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7夏衍 包身工》优秀教案.doc
7页7.包身工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文章语言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2.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对包身工的同情3.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4.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课文选材和结构上的特点学习情境打工人,又称打工仔,是现在很多上班族的自称一句“你好,打工人!”是年轻人对于生活重担的调侃,更是年轻人在平凡岗位上耕耘属于自己一片新天地的决心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同样有一群人,他们没有作为个体的尊严,没有生存的权利,没有像样的衣食,在工厂的夹缝里苟延残喘,他们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包身工课前预习作者作品电影艺术家——夏衍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艺术剧社”,在戏剧界发起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并积极参与“左联”的筹建工作,成为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夏衍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话剧创作方面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曾产生较大的影响,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作品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心防》和《法西斯细菌》等本文写于1935年。
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战争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的国统区的黑暗那时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农民生活极为困苦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度日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而资本家为了摆脱罢工的威胁,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文章是作者在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下,深入工厂实地观察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基础梳理一、字音识记褴褛(lán lǚ) 谄媚(chǎn)譬如(pì) 籼米(xiān)搽粉(chá) 账簿(bù)蹒跚(pán shān) 骷髅(kū lóu)嘈杂(cáo) 蓬头(pénɡ)隶属(lì) 锭壳(dìnɡ)胆怯(qiè) 莴苣(wō)虐待( nüè)扛 轧哄 二、字形识记 三、积累词语(一)近义词1.营利·盈利同:都有获得利润的意思异:①意思不同:“营利”就是谋利,表达了最终的目的是赚钱,但最终未必能赚到钱;“盈利”表示有盈余而不存在亏损,即在扣除成本的前提下,还赚到了钱。
②侧重点不同:“营利”强调的是一种目的或理想,侧重经营的过程,而不管结果是获利还是亏损;“盈利”强调的是结果或事实上的一种状态③场合不同:“营利”用在公司企业等场合,体现的是博弈后的结果或采用的手段;“盈利”主要是会计用语,强调企业账面的利润盈亏情况即学即练 (1)在当今热闹繁华的社会中,有许多商家为了提高_营利__,不断地将祖国的语言文字错用、滥用、误用;而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的误读字和语病屡见不鲜2)价值投资不能保证我们_盈利__,但价值投资给我们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机会2.抱怨·报怨同:两者均有“不满”的意思异:“抱怨”侧重数说别人不对;“报怨”强调反应即学即练 (3)学习成绩下降,是因为自己不刻苦,不应该_抱怨__老师4)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_报怨__,令人十分钦佩二)成语1.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2.里应外合:外面进攻,里面配合接应即学即练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组活动后,同学们忙着回家,教室里的板凳横七竖八地无人整理√)2.杨子荣打入匪巢,与小分队里应外合,智取威虎山,消灭了座山雕这股土匪√)四、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这是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工房。
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________A.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把它划成狭长的两块B.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将它划成狭长的两块C.被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D.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使它划成狭长的两块【解析】 承前应用被动句,与前面的主语相搭配五、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温情,没有人道,没有热……没有法律,没有希望改正:_语序不当,应改为“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结构图示包身工主线 副线4:15 起床——住不好——来源、身份4:30 早餐——吃不饱——发展原因5:00 上工——不安全——发展、罪恶——新闻性17:00 放工——不安眠——必然结局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文学性(点面结合等多种手法)直面黑暗,揭露罪行,呼吁人权 ——政论性主旨归纳作者愤怒地揭露像奴隶一样做工的包身工现实,控诉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残酷剥削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诞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启发和鼓舞人们认清包身工制度敲骨吸髓的本质,增强“结合力”,主动争取“人”的自由和权利。
任务探究《包身工》任务一 赏析文章选材1.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答:_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作“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作了具体、详细的介绍2.课文在选择材料方面注意了典型化,这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答: (1)典型人物从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工房区域内两千个左右的包身工中,作者选择了“芦柴棒”重点刻画,并贯穿全文我们从“芦柴棒”瘦小的躯体上看到的是每一个包身工的可怜形象:“芦柴棒”遭毒打、受折磨的情景,是一切包身工经常受到的虐待和侮辱的剪影;老板要“芦柴棒”“做到死”,这便是包身工们最终都不可逃脱的厄运正是因为老板这样的敲骨吸髓,包身工才成为“骷髅一样”的“芦柴棒”。
2)典型细节细节描写会使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丰富、具体、真实的形象和事件像“打呵欠”“叹气”“叫喊”“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等等,把这些细节连缀起来,就画出了包身工们起床时的场面;又如,写“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作者并没有进行详尽的描写,只选择了这样一个细节:“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这个细节,引起人们对她生活状态的许多联想包身工早晨吃粥的情景也很细腻逼真:对粥的描写,使你立刻想到了猪食;女工们用舌头舔淋漓在碗外边的粥汁,蹲在路上和门口就食,使你仿佛听到了她们的饥肠辘辘;至于老板娘用锅焦﹑残粥搅拌清水来给女工充饥的镜头,更把包身工猪狗不如的生活揭示得入木三分3)典型场面场面描写,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围绕着一个中心人物,表现其他众多人物的活动如文章开始,作者简明地指出了时间、地点之后,就描写一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在大声地呼喊,接下去就写了在“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这个环境中,包身工们的各种活动,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当地的情景看到这种情景,会使人们感到,包身工们过的真是“猪一般的生活”又如,对包身工制度的形成也是通过带工到乡下“游说”的场面,形象地加以表现的。
读了这部分,我们既看到了带工在花言巧语地进行欺骗,又仿佛看到了那些极端痛苦、走投无路的农民们在认真地听着,在动心地思索,最后忍痛画押签字,把亲生的女儿卖给了带工的骗子4)典型数据在说明包身工居住条件的恶劣,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速膨大的情况,工人中包身工惊人的比例等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数据,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更有力地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具有雄辩的力量 3.为了准确而深刻地再现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残酷,作者精心选材,描写了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状况他所用的手法是“点面结合”所谓“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所谓“点”,就是一些典型的人物﹑典型的事例和典型的细节请结合文本分析答:_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床、早餐、上工、放工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生病被打”“被泼冷水”“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小福子”遭到“拿莫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任务二 赏析艺术特色1.请体会《包身工》中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答:_运用反语句中的“慈祥”“佳肴”本是褒义词,这里褒词贬用,老板提供的这些菜叶,对包身工而言已是难得的美食,反衬包身工的饮食条件之恶劣;对老板而言,却能从包身工身上榨取到更多的利润这样就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老板残酷剥削包身工的愤慨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答:_“饲养”,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作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2.作者在最后三段中作了哪些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答:_(1)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2)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3)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3.《包身工》在组织行文时双线推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_主线——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清晨起床→吃早饭→上工→黄昏收工)分别从生活条件恶劣、劳动条件恶劣两方面形象地反映出包身工悲惨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副线——文章在记叙和描写的过程中穿插了精辟的议论和说明,介绍了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庞大的状况,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双重线索推进的作用: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叙述、说明和议论相结合,深化文章主旨,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任务三 阅读课文,分析新闻性1.请你绘制一张《包身工一天的作息时间表》答:时间活动生活状况上午四点过一刻起床蓬头赤脚、衣衫褴褛、睡眼惺忪;七尺阔、十二尺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