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高考湖南生物试卷分析.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50515100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6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新高考湖南生物试卷分析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 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有利 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培养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 考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考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促进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生物学试题(后面简称“湖南新高考生物卷”) 着力体现学科特色,聚焦科学实验探究;注重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 力、学科素养,引导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稳中有进,倡导学以致用 下面是本人对“湖南新高考生物卷”试题的分析与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下,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试卷变化与分析(1) 直观变化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生物学试题,最 直观的变化是考试方式、考试时量和试卷的题量生物学考试不再是 理科综合的一部分,而是单独进行一场考试;考试用时也有所延长, 为75分钟,这就导致试卷题量的增加2) 试卷结构及分值的变化新高考模式下,生物学单科满分为100分,不再是原来的90分 试卷结构模式虽然依然由“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两者分 值在单科卷面总分值的占比上依然是0.4+0.6,非选择题部分题量与 分值变化不大,仍然为4+2 (其中“2”为选修①与选修③中任选一 题)模式。

      但是在选择题题型中多了“不定项选择题”题型,且分值 改变较大在理科综合卷中,生物选择题为每题6分,6道题,共36 分;新高考模式下单项选择题为每题2分,12道题,共24分,不定 项选择题为每题4分,4道题,每小题有1个或多个选项,全部选对 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16分,选择 题共40分,这样设置更能拉开学生之间的差距,更有利于高校人才 的选拔试题分布:必修①有第1、2、3、7、12共5道(共10分)单项选择题+18题(12分)1道非选择题,共22分;必修②有8、9、10共3道(共6分)单项选择题+13题(4分)1道不定项选择题+17题(12分)1道非选择题,共22分;必修③有4、6、11共3道(共6分)单项选择题+14、16共2 道(共8分)不定项选择题+19题(12分)、20题(9分)共2道(共 21分)非选择题,共35分单选题第5题涉及到必修①和必修③,不定项选择题第15题涉 及到必修①、②、③2018年全国I卷中,必修①共22分,必修②共23分,必修③共30分;2019年全国I卷中,必修①共24分,必修②共23分,必修③共28分;2020年全国I卷中,必修①共22分,必修②共15分,必修③ 共36分。

      由此可见,20-21年中,必修③的考查比重在增大,必修②的考 查比重略有减小,必修①变化不大这可能与必修③涉及到更多的与 生活紧密相关的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有关3) 考查要求与命题方式的变化以前的高考是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单纯要求“知识立意”和“能 力立意”,主要进行基于“考察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而新高考模 式则不同,要求其在教育功能上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素 质教育”关键环节;在评价理论上要实现“价值引领、素质导向、能 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目标;在评价模式上要实现“考查要 求、考查内容、考载体”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模式,最终实现选择和 培养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人才,因此在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式有了较大 的变化从新高考命题的“一核四层四翼”理念角度来分析本次命题“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弓I导教 学”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 力、必备知识”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 应用性、创新性”湖南新高考生物卷”的试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着重发挥 高考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重必备知识,引领“中学教学”,突出考查学生的基础性 知识和技能,体现生物学科特色生物学科的必备知识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发展学科能力的 基础。

      考查必备知识是高考生物的目标之一,也是引导中学生物学教 学重视基础的有效方式本次试题充分实现了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基 础性方面的试题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选做题的命制上这些题目的题 干大部分比较简单,直接简要介绍需要考查的对象,没有设置情境或 设置简单的情境,提问方式为“下列叙述错误(或正确)的是”或“方 法是”选择题通过四个选项将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分项呈现,在整个 题目中内容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每一个选项里呈现的内容均为该考 查对象的基础知识点,如第1、2、3、7、8、12题如第1题对微生 物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能记住蓝藻属于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无叶绿体;酵母菌属于有细胞壁和核糖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支原 体为原核生物,无染色质;破伤风杆菌属于无线粒体的只能进行无氧 呼吸的原核生物也有些题干稍微复杂些,甚至可能还有图、曲线等, 但选项相对比较简单,如第4、9、11、13题如第9题根据肿瘤死 亡率累积风险与年龄的曲线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项实际上考 查的是原癌基因的作用,属于识记的基础性知识而非选择题如第 20题第(1)问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第21题 的第(1)问的三个空,第22题的第(1)、(2)、(3)问,这些空的 问题简单,没有设置特别的情境,很直接,就是课本中要求记忆的基 础知识。

