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手指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运用.docx
8页小班手指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运用 【摘要】“幼儿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 动手即动脑, 手脑并用能促进幼儿心智发育手指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运用存在形式单一、内容重复和计划模糊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调整策略,意在抛砖引玉关键词】 手指游戏 一日生活 运用一、概念简述手指游戏就是利用手来进行表现、想象、创造, 通过手部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常规培养以及辅助教学活动二、存在问题1.形式单一,教师主导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手指游戏开展的形式单一,基本是教师主导,幼儿被动参与忽视了幼儿的经验、需求和兴趣,与“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相违背2.内容重复,水平较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往往会选择低水平、多重复的手指游戏,无法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去拓展手指游戏的内容,从而支持幼儿进一步的发展3.计划模糊,思考不足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教师通常根据幼儿的行为、状态等即时开展手指游戏,缺乏计划性此外,对于手指游戏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教师缺乏进一步的思考与挖掘三、调整策略那么,手指游戏在一日生活应该如何运用呢?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我结合小班手指游戏开展的实际进行了探索。
一)形式丰富,儿童本位从幼儿的经验、需求以及兴趣出发,我们一反传统的形式,让幼儿成为手指游戏的主动参与者1.材料丰富,激发兴趣这里的材料是指:运用在手指游戏中的外在刺激物,以激发幼儿对于手指游戏的兴趣通过增加道具,配上旋律的方法,幼儿对于手指游戏的兴致更高,也更愿意参与其中1)道具十根形态各异的手指伴随着儿歌的内容,着实有趣,但如何让我们的手指游戏更有趣呢?孩子们给自己的手指做道具比如:用毛根做兔子耳朵;用彩纸做农民伯伯的斗笠……(2)旋律手指游戏是通过手部动作和对应言语去构造情境而开展的游戏活动,我们尝试给手指游戏中的言语配上旋律,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出来,或是选择有价值的歌曲,配上手指动作,创编成手指游戏2.互动多样,促进合作游戏是幼儿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和途径,游戏教学中的人际互动包括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一日生活中的手指游戏往往是在集体中开展的,教师示范,幼儿模仿通过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大大提高幼儿的主动性1)师生互动常用的手指游戏互动为“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单一模式,但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思考《手指变变变》是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玩的手指游戏,教师可以将原版的手指游戏改为,例如: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什么呢?幼儿回答:变成毛毛虫/金箍棒/大海浪……通过问答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
2)生生互动开展手指游戏时,同伴之间的互动往往被弱化,在手指游戏中加强生生互动能让幼儿在语言能力、小肌肉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合作交往能力,促进社会性发展《鳄鱼来了》游戏中,可以请一位幼儿扮演“鳄鱼”,邻座的幼儿扮演“猴子”,让“鳄鱼”去吃掉“猴子”,在互动中加强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二)内容新颖,适应幼儿《指南》: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重复多、水平低的内容会束缚幼儿的思维,因此我们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入手,从幼儿已有的经验入手,从幼儿的自身发展入手,让幼儿自发地游戏,进一步拓展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1. 内容来源于一日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知识,需要教师进行甄别加工1)行为习惯——手指游戏帮助行为习惯的培养《纲要》提出:在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小班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手指游戏的形式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活动结束之后,娃娃家的孩子总是忘记整理,娃娃满地都是在和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们创编了手指游戏《娃娃不开心》:呜呜呜,怎么了?娃娃不开心,躺在地上想妈妈2)过渡阶段——手指游戏内化常规培养小班幼儿注意时间短、易转移,因此手指游戏在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活动的过渡环节开展手指游戏《我的小手》,它能够立刻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听到“我的小手在哪里?我的小手藏起来总会将小手藏到背后,露出开心的笑脸3)各种物体——手指游戏辅助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体都可以成为手指游戏的创作源泉,例如:动植物、交通工具……一方面,它们能为手指游戏提供内容,另一方面,也通过手指游戏的形式促进了幼儿对于世界的认知①动植物:动植物是幼儿最喜欢,也是经验最丰富的内容,因此也是手指游戏中出现最多的内容厚厚的壳、长长的头、短短的尾巴……围绕乌龟的这些特征,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创编了手指游戏《小乌龟》:小乌龟,真可爱背着厚厚壳,爬到水里探出头,爬到岸上伸尾巴孩子们非常感兴趣,也巩固了孩子们对于乌龟的外形特征的认识②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幼儿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但认识又非常浅层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运用在手指游戏中谈话活动中,嘟嘟说:“妈妈开车送我上幼儿园我继续追问:“是什么车呢?”嘟嘟回答:“是四个轮子的车通过讨论,我们创编了手指游戏《汽车汽车嘟嘟嘟》:汽车开了,汽车开了,嘟嘟嘟;我来数一数,一二三四;开到哪里去?开到幼儿园2.内容呈现于手型图谱由于幼儿自身年龄特点的限制,幼儿在手指游戏中往往缺乏主动性。
通过呈现手型图谱的形式,首先,能够引导幼儿直观地认识常见手型;其次,能启发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手型图谱,鼓励幼儿学一学、猜一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后,在观察、比较、尝试中进行自我表达,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剪刀:握拳,伸出食指和中指;老虎:双手五指张开,五指指尖微微弯曲;兔子:双手握拳,伸出食指和中指……这些是孩子们经过讨论得出的“暗号”,在创编新的手指游戏时,我们会把这些“暗号”悄悄地藏在其中3.内容适应于个体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有所不同,相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也存在个体差异性,这些差异体现在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等方面我们班肉肉比较内向,平时就不太愿意说话,我通过手指游戏和她进行互动,鼓励其勇敢表达我们班的桐桐经常逃避需要手部进行精细动作的活动,我加入了一些简单、有趣的小动物手势,鼓励他一起游戏三)计划周全,贴合幼儿1.匹配性(1)与幼儿水平匹配:幼儿是不断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手指游戏的内容选择也是与幼儿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从易到难,而不是随意选择的2)与主题内容匹配:幼儿园课程以主题的形式行进,手指游戏是小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若是主题内容相匹配,便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3)与生活常规匹配:生活常规是小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将生活常规的内容融入手指游戏之中,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2.创造性(1)丰富幼儿经验:幼儿需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而小班幼儿的经验并不丰富,因此,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丰富幼儿的经验①手指动作出发:教师可以和幼儿进行小游戏,教师做手指动作,幼儿发挥想象力,自己猜一猜②图像实物出发:教师可以出示一些造型独特的图像或者实物,让幼儿用手指表现出来,以此来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积累经验2)激发幼儿创造:当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教师可以念出儿歌,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做相应的动作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