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辽宁号”.docx
5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争议“辽宁号” 来源:外交政策讨论所 2012年10月 执笔:Felix K. Chang 编译:侯沫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入列服役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曾于1982年至1988年间任海军司令员的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远见在海军司令员和军委副主席任上,刘华清勾画了中国海军的蓝图,并将海军的重心从海岸防务渐渐转移为向西太平洋投射兵力为了彻底实现这样的转变,航母是必不行少的 坎坷“瓦良格〞 尽管如今航母已经不再是革命性的战斗平台,但它仍是一个国家的海军跻身世界一流水准的象征中国从1990年月开始加速了海军现代化的进程,从这时起,中国的造船厂制造了多艘新式舰艇,从配备了核动力弹道导弹的潜艇到两栖登陆舰等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海军工程师获得了大量学习如何设计航母的机会——既包括中国购置的外国退役航母,也包括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信息 在多个退役航母的选项中,中国最终选择了俄罗斯的“瓦良格〞号在2011年8月“瓦良格〞号最终初次试航之时,这艘航母已经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于1985年开始建筑的“瓦良格〞号原定将成为苏联海军舰队的一员。
但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只得停靠在乌克兰的造船厂中早在1992年,“瓦良格〞号就引起了中国的兴趣,然而,购置过程始终持续到了1998年又花费了四年时间“瓦良格〞号才最终从黑海抵达了大连直到过去几年中国军迷在网上贴出的图片才显示出造船厂开始改装这艘蛰伏已久的航母 即便如此,对于这艘航母实战性的怀疑仍旧存在尽管经过了改装,但“辽宁号〞主要系统的大部分与俄罗斯同属库兹涅佐夫型的姐妹船只并无二致,而后者暴露出了大量的维护问题,出海的时间很有限 不消逝的批判声浪 此类批判并不新奇,对航母持怀疑论者长期以来始终在挑战中国的航母项目在过去二十年间,无论是对西方的观看家而言,还是在中国海军内部,这一争辩始终是热门的话题 对航母持怀疑论者的首个论据是高昂的本钱建筑或是改装航母都特别昂贵,印度最近改装了较小型的基辅级“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耗资达23亿美元早些时候对“瓦良格〞号改装费用的估计约为20亿美元除航母的建筑和改装费用之外,每年的维护费用同样不是一个小数字英国皇家海军每年用于维护新型“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费用估计将到达7000万美元,每年的周期本钱达1.6亿美元。
全盘财务考虑还需要将整个战斗舰队的建筑和维护费用包含在内根据美国模式,这一舰队需要包括对空驱逐舰、反潜艇护卫舰、潜艇、快速支援舰,以及最为重要的航母战斗机群目前中国海军的装备计划中正在不断制造高科技舰艇,看起来,海军已下定决心要打造最顶级的装备 除了巨额的建筑和维护费用,航母项目还意味着高昂的机会本钱不管航母及其相关设备具体耗资多少,这些资源总归是来自海军预算的其他部分结果就是,海军的其他计划可能不得不被临时搁置,例如额外的核动力潜艇等此外,航母操作所需的技能大部分都不适用于海军的其他岗位,这就导致必需为航母建设特地的学院和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吸走了其他海军部门的资源在这个预算不断增加的年月,这些还只是第二位的顾虑;但一旦预算收紧,对设施的维护就将变得困难,欧洲很多海军今日面临的逆境正是前车之鉴 航母反对者经常认为航母的实际价值有限,它们易于受到潜艇和水雷的攻击,就犹如一架“浮动的棺材〞在他们看来,用于建筑这艘大船的资源更应当被用于建筑更不易被攻击的战斗平台,例如核潜艇基于同样的理由,许多西方军事专家也认为,在一场现代化的公开军事冲突中,中国的航母舰群会很快成为吸引对海导弹的磁石。
除了“辽宁号〞本身,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也增添了航母反对者的疑虑他们担忧“辽宁号〞会令中国的邻国感到恐慌,进而更加紧密地与美国展开军事合作,或是与中国展开军备竞赛事实上,由于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表现愈发具有侵略性,这样的担忧正在变成现实过去三年间,日本、菲律宾和越南都与美国加深了军事联系日本更是于2011年12月对国防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从防御俄罗斯转而应对来自南部海域的威逼为此,日本计划将潜艇舰队从16艘扩张到20艘菲律宾和越南同样开始着手升级军备 未完成的“辽宁号〞 尽管“辽宁号〞已经入列服役,但它尚未做好最低战斗预备在经受了十余次的试航之后,船上的基本系统当然运转正常,但在此期间,大连的造船厂仍要进行多次修复,甚至包括掀开航母的飞行甲板,便于给下外表涂上铬酸锌底漆有报道表示“辽宁号〞的推动系统存在问题——考虑到“辽宁号〞的姊妹船长期存在的发动机问题,这一点也不令人惊讶 此外,“辽宁号〞尚未预备好一些至关重要的部件,例如飞机着陆所需的阻拦索有传言称中国盼望从俄罗斯购置阻拦索,但遭到了俄方的拒绝除了阻拦索的缺失,J-15战机安全地起降于甲板上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难题中国仍旧欠缺关键的技术以检测J-15战机的机架及训练战机飞行员。
航母技术的冗杂性也是一大挑战中国海军设计现代作战平台的能力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即使中国所造出的船吨位越来越大,仍未能够整合进飞机弹射器等特种装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把握这些技术,即使是改装“瓦良格〞号这类老式航母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也需要经过十年的打磨才能娴熟把握 即使“辽宁号〞具备了执行任务的能力,这也并非争辩的结束中国在将来是否需要建筑更多的航母?围绕着这一话题,观看家们可能又会展开新一轮的唇枪舌剑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李岩〔liyan_juergen@yahoo .cn〕 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