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RX穹顶施工总结.doc
12页前言反应堆厂房穹顶特别是环梁的施工工序多、工艺复杂、工作量大、质量 要求高、工期紧,因此一直是核电站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在2#反应堆厂房 穹顶施工中,二四核电工程公司通过精心的技术准备、合理的计划安排、在 业主设计监理和总包单位的支持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仅用125天于2000年 3月9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穹顶砼的施工,创核电建设穹顶施工工期最 短的记录,赢得业主和监理的高度赞扬I、 工程概况:2RX穹顶位于筒体顶部,近似半球形,其钢内衬已整体吊装就位2RX穹顶巾环梁和顶盖(标高为49.147—57.200米)组成环梁是以反应 堆中心轴为旋转中心的旋转体分为J、K、L三层,标高为45.610—50.300 米,外直径40.0米内表面即为钢内衬顶盖是内半径24.0米的球缺分为 M、N、0、P四层,标高为49.147_57.200米,厚度0.800米环梁L层 外侧有60块预制女儿墙板穹顶为后张予应力砼,其预应力锚固系统包括竖向锚固系统和穹顶锚 固系统,锚固系统内有张拉用的承压板和喇叭管以及灌浆连接器及其它灌浆 构件竖向锚头位于环梁L层顶面,其顶标高为50.350米,从1.258起每 @2.58沿半径为R=18850圆周上分布,共144个。
穹顶锚头为于环梁J层和 K层外表面,分为三组,每组116个,共348个,锚头中心分别在46.394 和47.700两个标高上第一组、第2-1组锚头中心标高为47.700, I员I周半径 R= 19700,钢束出口仰角为 34.28 (1 〜22)、33.5578 (23〜29),第 2-3 组、 第3组锚头中心标高为46.394,|员I周半径R=19700,钢束出口仰角为 49.3068 (1〜22)、48.4858 (23-29)预应力导管包括竖向导管和穹顶导管两部分,竖向导管依据环梁分三 段穹顶导管分三组,每组58根共174根,三组导管互成1208每组导管 由A、B、C三段组成,B段为直线段,与灌浆连接器相连A段为弯曲半 径相同的平面曲管(第一组弯曲半径R=24620;第二组弯曲半径R=24510; 第三组弯曲半径R=24400) .C段为双曲弯管,位于A、B之间环梁外侧有W型埋件及锚固插孔,顶部有I型、B型埋件及防雷接地 网用锚固插孔J、 K、L各旋转体砼量分别为J区232m3、K区530n?、L IX 875m32施工层段划分在施工图上设计人员对砼施工层段进行了划分:环梁部分分J、K、L三 层,标高分别为45.61〜46.90米、46.90〜48.75米、48.75〜50.35米,每层分成 6个施工段。
穹顶顶部球楔分为M、N、0、P四个施工层,M层覆盖全部 球楔,是穹顶砼垫层用以增强穹顶钢衬里在穹顶砼施工阶段的承受能力,砼 厚200毫米,M层被穹顶钢衬里加强肋分割成73小块N层分6段,O层 分4段,P层连续浇筑为加快施工进度,保持工序的连续性,减少施工缝处理时间,在保证施 工质量和穹顶钢内衬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通过细致的砼浇筑强度计算和周详 的施工安排并经过设计和业主认可在实际施工中我们优化了施工图原设计的 分层分段变更为:环梁J、K、L三层均不分段,各层一次浇筑,顶盖部分 M层N层施工缝位置适当调整均不分段,O层P层合并连续一次浇筑完 成具体见附图一3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 3.1总体施工顺序原设计总体施工顺序为J层层—>L层—>M层—>N层—>0层—>P层,按 这种顺序施工,施工工期将很长,工序穿插难进行,工作面窄,L层、M 层、N层钢筋施工难衔接,为保证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我们考虑到顶盖部 