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长安区辅导班简介.doc
2页家长怎么与孩子沟通人的健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往我们只注重身体的健康,忽略了心理健康,使得一些孩子的心理上出现的原本非常小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导致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实,很多人在成年后出现的心理疾病是和他早年甚至是幼年时的经历引起的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基本确立作为父母都是一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很多父母辛辛苦苦的为孩子付出,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还总是引起孩子的反感进入初中以后,很多家长可能会感到,孩子和自己的沟通越来越少了,有些事情孩子宁愿和同学讲,也不愿意对父母讲,和同学打讲个没完,和家长的话却很少,有时还没说几句,就会顶撞父母,甚至不理不睬我们老师也感觉到现在的孩子生理上成熟得早了,使得他们在心理上的变化也比较大,逆反心理比较突出,对父母或者是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但是,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思考问题比较片面,容易出现偏激、冲动,极端的行为,更容易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习惯产生认同感,如果家长不予重视或教育方式不当,过分的溺爱和偏护,可能就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为老师和家长,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关注他们一生的健康发展。
那么,怎样与孩子沟通才能起到引导,帮助孩子,促进他学习的目的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心理初中的孩子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 极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家长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家长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其实,在孩子学习不努力时,家长可以利用他们的自尊心来教育,同学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2, 强烈的独立意识;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北京青年报上就曾有过一则报道,一个 13 岁的天才儿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他无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无法与其它的同学相处。
入学不久就被退学了原来,他过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妈妈打理,就连学习也是妈妈跟着一起学,学完后再教给他的3, 容易受到坏的影响;13 岁—16 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经过初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高中的实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竞争环境综合上面的特点,我们给家长们提供以下这些建议,以供参考:1, 在上初一之前,与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列举一下初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初中学习的重要性,鼓 励孩子,并表达一下做父母的期望很多孩子刚步入初一,都会出现松懈的情绪所以父母一定要帮助他明确目标,为他鼓劲2, 对孩子的教育尽量是单独的,谈话性的,避免公开的申斥孩子在十几岁的年龄,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强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师和同学的面前3, 改变只说不做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苍白的说教,而是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表率比方说,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做作业的时候看电视,他的爸爸妈妈为了改正他的毛病,在孩子学习时,不仅不让孩子看,自己也不看电视,避免孩子分心,效果特别好。
4, 对孩子一定要严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过于随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5, 切忌不要总是在孩子耳边讲,自己怎样为他付出,拿自己小时候与他对比或拿别的孩子与他对比,这样做,只能招来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论事,具体的分析问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埋怨,比较6, 多跟老师交流,随时关注孩子的变化但要跟孩子说明,自己只是关心他,愿意帮助他解决问题不是想监视他,不是不信任他7, 引导孩子结交积极上进的朋友——欢迎关注协诚教育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