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精品.docx
7页企业产品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分院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分院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依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总院财务治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分院依照生产经营特点和治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依照治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讲明 第三条成本核算制度是分院经营治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治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治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分院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五条成本核确实是成本和费用治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治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 一、定额治理 第六条各单位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淌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七条定额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考虑各单位生产进展、经营治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各单位目前的生产能力和治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 (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各单位生产技术进步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 (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 (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二、原始记录 第八条各单位应依照生产和治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下列各项原始记录: (一)材料物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材料的收、发、领、退等物流过程包括:材料物资的分类编码、验收入库单、领料单、定额领料单、超定额领料单、退料单、材料切割单、工具请领单、托付加工材料单、托付加工入库单、材料物资盘点报告单等,并做好工具借交登记簿和材料仓库台帐的记帐工作 (二)劳动工资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职工人数、调动、考勤、工资、工时利用、停工情况、有关津贴等项记录 (三)设计及工艺改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设计改 动、工艺路线变化、工时材料定额变动等项的记录,如产品设计修改通知单、工艺路线变动通知单、定额变动通知单等。
(四)生产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产品从材料投入至验收入库的过程,如产品代码、制造单号、路线单、投料单、半成品领用单、转工单、废品通知单、零件短缺报告单以及零部件和产成品交库单等,并做好产品投入产出数量治理和工时统计工作 (五)设备使用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设备验收、交付使用、维修、封存、调拨、报废的情况,如固定资产验收单、固定资产调拨单、在建工程转固验收单等,并做好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台帐的登记工作 (六)动力消耗方面的原始记录,应能反映依照动力电的实际耗用量,并做好动力电消耗统计报表 第九条各单位应指定专职治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治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计量验收 第十条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四.内部结算价格 第十一条为了正确评价各单位的工作业绩,分清各自的经济责任,分院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内部价格体系,进行内部经济核算。
第十二条内部结算价格的制订 (一)部门之间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产成品以基于市场价格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二)分院辅助部门的劳务供应,能够市场价为基础,由分院主管职能部门依照实际成本情况审定结算价格 (三)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转移时,采纳定额成本作为转移价格 第十三条各种内部结算价格,每年修订一次,如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动,阻碍成本的准确性由有关部门协作研究修订,经批准后施行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价格标准 第三章二级成本核算 第十四条分院二级成本核算的形式为:二级财务负责统计生产工时、材料物资消耗、产品产量等成本核算所需基础资料,协助分院财务部进行产品成本分配核算 第十五条分院财务部设置成本核算组,负责成本核算有关工作的协调及制度的修订,负责分院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 第十六条分院二级财务为研究所(直属工厂)级成本核算机构,同意分院财务部的业务领导 第十七条二级财务成本核算机构和人职员作职责: (一)负责分院成本核算制度在研究所(直属工厂)的宣贯和实施; (二)加强存货治理,确保存货帐实相符; (三)负责本单位的内部结算有关工作; (四)在本单位领导组织下,会同其他职能机构和人员,加强成本治理基础工作; (五)协助本单位领导对生产费用耗费进行操纵,贯彻成本治理责任制; (六)协助本单位领导对内部各级机构或人员在执行成本打算和经济技术指标方面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
第四章成本核算的差不多要求 第十八条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满足分院成本治理及内部经济核算的需要 第十九条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客观反映产品实际成本关于已实际发生的生产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归集和登记;关于尚需发生的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地可能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在制产品成本与已完工产品成本的界限不得以可能成本、预算成本或打算成本代 替实际成本 第二十条真实、准确、及时、系统地核算和反映产品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第五章产品成本项目 第二十一条成本项目包括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费用 1.直接人工费指直接生产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等; 2.直接材料费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的费用; 3.燃料动力电指生产过程中耗用的动力电 (二)制造费用 指生产部门为组织和治理生产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生产组织治理人员的工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