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籍导读】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doc
2页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古籍导读古籍导读】】三十六计之三十六计之以逸待劳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故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高级研修班 即将开班承办单位: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