分预应力导管和钢筋的工作量较大,需要提前进行顶盖预应力导管和钢筋施 工,为此,我们及时调整施工顺序,在环梁K层施工结束后,便安排L层 和M层同时施工实际施工中的总体施工顺序为:J层屋—>L展层一>0层4M层3.2工艺流程3.2.1环梁J层、K层施工工艺流程为:悬挑平台搭设操作架搭设模板边线及竖向预应力导管定位竖向预应力 导管安装承压板下钢筋绑扎承压板下模板支设承压板定位承压板灌 浆连接器安装承压板复测其余钢筋绑扎埋件安装模板支设检查验 收砼浇筑砼养护及测温施工缝处理下一层施工3.2.2环梁L层施工工艺流程为:女儿墙及预应力导管定位放线预应力导管安装钢筋绑扎女儿墙安装 竖向预应力承压板定位安装承压板复测排水沟模板支设检查验收砼 浇筑砼养护测温施工缝处理下一施工层3. 2.3穹顶顶盖施工工艺流程为:M层钢筋绑扎层砼浇筑砼养护清理预应力导管参考圆定位放线 0层底层筋绑扎^0层预应导管安装^0层顶层筋绑扎^0层埋件安装^0层 模板支设检查验收^0层砂浇筑轮养护4、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4.1测景放线以2RX中心为圆心,以0度方向所在射线为极坐标轴建立极坐标系,根 据各构件的定位控制点的极坐标参数,由测量组放出定位控制线,控制线可 标记在己浇筑完的筒身砼外侧面上,核岛处根据此控制线随着工程进展情况 放样出各构件的准确位置,并用红油漆作醒目的标识,对每次的定位放线在 完全通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预应力锚固系统主要包括承压板、喇叭管、灌浆连接器其定位由锚尖 系轴线与水平面及垂直面的夹角和锚头中心圆周分位角、圆周半径及顶面标 高控制锚头系轴线与水平面和垂直面的夹角通过在锚头系上表及90侧表 用墨线标识,调整上表线与垂直面的夹角以确定轴线与垂直面夹角,调整侧 表线与水平面问夹角来确定锚头系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测量技术参数见附 表1、2,各技术参数均通过穹顶圆心设置测量仪器控制)与锚头连接的 B段直导管钢束由以穹顶中心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控制球缺预应力钢束分A、C两段,共分三组首先找出各组钢束轴线,根 据各自的1/4平面布置图和1/2立面图分别放样水平参考圆和竖向参考圆, 将各导管的钢束导管中心位置线大致描出来(用不同的颜色分别表示各 组)测量放线详见《穹顶测量放线工作程序》4.2模板工程4.2.1环梁部分在筒身42.120〜45.580m两段施工时,增设两道I形埋件,在筒身施工 完毕后,将大模板吊在地面上,利用支撑三角架,将加工好的三角架与先前 预埋的两道I型件相焊接,形成J区及以上各段的施工操作平台(见附图 1)J各区段模板支设前应对钢筋、预应力构件及各类埋件进行反复检 查,作好隐蔽验收工作。
内模均由钢衬里充当,外模J区底部斜面模板先支 设,以便放线工作的进行模板的固定用C 12对拉螺杆、C48钢管和山型 扣件,支撑利用操作平台上的钢管支撑系统(支撑系统须设置扫地杆、剪刀 撑,并与筒体可靠拉结拉结方法:在筒体上和环梁上预埋拉结筋25,按 横向3米,纵向小于3米进行布点)具体见附图1J、K区预应力钢束锚 头处构造较为复杂,形状极不规则,在该部位用20厚木板进行配制,后背 用50x50木方,间距300进行加同并与钢管支撑进行连接形成牢同的整体 垂直面采用预制成型模板支设,局部不足用小钢模进行补充K区垂直面用 原筒身大模板支设L区垂直面用预制块充当模板,在预制块预埋吊环上焊 两排C12螺杆,每排用2C48圆弧钢管配以山型扣件作为外侧对拉点,螺 杆内侧焊于钢衬里背肋上施工缝处弯折处用双层铁丝网拦截(见附图 1)各区模板支设顺序,J区:安装三角架,组装操作平台支下端不规则旋转体面小 模板K面模板与支撑系统连成牢固的整体K区:支下端不规则旋转体面小模板及其支撑系统 大模 支设_矣径向及弯折面铁丝网L区:预制块的吊装就位并加固一务径向及弯折面铁丝网支水沟吊模4.2.2顶部M、N、0、P部分此部分为M、N、O、P四区,M区砼浇筑时,下端以上2米范围内(下 端起点为K段弯折处施工缝)支钢丝网模板(按振捣要求设置振捣孔)。
