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宋词.docx
20页青玉案宋词 青玉案宋词 青玉案宋词1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朝: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古诗简介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孤独 积郁难抒之心情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颖,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翻译/译文 她轻快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难过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我的愁情毕竟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解释 ⑴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快。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⑵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⑶锦瑟华年:指美妙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⑷月台:赏月的平台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一作“月桥花院” ⑸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⑹飞:一作“碧”冉冉:指云彩缓缓流淌蘅皋(h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⑺彩笔:比方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⑻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⑼一川:遍地,一片 ⑽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情深不断,相思难寄;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纷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颖,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忙走过,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行即的圆满,绽开丰富的想象,推想那位奇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宅,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飞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覆盖了四周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这里用以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超群的艺术表现力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就是赞美末句之妙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终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予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唯恐也是一个重要缘由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妙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行即的怅惘,亦无不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后迁卫州(今河南卫辉市)。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溶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扬,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青玉案宋词2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作品赏析 【解释】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快 ②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③锦瑟华年:指美妙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④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⑤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⑥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⑦彩笔:比方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遍地 【评解】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 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 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颖,能兴起人们 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青玉案宋词3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鉴赏: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喧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淌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像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喧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也许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妙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青玉案宋词4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古诗简介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为送人之作上阕抒写对苏坚归吴的艳羡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全词明写送友归乡,实写自己思乡怀旧,深微婉曲,含蓄肤浅,构思奇巧,别具特色 译文 几年来我做梦都想回吴中,如今让黄狗代我传书随你去当你走到松江渡口叫渡时,千万莫惊动水中鸳鸯、白鹭那苏州的四桥全都是我当年经行巡游去处 在《辋川图》上观看春暮,我常记得高人王维的诗句,暗定归期老天必定会准许身上的春衣还是爱妾朝云一针一线缝制,那上面还淋着西湖的雨水 解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 ⑵伯固:北宋诗人苏坚,字伯固,号后湖居士,苏轼友人 ⑶黄耳:一作“黄犬”。
《晋书陆机传》:陆机有犬叫“黄耳”他在洛阳时,曾系信于犬颈,“吴中”家中,犬又系带回信还洛阳 ⑷四桥:《苏州府志》卷三十四《津梁》:“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 ⑸老子:老年人的自称,此自指 ⑹辋川图:唐诗人王维,其有别墅在辋川,曾于蓝田凉爽寺壁上画《辋川图》,表示林泉隐逸之情志 ⑺小蛮:指词人侍妾朝云 赏析/鉴赏 这是首送人之作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 上阕抒写对苏坚归吴的艳羡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三年枕上吴中路”写苏坚随苏轼三年为官未归,枕头上都牵围着回家的道路,呈现了自己思乡心切,也表达了对友人归家的理解和关切之情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准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告语友人到松江桥畔不要惊动鸳鸯白鹭,表现了词人对吴中故地眷恋之深词人自称“老子”,语气幽默诙谐,显出伴侣之间的亲昵与坦诚 下阕写词人思归心切,就苏坚之“归”,抒说己之“归计”以对王维《辋川图》的仰慕开篇,直言记得王维的诗句,暗许送友思归之意。
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别开,明知不行归而犹言“天定许”,思归之情,倍见殷切小蛮针线”则显出宦游天际之可哀,情真意切作个归期天定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白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自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注定”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我春衫,岂非“天定许”吗?全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艳羡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词写思念亲人含蓄肤浅,风格婉曲而又旷放 青玉案宋词5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这首词大约写在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全词着力描写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的喧闹景象先写灯会的壮丽,东风吹落了满天施放的焰火,像天空里的流星雨接写观众之多,前来看花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