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理问答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3文档 (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洪易
  • 文档编号:41669608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能源问题五)能源问题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 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 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建设原因:常规能 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 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5、调整措施: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 加能源产量;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 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宣传,提高公 民节约能源的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乙 汽油 6、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中国而言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 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 7、2007 年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 力发电受到限制;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8、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有利于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和能源 地域分布;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 境;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国民经济持 续发展;缓解农村生态压力 问题及其影响:管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可能会产生 新的水土流失,工程难度大,要注意环境保护 (六)(六) 城市区位分析城市区位分析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 形平坦,长江、汉江汇合处,为城市提供丰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科 技发达;劳动力丰富,素质高;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现代 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2、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击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 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3、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便捷的交通;广阔的消费市场;高素质的劳动力;宽广的经济腹地;充 足的商品供应;丰富的农副产品;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产生—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用地紧张,城市建设滞后;道 路狭小,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位置: 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 2 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水源—河网密 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 局形态;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七) 人口问题人口问题 1、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问题: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人民生活贫困化;妨碍 人力资源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2、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影响社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国防兵力 不足;老年人本身问题。

      (措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 3、我国人口流动的影响:(1)有利影响—人口流动给城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 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 为城市经济结构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周围地区 的农、牧、渔、副业的发展;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 元化方向发展 (2)不利影响: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压力;加 剧城市的环境污染;给城市的社会治安管理带来问题;就业困难,事业人数增多 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大;国家政策允许人口流动;我国人口众多,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影响:获取足够的劳动力;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给城市环境造成 影响对迁出地影响: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上海成为人口迁入地原因:经济发达, 收入高,就业机会多) (八) 旅游旅游 1、旅游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外汇;扩大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 扩大交流;满足人类高层次需求等。

      2、旅游活动出现的问题: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文物古迹 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等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市场距离(长 度、经济发达程度)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环境承载量 (九)(九) 工程建设区位因素工程建设区位因素 1、、 铁路建设铁路建设 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 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 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1)合理布局交通网 (2)经济意义 ① 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 中南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 矿的开发 ② 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 “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3、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 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 ,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 第三产业的发展。

      (3)政治意义 ①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 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 20 多个少数民族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 10 多 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来了致富之路 ②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 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 1/3 分布在本区,1997 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 度下降 ③有利于社会稳定 ; (4)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 势,南连北海、湛江、钦州和防城港等港口,东西有国际铁路、公路通往滇桂两省众多的 过境口岸,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 域经济合作 ②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南昆铁路穿越在西南边疆,在战时对于巩固国防,保卫边 疆的作用不可忽视 2、公路建设、公路建设 1、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快的原因: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我国各地经济的快速 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增加;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宽裕,高速公路以较快的速 度发展,高速通畅的道路为公路运输带来活力 2、布局原则: 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节约运营时间。

      省道: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居民生活需要 3、公路大桥的区位因素: 典型地区:长江大桥;杭州湾大桥;渤海湾大桥等 区位因素:合理布局公路网;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加强一体化;缓解过江(海)的运输压 力;有利于两地人员、经济、贸易物资的交流;有利于缩短两地交通路线的长度,节约运 输时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有利于促 进旅游业的发展 3、港口的建设(上海、纽约等)、港口的建设(上海、纽约等) 荷兰的鹿特丹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置适中,位于欧洲西部的中部 自然区位:位于莱茵河口,河海联运便利;港阔水深,不淤不冻;地形平坦,有利于建港 口 社会经济因素:经济腹地广阔;位于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终点,连接中欧、中亚、东亚等 地;以鹿特丹为依托 如果是上海港的区位因素还需要说明不利因素:三角洲地形坡度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积,影响通航 (目前泥沙淤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 4、航空港的建设、航空港的建设 区位因素:①地形有适当的坡度,以保证排水②地面平坦开阔,以利于跑道建设及飞机 起降③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④与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并有快速交通干道 相连接。

      ⑤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以利于飞机逆风起飞和降落⑥云、雾和暴雨出现 频率较少的地区等7、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量大 5、城市交通、城市交通 1、特点 2、布局原则: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保护环境等 3、城市内部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高速公路;地铁;水运;轻轨铁路; 4、保持城市交通畅通的措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拓展城市道路;建设立交桥;将过境干 道与城市道路分离;控制货车进入市区;鼓励市民乘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发展等 6、三峡工程、三峡工程 意义:防洪(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 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发电(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变输煤为输电,减 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水电代替火电,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航运;供水和灌溉、南水北调、 水产养殖、旅游 (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 产业结构;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长江上游的通航能 力;有利于该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 对长江三角洲影响:不利影响:长江三角洲长速减慢;长江口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长江 河口生态环境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

      有利影响:河口淤泥减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有利于改善长江水质(泥沙减少,枯 水期) ) 7、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调水路线东线中线西线 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地形、地势对调水线 路的影响(扬州江都)黄河以 南需要提水,过黄河 顺水而下地形较复杂,但水基 本自流到华北(三峡、 郑州、石家庄、北京 等)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过巴颜克拉山、通 天河、雅垄江、大渡 河到西北)现有可理由的配套设 施京杭大运河及其沿线 湖泊(跨长江、淮河、 黄河、海河)三峡、丹江口水库差东线工程对江苏(北方)影响: 有利影响:京杭大运河水位太高,增加通航能力;为苏北地区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削减 工程下游长江干流洪峰,减轻洪水的威慑; 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每促进调水沿线工农业生产 的发展 不利影响:工程干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影响通航能力;入海水量、泥沙减少,海水倒 灌和侵蚀加剧;长江河口处水生环境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逐级提水,运营成本高; 灌溉不当苏北地区(北方)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沿途经过人口稠密地区及其工业活跃区, 容易造成水质污染 工程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南水北调过程中注意防止水 体污染,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调水的原因:一方面:南方降水丰富,水资源充足;另一方面,北方缺水(原因略) 8、西电东送、西电东送 南线;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南盘江、北盘江、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