N 区下部2米范围内支设模板,模板采用小钢模,小钢模下部支撑点利用钢管 支撑在天沟处,上部支撑点设在N区突出部位施工缝处(在此处设环向牢的支撑钢筋25,再用@500())12钩头螺栓钩住支撑钢筋,三型扣件、())48 钢管固定模板于支撑位置处),模板拼装时按振捣要求设置振捣孔N区其 它部分、0、P区砼浇注不用模板,砼标高可采取较为密集的钢筋标高桩进 行控制3.6钢筋工程一一钢筋工程由钢筋处施工钢筋的加工成型于加工场内完成,用平板拖 车运至施工现场,在加工、运输、堆放的过程中,其标识必须做到准确无 误对套筒冷挤压接头在施工现场完成一一若需采用对焊的钢筋,其对焊接头也在加工场内完成,为便于运输, 对焊后的总长度不能超过15m一一钢筋的装卸及现场垂直运输均利用塔吊完成,吊运长钢筋时要用专用 吊具,如钢扁担等一一钢筋连接,除设计图纸中注明者外,按下列要求施工:())25〜巾28宜采 用套筒挤压连接;大于等于([)32宜采用套筒挤压连接;大于等于巾36应采用套筒挤压连接,其余的采用搭接接头一一钢筋的现场施工:按照先竖向筋,后环向筋及箍筋的施工顺序对贯穿 件较多的部位,钢筋尽量做到不切断,若实需切断,对切断的钢筋应按照设 计图纸中的有关规定补加强筋。
对外侧壁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 其保护层的控制在钢筋的绑扎过程中,注意与其他工种的穿插作业及协调 关系,尤其与预应力系统工程的关系,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适当调 整其施工的先后顺序,以保证各工种施工的有利条件和切实可行一一钢筋的各种型式连接必须牢固、可靠,符合有关的标准一一钢筋在绑扎完毕后,砼浇筑之前,应将其上的料牌解下,并应注意对钢 筋成品的保护一一钢筋施工按车间加工成型,现场绑扎的作业方式,钢筋使用前必须得做 好机械性能试验和对焊试验并且合格后方可使用一一钢筋施工按:图纸分析加工制作成型现场绑^的顺序进行 钢筋加工、绑扎均应符合设计图纸以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一一钢筋绑扎按照先立筋后水平筋,先内、中层后外层的顺序进行竖向钢 筋进行搭接或挤压前,必须修正露头筋,穹顶上层钢筋绑扎时,采用支承 托架进行架立,支架采用钢筋@1500沿圆周通长布置,同时设置适当支撑 加以稳固一一穹顶预应力钢束锚头处钢筋绑扎,按标识好的钢束轴线划分成六个域, 使锚固块以及钢导管安装完毕后分区进行绑扎J、K区外层钢筋也应按此 区域依次绑扎一一钢筋绑扎完成,需做好隐蔽工作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4.3穹顶预应力施工该工程的施工方法详见《2#核岛安全壳预应力系统导管施工方案》 ([97JHSJS00D (第二版)及《穹顶预应力系统安装工作程序》。
安装前,应验收各锚固系统构件和预应力导管是否合格,经验收合格 后方可使用穹顶预应力施工包括:竖向导管安装、竖向锚固系统安装、穹顶锚固 系统安装、穹顶安装43 1竖1^1导管安装竖向导管分三段安装其定位参数有圆周半径、圆周分位角、导管顶面标 高第一段安装定位参数由18个基准管和穹顶与筒体相交的水平肋进行控 制第二段和第三段安装定位参数由测量仪器进行控制竖向导管固定用□ 16的卡环,预埋口25的立筋和口16水平环向筋,并用电焊焊接牢固4.3.2 €邮苗@蘇充竖向锚固系统主要包括承压板、喇叭管、灌浆连接器的安装定位参数 有:锚头中心、圆周分位角和圆周半径,承压板顶面标高(均由测量仪器进 行控制)锚固系统固定由口16水平环筋、水平径向筋、预埋口25立筋、等 边角钢L50*5x600进行点焊固定4.3.3穹顶锚固系统安装穹顶锚固系统安装包括承压板、喇叭管、灌浆连接器及预应力导管B 段安装定位参数有锚头中心、圆周分位角、圆周半径、锚头系统轴线与水 平面及垂直面夹角、水平参考圆标高(锚头定位技术参数详见附表1、2,各技术参数均通过穹顶圆心设置测量仪器控制),轴线与两面夹角通过在系 统上表及90侧表弹出两墨线,调整上表线与垂直面之间轴线与水平面之 间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