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的策略分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0679077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7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的策略分析 胡媛媛【摘 要】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人性化的评价方式,是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呼唤之下出现的,它的出现对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遇到的评价问题不无启发和借鉴这种评价模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推进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本文将具体地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来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表现性任务,以实现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小学數学;表现性评价;表现性任务表现性评价与传统的评价活动的最大不同在于,在传统的评价活动中,教师似乎更多地关注学生所得到的最终答案是否与他们心中的评价标准相一致而现在,人们普遍地认为,在许多情况下,评价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诸多方面的信息才是更为重要的因此,要想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1],要想给予学生尽可能详尽的反馈信息,最好的方法还是还原到某个任务的解决过程之中,通过观察学生在任务完成中的各方面的表现,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一、教师明确评价的目的如前所述,实施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关注到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去反思自己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在处理不同问题时的优势及不足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与传统的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是否发生了变化以及变化的程度这一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实施评价活动之前,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自己实施评价活动的主要目的如果教师评价的目的主要集中在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及学生在获得数学素养的过程中所发生变化的轨迹如何,那么,表现性评价这种方式可能是比较有效的二、教师明确评价的指标很多年以来,不论是教师还是测验开发者都被这样一个箴言所引导:“不能被测验的就不值得教结果,造成了过度强调教授那些能轻易测验的技能和知识的现象而表现性评价主张“不值得学习的就不值得评价”因为评价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明确究竟评价学生哪些方面(即制定评价项),从而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必须明确评价项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也只有在明确了这一点后,才能确保教师在任务及评价标准的设计时不发生偏差三、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设计由于表现性评价活动是围绕着某个任务来展开的因此,任务的设计就成为了设计评价活动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设计任务之时,教师首先就得根据自己评价的意图,去设计合适的任务类型笔者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之中;其二,学生能够较为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其三,学生能够凭借所学过的知识,发现身边所蕴含的数学问题因此,要考查学生数学学习的情况,也可以从这些方面人手,通过让学生进行解释,试图来了解他们所建构的数学知识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来考查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通过让学生对某个情境进行思考,从而来考查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表现性任务一般可分为解释性任务、设计性任务和问题解决性任务下面谈谈前两个任务1.解释性任务所谓解释性任务,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或者数学思想方法来对于某个现象、问题进行说明正如Herman(1992)所说的:“对于内容理解的评价不仅应该包括对于基础的事实知识的评价,同时还应该包括深层次的理解上的评价而使用解释性任务,就是为了通过学生对某个现象的说明、解释[2]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是否已经建构了比较正确的认识2.设计性任务所谓设计性任务,就是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设计一个作品或者活动的方案它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例如,新学期开始,每名同学都能领到新的英语磁带,但你是否想过,一盘普通的录音磁带有多长呢?请你先设计一下一个测量磁带长度的方案,并说明之所以这样设计的理由在实施这类活动之前,教师应尽量做好充分的准备,借助一些辅助的设备来记录学生任务完成的全过程,或者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不成熟的初始想法保留从而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当然了,教师还可以在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活动体验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说明自己产生这一设计的想法的初衷总之,表现性评价是一项努力使教育评价活动与人类学习和经验的过程保持高度一致性的重要尝试但是,我们在认同表现性评价体现学生个性化、反映评价过程等优点的同时,也体会到表现性任务开发的复杂性给教师带来的难度与挑战,这也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评价观与课程观,创新评价技术,从而更好地将表现性评价从理论领域推向实践领域参考文献:[1]脱中菲.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的任务设计与开发[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4):26-28.[2]江秀枝.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师道教研,2009(12):130.endprint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