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
20页山东德川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5年12月10日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加强对公司内各种作业的安全监管,确保各种作业安全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动火作业、吊装作业、高处作业、抽堵盲板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作业3职责与权限3.1 公司安环科负责各类作业的综合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动火、高处、受限空间、抽堵盲板作业的票证办理工作;设备科负责公司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作业的票证办理工作3.2 作业负责人对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4程序和基本要求4.1基本要求4.1.1 各类作业必须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手续,否则不得进行作业4.1.2 当在同一作业点有多种作业时,应同时办理相关作业票证4.1.3 作业中焊接、电工、登高架设、带压堵漏等人员必须有特种作业资格4.2作业管理4.2.1 动火作业按《动火作业安全规范》执行4.2.2 吊装作业按《吊装作业安全规范》执行4.2.3 高处作业按《高处作业安全规范》执行4.2.4 抽堵盲板作业按《抽堵盲板安全规范》执行。
4.2.5 动土作业按《动土作业安全规范》执行4.2.6 断路作业按《断路作业安全规范》执行4.2.7 受限空间作业按《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执行4.2.8临时用电作业按《临时用电作业安全规范》执行4.3作业人员管理4.3.1 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必须在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作业风险分析、制定并落实安全措施,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隐患,方可离开作业现场4.3.2作业人作业人应对作业安全措施进行确认,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作业作业人必须随身携带安全作业许可证4.3.3监护人监护人应由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相关安全知识的人员担任,必要时,可由作业单位和作业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监护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4.3.4分析人员分析人员应对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作业地点所在单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在安全作业许可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4.3.5安全员执行作业的单位和作业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应负责对各类作业进行风险分析,负责监督办理作业相关票证,并检查相关作业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特殊危险作业时,分公司安全员必须到现场。
4.3.6作业的审查批准人作业的各级审批人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作业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明确作业等级,检查、完善安全措施;审查安全作业许可证,并通过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判断作业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作业5 相关文件5.1 《动火作业安全规程》5.2 《吊装作业安全规程》5.3 《高处作业安全规程》5.4 《抽堵盲板作业安全规程》5.5 《动土作业安全规程》5.6 《断路作业安全规程》5.7 《受限空间安全规程》5.8 《临时用电安全规程》6 记录6.1 《动火作业许可证》6.2 《吊装作业许可证》6.3 《高处作业许可证》6.4 《抽堵盲板作业许可证》6.5 《动土作业许可证》6.6 《断路作业许可证》6.7 《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6.8《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吊装作业安全规定1吊装作业在检维修和安装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2作业前的安全检查吊装作业前应进行以下项目的安全检查:2.1 相关部门应对从事指挥和操作人员进行资质确认2.2 相关部门对有关安全事项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确认2.3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起重吊装机械和吊具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确保处于完好状态。
2.4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使用汽车吊装机械,要确认安装是否有汽车防火罩2.5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对吊装区域内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包括吊装区域的划定、标识、障碍)警戒区域及吊装现场应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2.6 实施吊装作业单位的有关人员应在施工现场核实天气情况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时,不应安排吊装作业3操作人员应遵守的规定3.1 按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现场作业的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3.2 司索人员应听从指挥人员的指挥,并及时报告险情3.3 当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3.4 严禁起吊超负荷或重物质量不明和埋置物体;不得捆挂、起吊不明质量的重物3.5 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严禁起吊操作3.6 应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严禁超负荷运行 3.7 重物捆绑、紧固、吊挂不牢,吊挂不平衡而可能滑动,或斜拉重物,棱角吊物与钢丝绳之间没有衬垫时不得进行起吊3.8 不准用吊钩直接缠绕重物,不得将不同种类或不同规格的索具混在一起使用。
3.9 吊物捆绑应牢靠,吊点和吊物的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3.10 停工和休息时,不得将吊物、吊笼、吊具和吊索吊在空中4 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的工作4.1 将起重臂和吊钩收放到规定的位置,应断开电源开关4.2 对在轨道上作业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停放在指定位置4.3 吊索、吊具应收回放置到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保养4.4 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知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5《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5.1 凡使用汽车吊装机械吊装应办理《作业证》,《作业证》由设备科负责办理5.2 项目单位负责人到设备科办理《作业证》,设备科应到作业现场认真填写各项内容,交作业单位负责人批准 5.3 《作业证》批准后,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将《作业证》交吊装指挥吊装指挥及作业人员应检查《作业证》作业内容及安全措施,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5.4 应按《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5.5 吊装作业审批手续齐全,安全措施全部落实,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作业人员方可进行作业动火作业安全规定1动火作业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备以外的禁火区内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的作业。
2 动火作业分级 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2.1 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2.2 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2.3 二级动火作业2.3.1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2.3.2 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安环科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2.4 遇节、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3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3.1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3.1.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以下简称《作业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票3.1.2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3.1.3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及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特殊动火作业规定执行。
3.1.4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隔离措施3.1.5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3.1.6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3.1.7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3.1.8 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 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 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3.1.9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3.1.10 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 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 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3.1.11 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火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3.2 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3.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3.2.1 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3.2.2 应事先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3.2.3 动火作业前,生产车间应通知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3.2.4 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3.2.5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4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4.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 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4.2 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在不小于动火点10 m范围内进行动火分析4.3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还应随时进行监测4.4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4.5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5 职责要求5.1 动火作业负责人5.1.1 负责办理《作业证》并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
5.1.2 应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5.1.3 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5.2 动火人5.2.1 应参与风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安全措施的制定,并逐项确认 5.2.2应确认动火地点和时间,若发现不具备安全条件时可拒绝进行动火作业应随身携带《作业证》5.3 监火人5.3.1 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5.3.2 应坚守岗位,在动火期间,不准兼做其它工作当发现动火人违章作业时应立即制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