出去他们行走的时候,不仅使用腿,还使用眼睛 4.树立榜样 儿童要想获得某种精神力量,就必须与经常使用这种力量的人在一起ﻫ 身为父母,我们的行为,不仅影响他们的现在,也影响他们的未来ﻫ 要想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就需要从自身入手,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ﻫ 正因为意识到榜样的重要性,在此时,我才更不敢放纵自己我怕自己的懒惰,影响了孩子哪怕现在很辛苦,没有完整的睡眠,缺乏自我的时间,但我还是会尽可能地找时间去充实自己我也相信,孩子不是无知觉的我的行为,会无形中影响他。
ﻫ 5.给予爱ﻫ 如果说,有什么力量可以促进人的成长,那么,我想,唯有爱了ﻫ 爱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但它常常让我们感觉到温暖并充满着斗志对于一个婴儿来说,妈妈的爱就是安全感ﻫ 小时候缺爱,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极有可能留下心理的阴影,进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尤其是妈妈的爱,对于小婴儿来说,它的作用,简直比吃奶还要重要 孩子在妈妈身边通常都是不哭的ﻫ 我也愿意,更多地陪伴孩子,爱他,温暖他这对于我这个母亲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本能,也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 儿童发展规律 除此之外,蒙台梭利在这本《有吸收力的心灵》一书中,还提及到了一系列的儿童发展规律,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也希望能够对阅读本文的你有所帮助 4个月大的婴儿,就开始会观察人们说话时的嘴唇动作并试着模仿了ﻫ 6个月,婴儿可以发出一些单音节的声音ﻫ 10个月,婴儿会发现自己所听到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并努力理解 一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儿童可能会喜欢爬楼梯,或者是去搬运那些比自己还要重的东西ﻫ 3岁之前,儿童形成各种能力3岁以后,儿童发展这些能力 3-6岁,这个年龄段也是儿童的口音定型期且一生难改ﻫ 思考ﻫ 孩子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