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桃花心木(人教版教学设计).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694667
  • 上传时间:2017-08-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A、B 案)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四小学 万素丽A 案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 6 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2.搜集林清玄的作品,读一读,体会一下他的作品风格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 4—6 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林清玄 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

      1973 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 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喜欢做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给下列字组词,课件出示)萎( ) 秧( ) 番( ) 锻( ) 勃( )委( ) 殃( )翻( ) 段( ) 脖( )4.练习把课文读熟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第二课时一、自主品读,理解课文1.读课文,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2.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回答同学们这些问题尽量用书上的话)二、引领研读,感悟道理◇课件出示: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1.指名用疑惑的语气朗读育苗人奇怪的举动2.看到育苗人有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猜想到了什么?你心里又有哪些猜想呢?你想问育苗人什么?3.指导用疑惑不解的语气朗读:“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种树人是怎么说的呢?他的话又是什么意思呢?1.指名读书中句子,然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理解2.他的笑是什么意思呢?读一读种树人的话,体会体会读出种树人当时的心情3.“语重心长”的意思明白吗?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说种树人的话◇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演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1.这里的“不确定”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生活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为什么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往往会“经得起生活的考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赞美、感激、欣慰、骄傲--)三、拓展延伸,感悟表达1.作者林清玄只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吗? 2.我们以前学过哪借物寓人的文章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种写法,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4.读了《高原红柳》,你想到了什么?  红柳是高原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她遍地生根、开花、结果,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献  在气候恶劣的青藏高原,大风暴的确太可怕了!狂风肆虐,石走沙飞,直刮得遮天蔽日,天昏地暗枯草吹走了,牛羊刮散了,帐篷撕裂了,风魔和沙怪露出狰狞的面孔,发出一阵阵狂笑  沙丘下的红柳,却没有被风暴吓倒她们把根扎得更深,把触须伸得更长,最深、最长的可达三十多米,以汲取水分她们把被流沙掩埋的枝干变成根须,再从沙层的表面冒出来,伸出一丛丛细枝,去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她们顽强地开出淡红色的小花,向着太阳微笑。

      大风暴一次又一次地袭击,红柳的根却越扎越深,花儿也开得一次比一次更鲜艳、美丽!倔强的红柳,决不让沙丘向草原移动半步!  春天来了,红柳火红色的老枝上,发出了鹅黄的嫩芽,接着长出一片片绿叶高寒的自然气候,使高原人很容易患风湿病,红柳春天的嫩枝和绿叶是治疗这种顽症的良药,使多少人摆脱了病痛的折磨,让他们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藏族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观音柳”和“菩萨树”  孔繁森同志喜爱红柳凡是他走过的雪域高原上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栽植的红柳他常说:“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  记得是藏历雪顿节的一天,天空湛蓝如洗,这是高原最美好的节日孔繁森同志领我们来到拉萨河畔的红柳树下柳林里不时传出人们的欢歌笑语,随处可闻到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孔繁森同志站起身来,从柳枝上采下几朵浅红色的红柳花,放入杯内的青稞酒中,对我们几个援藏的同志说:“人的一生,不一定非要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不可,只要能像高原上的红柳一样,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就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生命就会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他喝了一口青稞酒,笑着对大家说:“你看那红柳,论资格可谓是老西藏了,恐怕是和文成公主一同来西藏札根的可她从不炫耀,从不骄傲,柳梢总是低垂着,多么谦虚啊!”接着他又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讲:“我们援藏干部要和藏汉群众一道,像红柳那样,发扬老西藏精神,团结起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建设一个美丽富饶的新西藏!”  在纪念孔繁森的日子里,我们这些和他同期援藏的战友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了那历经风霜雨雪却永远挺立的高原红柳。

      B 案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通过资料了解林清玄,搜集并阅读他写得其他文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 20 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

      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 4 到第 10 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 种树人的做法:(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以读代答)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 12.13 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也可以问:种树人到底为什么这样做呢?)学生答问的要点是:(1)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2)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3)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5.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6.“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 14 自然段的重点句子:“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就会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理解要点如下:(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3)逆向思考:在确定中生活的人,则会养成依赖的心7.思考:“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8.教师小结:种树人不定时,不定量地浇水,目的就在于模仿自然规律,他善于创造自然的成长环境让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成长,这样树苗自己就能够学会适应自然,并战胜自然,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存活的办法人和树是一样的,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更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我希望同学们都能像课文中的桃花心木一样,能够经得起生活的磨练,最后长成参天大树,长成栋梁之材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