      其它非选择题的每一道都涉及到一些基础知识的填空2)重视“关键能力”,助力人才培养,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在本次试卷中,第5、6、8、12、15、16、17、18、19、20题等题在题干中呈现比较多的情境,需要 学生分析题干图文信息获取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 问题而且这些试题均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比如第12题题干为有关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四个选项都要 求学生利用相关的知识,解决生产与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既考查了 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落实了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 责任第16题,通过在题干中提供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 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 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等相关的情境与信息,理解群落中植物物种 多样性的增加,可以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从而使动物的 数量也增加,以及理解农业和城镇化建设需要遵循自然、经济、社会 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第17题,有关两大定律必备知识的考查,难度不是很大,但要 求学生熟练掌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研究过程、本质、本质的 验证及相关比例的变式,基础扎实,能力强的同学应该是可以回答好 的。

      第19题的必备知识是需要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 调节,以及激素作用的特点之一: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以及实验 设置的基本原则等,是我们学习中重点要求掌握的知识而该题体现 出的关键能力就是考查学生对体液调节、内环境稳态和实验探究等的 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围绕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考查学生的应用性和创新性能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思维”的定义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 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 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定义是指:“能 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 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这就 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能够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 据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等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 还要求考生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 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本次“湖南新高考生物卷”考试中,如选择题第13、14题, 非选择题第17、18、19题等在这个方面表现的特别突出这三个试 题的题干均以图表或图的形式给出了新的信息,要求考生在阅读题文 和题图信息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演绎 和推理,最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从表面来看,这三个题目让学生感觉到很新颖,甚至不知道题目 说得是什么?问得是什么?但是,深入提取信息之后就发现,如17 题考查的是自由组合定律9:3:3:1的变式,①②两个实验图中的F2的 表现型比例都可转变为15: 1,从而可以得出该性状是由2对等位基 因所控制的,而第(2)问中的株系比例的计算,只要学生对自由组 合定律的研究过程非常熟练,是可以很好计算出来的因为不是直接 的15:1,这样给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知识迁移造成了较大的障碍,这充 分说明了我们的学生在应用性和创新性方面存在的欠缺结合以上分 析,要求考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在全面掌握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基本思 路和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更要具有准确提取信 息、运用信息的能力4)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湖南新高考生物卷”的试题中,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多,往往 以图或表格的形式给出相关的信息,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 图表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类题型对考生的能力要求 比较高,难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大如5、10、11、13、14、15、17、 18、19 (3)、20 (2)等题中都有呈现。

      如第14题,根据野生型W 和③、④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W可以产生SL,且W和③、④地上 部分都表现出了顶端优势,说明SL可以在产生部位(地上部位)发 挥调节作用,A错误;根据分析,maxi没有表现出顶端优势,但当 其地上部分和W植株的根进行嫁接后(①),就表现出了顶端优势, 说明其自身不能产生SL,由于野生型可产生的SL从根运输至地上部 分,所以maxi接受了 SL,表现出顶端优势,因此对SL敏感,B正确; 根据分析,②中max2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的根结合,没有恢复顶端 优势,说明max2对SL不敏感,又从⑤中(maxi不能产生SL,但当 其与max2结合后,表现除了顶端优势)可以看出,max2的根产生 了 SL,运输至地上部分,使地上部分表现出顶端优势,C正确;当 max2的地上部分和maxi的根结合后由于max2对SL不敏感,因此 不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即表现为顶端优势缺失,D正确,从而选出BCD 再如20(2)比较十年后优势树种,很多学生以为喜阳的马尾松会生 活的更好,占据优势,实际我们应该根据表格判断出两个种群的年龄 组成,判断出石栋种群为增长型,从而最可能成为优势种5) 科学设计试题,体现湖南教育大省的水平试题考查内容均未超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3 个模块的要求。

      选做题中的2个试题在生物技术与实践、现代生物科 技专题2个模块内容和要求范围内进行设计试题命制确保原创性、 科学性、规范性、公平性,保障考生顺利作答,且试题的质量非常高, 能很好地服务高校人才的选拔试题总体评价总的来说,此次“湖南新高考生物卷”的试题体现了 “稳中有新、 注重基础、突显能力、素养导向”的命题思路,加大回归教材的力度, 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中学生物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1) 从“湖南新高考生物卷”的试题来看,变化较大,难度也 有所提高,但是步子不会太大“方向”是核心一一不变“稳中求变” 是关键此次考试试题的材料、题型、设问与全国甲卷、乙卷有一定的相 似性,但难度有所提高,体现了从旧高考向新高考的平稳过渡,易为 学生接受,能够稳中求进,也符合一线高三老师的心理2021年的 高考为旧教材新高考,新旧教材在结构和知识要求上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题型是符合旧教材的特点试题的整体质量很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